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本解读是教师的生命线,通过两篇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文本解读的价值取向,任何层次的分析都不能脱离文本。
关键词:愚公移山;文本;解读;取向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关于《愚公移山》这篇经典性的文章,特级教师钱梦龙和郭初阳老师在不同的时间都上过这篇课文,两者之间的教法有显著的差异。当然,同一节课一百位老师,会有一百种上法。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对比,有一些想法,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文本所传达的主旨思想
通看两篇的教学案例,我在思考教师通过文本讲解究竟要传达给我们的是什么思想?从以下两个小的方面进行浅谈。
其一,教学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展开。两位教师都抓住了分析愚公这一主要人物为中心进行,搭起了框架,学生的分析就是把这个框架变得有血有肉,但是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钱老师分析愚公这个形象的时候,是通过妻子、智叟对愚公的看法、称谓、态度以及语气等方面的对比得出其性格特征,同时也分析了妻子和智叟两个人的形象,在学生归纳概括的基础上,使得愚公这一伟大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有一个逐步过渡分析的过程。而郭老师的则是运用假如的观点来探讨文章中人物的个性及精神,好多的讲解以及学生的回答,深入了现代社会的一些新名词:环保者、可持续发展、造山运动等话语,似乎是在颠覆传统性格的人物特征。特别是对愚公的评价:狡猾、可怕、毒辣以及是害群之马等词语的应用,彻底的对愚公的评价来了个大的改观。尽管学生回答的非常对,但是有的东西并没有基于文本,而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思想。学生的这些回答充分说明了学生主体***式中当代生活的经验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对经典文本的肆意歪曲。而这样的回答却恰恰是老师需要引导的,学生在一片笑声中,收获的是什么?得到是什么呢?《愚公移山》本身就是一篇寓言。这里的主题就是反映一种精神。我们不能无限扩大或者改变主题,比如,学生会说:“愚公真是愚,绕道不就解决了吗,干嘛要挖山呢。”这样的解读无疑就改变了寓言本身的主旨,这是不适合的,过度的理解文本,似乎还值得商讨。
其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关于愚公笨不笨进行探讨。钱老师的课也把学生分成“两派”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了愚公的“愚”,在于他的人生价值是为子孙谋福利,是为了他人的利益,看似“愚”,实则乃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而智叟却是自作聪明,这样的讲解就让学生受到了人生观的教育。而郭老师的课从公平和自由的角度让学生感觉到了愚公是愚蠢的,并通过其他国家教师的看法融入了他国的价值观,但是学生在深思后,还是紧抓住了愚公身上可取的东西。而对智叟的分析可以说就是一种评判,就是借用学生对智叟的分析达到刻画愚公的“愚”,相反,智叟却作为一个“冤假错案”的人物被了。这种分析未必不可以,在俄罗斯的阅读分析法中就有对主人公的批判和辩护的方法。而本文是对智叟的辩护,对愚公部分的贬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未尝不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对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不同的解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知道,在阅读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主体在相互制约,除了读者主体外,还有作者主体和文本主体,而阅读就是三者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脱离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所以,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作文语文课教学,学习此文的目的是什么?在讲课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是有预设的,但是钱老师的课在预设中完全遵循着课文这个实在的例子为出发点,并没有凭空的预设。而郭老师课的预设却是随着对人物各自特征,得到所要分析的结果而做的。这里显然就体现两种读法:一种是从已知概念出发的“求证式的阅读”,另一种是从感受出发的“由外而内,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发现式阅读”。可见,学生求证的阅读多于发现的阅读。
二、基于文本要掌握的内容
这是一篇文言文,那么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哪些教学内容呢?文言文自有它独特的学习内容。两篇对比一看,钱老师始终还是抓住文言的要点进行讲授,注重拼音,抓关键词语进行解释、重视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掌握,另外特别重视学生对工具书(字典)的应用,这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篇可以看出,比较重视字、词、句、段的分析讲解(品词析句),也就是很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不是经常说学生考试成绩差吗?上课不重视这些知识点的积累,何以考好?特别是文言的学习,如果不注重文言知识的学习,那么就没有练就掌握文言文的本领。从钱老师最后给学生文言文加标点的短文来看,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了。而郭老师如果从思维的角度说,学生的思维性可以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思维具有广阔性和跳跃性,对培养发散思维有作用,特别是对于窒闷的教学有相当大的效果。但从考试的角度说,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可以说,在讲解课文时,似乎基于文本中理性的东西少了些。
三、文本解读的多元问题
文本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学生能够做出多元的分析,我们得保护他们的这种初步阅读的兴趣,这方面,郭老师做得比较到位。但多元的前提是有一元存在的,那就是文本,本课所要传达的精神就是坚持不懈。钱老师所做的分析,包括人物性格(妻子、智叟)都是从文中找根据,找理由来支撑。而郭老师有的分析似乎在文本中并没有找到一个有力的依据。可以看出,钱老师的主旨思想是明确的,把握住了文章的主旨,并且步步引导学生得到这个思想,并没有削弱这篇文章传统固有的功能,而是把文和道的思想讲解透彻,用以文释道的方式把文章的主旨传给了学生。毋庸置疑,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两篇教学对比可以看出,不管你怎么分析文本,学生最后觉得愚公的可取之处在于:坚持不懈,敢于奋斗。我想这样的结果联系作者写作的意***来看应该才是这篇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也是让学生把传统文化作为人格培养与形成的一个过程。在对文本价值取向上分析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就是:不管你做什么样的讨论,有没有基于文本?有没有通过文本来寻找到支撑你论据的观点还是脱离文本片面单纯的得出结论?“多元”是“有界”的,文本的内涵是有一个“基本边界”的,因此必须“防止把思想内涵和外延随意地凿深、扩大、泛化,使得作品面目反而模糊不清,写作意***终于无所适从。”①其实这就是强调要遵循一条原则:要把握好“解读分寸”。决定教学文本解读取舍,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是一个,还有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另外还要充分的尊重、重视教材编写者的意***、设计,编者把课文呈现在我们面前,要传达的是什么?这也是解读的一个取向方面。所以“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教学文本的解读,参与其间的,不仅有作为文本创造者的作者,还有把文本处理为教材的编者,他们都隐藏在教学文本的背后;在教学的现场,则有共同解读教学文本的教师与学生。正是这四种生命力量的相互作用,才构成了教学文本解读这一生动、复杂、丰富的生命运动。”②可以看出,文本解读的取向并不是可以随意解读的,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果片面的抽离文本讲话题,在人文精神层面上无限拔高、拓展,远离了文本特色和学生的实际,就会演变成风行的“泛人文教育”。
两位名师上的课各有千秋,以上仅仅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定会有不妥之处)。
参考文献
[1] 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注解
① 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华东师范大学,第210页。
② 钱理群著:《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漓江出版社2012版,第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