《过秦论》是一篇***论性散文。贾谊本身又是一个辞赋家,他的《吊屈原赋》(《史记》中作《吊屈原文》),就是现存的第一篇骚体赋作品。《过秦论》虽然不是赋,但是在语言上明显带有赋的色彩,更像一篇散体赋。而散体赋的特征是运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充分发挥作者想象和夸张的才能,对时空两个方面的各个细节进行细密的描绘,讲究对称、节奏、变化、夸大,从而使文章气势博大,力求构建一个极富于空间感和和时间感的整体,让读者读起来感受到作者的笔锋有锐不可挡、咄咄逼人之势。所以我们在理解和翻译此文的时候,要尽量不去改变文体的特征,特别不要去破坏文章的美感和深宏博大的气势。
下面就《过秦论》中的两个句子理解和翻译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语文教学通讯》(“2008.1A”)中,贵州都匀二中莫如彪老师认为应该理解为:“使胡人的***队不敢南下来劫掠和骚扰,使原来六国的士民不敢有报仇的想法和举动。”其理由:认为该句子是一个对偶句,下句的“士”只能理解为“六国的士民”,不能理解为“胡人的***队”,这样上下句相对,避免重复,内容更丰富,表意更准确。同时认为该句也使用了借代手法,“南下牧马”代“劫掠和骚扰”,“弯弓报怨”代“报仇的想法和举动”,这是秦的实力和大势使然,这个句子还有使动意义。我认为该理解错误有四:一是该句子根本就不是一个对偶句,上下句字数都不一样,何谈对偶。二是该句子根本无借代修辞,“南下牧马”本来就是劫掠骚扰行为,“弯弓报怨”本来就是有报仇的想法和举动,不是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三是“士”不是指“六国的士”,而是指胡兵。请看原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整个句子是承上文“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而说的,与六国的“士”没有任何关系,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应该结合上下文,不能凭空想象。“士”解释为“六国遗民”“六国之士”都是不正确的。四是将句子翻译成使动意义的句子,行文不简洁,破坏了文章铿锵有声的气势。那么,究竟怎么理解呢?该句子的修辞应是互文见义,其实就是“胡人、胡士不敢南下而牧马和弯弓而抱怨”,“胡人、胡士”即“胡民”,也是“胡兵”,匈奴是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战时为士,无战为民;下句省略了一个“胡”字,为了避免重复。整个句子应该理解为“匈奴人不敢南下来放牧和弯弓搭箭来报仇”,翻译成“胡民不敢南下来放牧,武士不敢拉弓来报仇”,这样基本保持原句的骈句形式,避免了上下句的重复,读起来简洁有力,展现了秦蒙恬北击匈奴的气势。原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二册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书,把“士”理解为“勇士”,与“武士”同义,全句译为“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理解完全正确,只是略欠简洁。
二、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语文教学通讯》(“2008.1A”)中,南京大学文学院吕胜男老师对该句中的“践”字进行了考证,注意到了异文“斩华为城”,认为“践”的本字应为“堑”,此处为“挖掘”之意;认为“践华为城”一句的注释应改为:“践,挖掘。此处指挖取华山之石以建长城。”而历代注释家沿用就说,以致“堑”为“斩”,又通假为“践”字。于是“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就翻译为:“挖取华山之石来建长城,凭借黄河当护城河。”这样翻译缺点有三:一是破坏了原句的对称和节奏,整齐的骈句,译为了拖泥带水的句子。二是淡化了夸张手法的作用,作者意***是用夸张手法力求构建一个无比巨大的时间和空间整体,来表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的博大气势;“挖取华山之石”不易且需要很长的时间,挖取之艰难,时间之漫长,怎么能体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气势。三是即使挖取石头也不是修长城,而是修筑“亿仗之城”的城墙,因为城墙和护城河是“亿仗之城”配套的防御建筑。
因此我认为“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应该翻译成:“脚踏华山当城墙,凭借黄河当护城河。”这样从空间的博大上表现了强秦雄踞天险,虎视天下的威势。全日制普通高中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二册的注释是:“凭着华山当着城墙,就着黄河当护城河。践,踏。”“踏着华山”也就是“凭借华山”。该句子是骈句,其“践”和“因”应是一对近义词;教材的译文应该是较准确的。江西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的注释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注释为“沿着华山作为城郭。践,循,沿。”“沿”是“踏”的引申义,这个译文美中不足的还是差一点气势。《说文解字》:“践,从足,戋(jian)声,履也。”“履”此处的意思就是“踩,踏,走过”的意思。
关于异文“斩华为城”没必要将“斩”训为“堑”, “堑”是力量较小的挖掘,因为重庆方言有“堑土地”这个词语,就是牛或者机器耕地后,泥块较大,人们力量不大的用锄把土块挖小捣平。“堑”是古汉语流传在方言中的一个词语。“斩”直接训为“斩断”,就极为准确了,该句子译为“斩断华山当城墙”,使用夸张手法,表现强秦斩断其突起的山峰、填平其沟壑为城墙的力挺万钧的威势,从力量的夸大描写上展现了文章的博大气势。而我们重庆城口也有秦始皇手握“赶山鞭”斩山修城墙的传说(小时听老年人讲过),斩断山峰,不需人去砌,自然为城墙。“赶山鞭” 即“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长策”。这个传说也印证了“斩”即“斩断”之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重释《过秦论》中的两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