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既是英国18世纪重要诗人——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1716—1771)的代表作,也是世上最美的挽歌之一。 “Elegy”是一种哀悼逝者的挽歌,是寄托诗人对逝者哀思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人的这种哀思,有时候是表达对特殊的逝者的悲叹和思念,有时候也是对某种情境或事情的悲伤感受。而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原名Stanza’s Wrote in a Country Church-Yard)最初是提笔于1742年,本来是为了哀悼他亲爱的好友理查德韦斯特,并发表于1751年,整首诗歌写作的初衷是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哀思,然而内容表达却大大超越了这一目的。文中通过描写乡村一处寂静的墓地,表达了作者对的农民没有机会施展天赋的惋惜与同情,可农民的幸福生活却是珍贵的;同时作者也流露出对大人物的傲慢和奢侈生活的谴责与蔑视。作者热爱自然、同情人民、蔑视权贵的思想与弥漫在全诗的感伤情调,使《墓园挽歌》成为18世纪后期感伤主义诗歌中的典范,并成为后来兴起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诗歌语言精致典雅、结构严谨完整,隔行押韵的四行诗体节奏整齐、韵脚严格,表现出托马斯·格雷这位学者型诗人的浓厚的书墨气息。同时,此诗还引发了同时期一系列感伤主义诗歌仿作。使得“elegy”一词不仅常常出现在表达哀思的诗歌名字当中,更成为一种争相模仿的挽歌体制,传作并流行于民间。因此,《墓园挽歌》便成为18世纪后期感伤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诗歌中所体现的感伤主义成为横跨于古典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之间的一座桥梁,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并预示着此后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二、成为感伤主义诗歌代表的历史形成因素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光荣***”了***王朝的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自此英国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英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一个逐渐丰富华美的历史进程,里面憧憬着国人对于新***府带来的希望。18世纪初,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的新古典主义颇为盛行。它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散文是其最盛行的表现形式。它们题材丰富,内容清新秀雅不乏尖锐,文体轻快流畅。新古典主义的发展愈发为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提供了颇为完整的美学基础。
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遭到了破坏,为此许多作家发出了悲哀的感叹。因此,当时以大自然和情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作品一度流行。许多作家意识到封建***王朝虽然被,渴望自由权利的人们在制度上渐渐不再被奴役。但在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下,大资产阶级贵族同样在经济上奴役着人们,底层的人民还是没得到渴望已久的权利和自由。托马斯·格雷的《墓园哀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宣泄了他对纷乱时代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平等人权、自然平凡生活的向往。感伤主义的一度流行使感情或感受代替理性的优势地位的趋势出现,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孕育了情感基础。
三、写作背景
《墓园挽歌》作者托马斯·格雷是18世纪初学识非常渊博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既是感伤主义代表诗人,也是最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年轻时,他体质非常薄弱,是他们家12个孩子中唯一幸存的一位。加之父亲的粗暴***,并且没多久他父亲还同他深爱的母亲分居了,他自小生活中充满了不幸和忧郁,也许正是如此,他常常埋头于自己的学术书本之中,就算就读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后来又到了剑桥,他也对课程不感兴趣。他的生命常常被失去和死亡所围绕。1949年,托马斯·格雷的婶婶过世,对托马斯·格雷的情感和家庭生活造成巨大打击,接着,他的好友霍勒斯·沃波尔差点被两个劫匪杀死,他开始思考,自己生存的世界与人类的必然死亡的命运;个人的荣辱名誉是怎样的留名于后世。于是想起1742年未完成的《墓园挽歌》,凭着记忆中的挽歌,和八年后的人生经历。于1750年完成这一诗作,并寄给自己的好友霍勒斯。这一诗作的面世,震动了整个英国文学界,人们纷纷传阅,以至于最后格雷不得不将它发表。
四、结构精致,笔法生动、传神
托马斯·格雷的作品不是很多,完成发表的诗歌也只有十几首,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完美、很严格。《墓园挽歌》并没有运用传统的挽词形式,挽歌只是这首诗的名字,而不是诗歌体。它采用了同一时期写作颂歌的诗歌体来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感情情绪。它传承了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意识,散发出一种浪漫感伤的浓烈情感,造就了新的挽歌体。
在结构形式上,《墓园挽歌》(包括最后的墓志铭)是一首抑扬格五步诗歌,全诗由128行诗歌,32个诗歌小节,每行10个音节组成。诗歌每小节包括四行诗句,韵律为“abab”隔行押韵。韵步结构整齐,韵律和谐优美,或“文雅悠长”或抑扬顿挫或“循循善诱”。继承了古典文学中赞美诗的传统格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听觉和视觉上都具有传统诗歌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 herd wind slowly o’er the lea
The plough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Now fades the glimm’ring landscape on the sight,
And all the air a solemn stillness holds,
Save where the beetle wheels his droning flight,
And drowsy tinklings lull the distant folds;
Save that from yonder ivy-mantled tow’r
The moping owl does to the moon complain
Of such,as wand’ring near her secret bow’r,
Molest her ancient solitary reign.
译文: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苍茫的景色逐渐从眼前消退,/一片肃穆的寂静盖遍了尘寰,/只听见嗡嗡的甲虫转圈子纷飞,/昏沉的铃声催眠着远处的羊栏,只听见常春藤披裹的塔顶底下/一只阴郁的柢枭向月亮诉苦,/怪人家无端走进它秘密的住家,/打扰它这个悠久而僻静的领土。
《墓园挽歌》内容生动唯美,从开始的三个诗节中展开一幅日暮乡村***画。作者身在乡村墓地中,细腻地描述了夜幕降临后的村落,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暮景。作者大量运用修辞手法,从而让整个夜幕降临前乡村动态地呈现在视野里。例如作者大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如以上三节诗歌中的“tolls”(鸣响)、“fades”(消失)、“holds”(拥住)、“lull”(催眠)、 “complain”(抱怨)等几个动词,就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晚钟、暮色、寂静、铃声和猫头鹰等一系列自然现象。使读者眼前涌现出一幅夜幕降临晚景***;另外,作者还运用了借代 “folds”(sheep in the folds)以及比喻 “The mopping owl”(有拖把一样尾巴的猫头鹰)等修辞方式。作者能够将大自然给予乡村如此优美的***画呈现得如此完整生动,充分表达出作者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崇敬,同时借夜幕暗沉的大自然景物来传递自己的情感。
五、感伤主义诗文的典型特色——内容丰富唯美,思想意境深远,感情细腻哀伤
随着乡村暮景的唯美描写,镜头慢慢拉近到作者所在的墓园里面,作者的眼前:“峥嵘的榆树底下,扁柏的荫里,/草皮鼓起了许多零落的荒堆,/各自在洞窟里永远放下了身体,/小村里粗鄙的父老在那里安睡。”作者再渐渐由景物转到自己的思考当中。想起墓园里的逝者们生前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随着他们的离开而不复存在。接着用借代和拟人手法将“ambition”(雄心)、“grandeur”(伟大)两个抽象名词赋予了生命,意在指出掌握权力和财富的人无需鄙视这些平凡人的死后,是否有像样的墓碑,是否为人所称颂和悼念。因为不管谁拥有的是富贵还是权势,到最后都只能走向死亡——“the inevitable hour… to the grave”。然后,作者开始高度地赞美平凡的世人,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儿女成群。
从第十四节诗歌开始,作者明确地升华诗歌中的自己的民族情感,运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上天对底层人民的不公平待遇。劳动人民同样在生活中充满了才干和智慧,埋在这方墓地里的人有可能是“Some village-Hampden(某位乡村汉普顿)”,有可能是“mute inglorious Milton”(缄口的米尔顿),还有可能是“Some Cromwell guiltless of his country's blood”(某位未染上鲜血的克伦威尔)。只是,善良的德行,阶级社会的压迫,连上不会给他们机会去杀戮或者谋算而得到权利和财富。同时也暗自嘲讽大资产阶级贵族们及掌权者运用卑劣的手段争权上位,强烈贬斥社会中不平等现象。
自十九节诗文开始,作者又陷入一阵深沉和悲伤的情绪当中,思索诗人自己面对死亡的态度,应该是从容的。因为人人都会来到这个不可避免的命运的时刻。本诗歌以一篇平凡为友人,也是为平民阶级所作的墓志铭作结束语。
六、结语
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的美学基础上的,感伤主义的巅峰之作,并孕育了浪漫主义色彩于其中。作者渊博的知识,考究的文笔为《墓园挽歌》锦上添花,使得此诗作不仅有形有色,并且有神有韵,为18世纪中叶世界文学史添上惊艳一笔。
[参考文献]
[1] 冯翠华.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 吴伟仁.英语修辞大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3] 英国诗选[M].卞之琳,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4] 牛桂玲.一曲凄美哀婉的牧歌——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赏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5] 张清道.情感的节奏:托马斯·格雷的诗歌韵律探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04).
[作者简介]
陈梅(1966—),女,四川简阳人,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赏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之感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