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训,作为训释语言的三大方法之一,在训诂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来备受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们的重视,也一直是训诂学中比较受争议的话题。本文旨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声训的定义与范围作用、形式等问题进行比对论述,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加深作为一个训诂学初学者对声训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声训;定义;作用;形式
中***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04-02
学习训诂,是我们这些将会从事文字研究工作的学生们的必修之课。所谓训诂,简单的可以理解为“训其古义”,也就是把古语的意义加以解释。然而,看似很好理解的“训诂”二字,背后却隐藏着很深的学问。而声训作为一种及其重要的训诂方法,历来备受青睐。关于声训的研究,也一直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训诂学问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大方向较为统一的前提下也存在着一些各异的说法与观点。本文就旨在对作为训诂学方法之一的声训内容作探究,并结合《说文解字》所用到的声训体例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更好的疏通和理解。
将释义的方法分为声训、义训、形训,这是前人们非常一致而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划分方法。只是在有些著作里说法不同,但实指却是一样。比如齐佩先生的《训诂学概论》中称声训为音训。但抛开此一致的分类,在对声训的定义和作用范围理解上各家观点则有一定的差异,比较之下,总体来说是有从宽或从严两种趋势。
在陆宗达先生的《说文解字通论》中,将声训归到推索由来的训诂方法之下。他先是将解释字义的方法分为互为训释、推索由来、标明义界三类,然后又将推索由来的训诂分为两种:一是声训,即直接使用双声、叠韵字作训释,明确命名的由来。另外一种则是先说明词义,然后再从声音上说明命名的由来。可见,陆宗达先生对声训的界定是从小范围着眼的,他只将直接通过音同、音近的声音训释的方法定义为声训,而且只将其作用放到推索由来的训释方法之下。何九盈先生的《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认为“声训,古人也叫‘谐声训诂’。它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去说明被释的词的来源,也就是以词的语音形式为先决条件来说明两词之间的语源关系。”可见,何先生的观点与陆宗达先生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他们皆认为声训的作用是探究语源。与他们的观点有差异的周大璞先生在他的《训诂学初稿》中认为声训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他更加强调的是通过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来探究词义。由于他更加强调音与义的关系,因此在声训的作用上也便不局限于推求语源,还包括通转语、明假借等作用。
以上,我们通过三位大家在声训定义与范围作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可谓是同中有异,各有其说。声训,作为训诂学上历史悠久的一种训释方法,它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庸之道,包罗万象,和而不同。因此,我认为,在这类极为重要但又说法各异的关键术语的解释上,我们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全面、从宽但又不失真的定义方法,这样才能使其不受局限,更好的发挥价值。声训,即因声求义,利用音同、音近、音转等方式寻求语义、推索语源、通转语、明假借,以便更好的全面系统的理解语义。
探讨了声训的界定与作用,我们再来看声训的几种常见的形式,并结合《说文》中所体现的声训体例来研究。同样也是建立在对前人观点的综合比较基础上来对它的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大部分学者均认为声训是使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作训释,如陆宗达先生、何九盈先生等。为了方便比较说明,我们姑且将他们的观点定义为:音同为训,音近为训。在此基础上稍有增补的观点体现在齐佩先生的《训诂学概论》里,他将音训(声训)的形式清晰的分为三种:一是同音为训,二是音近为训,还有就是同字为训。音同为训很好理解,即以同音字为训,如《说文解字》中:“门,闻也。”门与闻古为同音字,且闻本训通达之义,而门设在通行之处,于是许慎认为门的命名源于闻。这不仅是同音为训,而且是推索由来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至于音近为训,也较好理解,即以双声叠韵或是声近韵近的字作训释。如《说文》中:“偏,颇也。”偏、颇两字双声。除此之外,齐先生将同字为训单开一例,如他举例,《易・序卦》:“蒙者蒙也。”《孟子》:“卣匾病!笨杉,这些都是以同字为训。其实齐先生的分类与之前提到的两位先生对声训形式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处,另两位先生只是将同字为训放到同音为训的范畴里而没有将其单另成例而已。同样,有些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将声训形式分为十几种之多,其实概括起来均可以归到音同、音近、音转的体例之中。他们只是为了说解详细,而将双声、叠韵,或是形声字与生符字等单独拿出来说解。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越简单清楚反而越明确,分类太多太细太复杂反而不便于我们这些初学者记忆。
我查阅到的比较新颖的分类方法,是外语学院的胡晓萍同志在她的文章中将《说文解字》的声训方法分为明训法、直训法和隐训法。在我的分析比对下发现,这位学者的分类方法与陆宗达先生在《说文解字通论》中所提到的对推索由来的训诂类型的分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陆先生在他的著作里仅将声训作为其中的一种类型,即直接使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作训释,这也就是胡晓萍所提到的直训法。即直截了当的,我们从声音角度就可以辨明的声训方法。而明训法则是与陆先生所提到的另外一种推索由来的训诂方法一致,即先说明词义,然后再从声音上说明命名的由来。胡晓萍对明训法的解释为:先义训,再用声音说明命名的由来。比对之下,可见两位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只是陆先生将其排除在声训这个术语之外了。至于隐训法,胡认为是说解中隐含着声训的字。如她举例到,《说文》中:“王,天下所归往也。”这个“往”字便隐于说解之中。这与陆先生所说的“另外”是一致的,他提到,“另外,也有把声训组合于字义之内推其源的”。总之,这种分类方式是比较清晰明确的,但局限是这位学者是从行文的角度来分类的,这样就并没有更好的体现出声训之“以音求义”的“音”的重要与核心性。如果将其与之前所提到的音同为训、音近为训加以结合,将会是比较全面从而能体现特点的分类的方法,但又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嗦的嫌疑。因此,在这点上,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分类形式加以记忆理解,同时注意互补有无即可。
以上我从声训的定义与作用范围、形式分类角度对声训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薄认识。其实,作为训诂学上极为重要的训释方法之一,声训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声训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每个词义又都是有着特定的语言背景。就像齐佩先生所说的:文字在文章中始有生命,孤立时即失去生命;普遍认为孤立的一字一词为某义者,也只是其在文章中之义言而。因此,我们在研究古人的声训时不能简单的只考虑单字的意思,而脱离整个语言背景之中。再加之,古人释义时,尤其是在训释字的选择上,不免会有随意性,从而使声训的严谨性大大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时不能盲从,而应该有自己清晰地判断力,做到“三求”,即求真意,求真有,求真评。就像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不屈旧以从新,亦不屈新以从旧。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研究,求得古人之实!
参考文献:
[1]齐佩.训诂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5]胡晓萍.说文解字中的声训类型[J].艺文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