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古称蒲坂、蒲州,是山西省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华夏祖先最初生活与繁衍的摇篮,这座小城内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仅在黄河岸边,就有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张生和崔莺莺那一唱三叹的传奇爱情故事发生地普救寺,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诞生地颧鹊楼;还有辉煌于大唐蒲津渡两岸,堪称国宝的蒲津桥黄河大铁牛……在热闹喧哗、游人如织的这些旅游景区外,尚有一处安静沉睡的历史遗存。
从永济市驱车西行约15公里,迎面“蒲州古城”4个大字在高高耸立的汉白玉牌楼上迎接着每一位探访者。牌楼北侧不起眼处,栏杆围着的一处高约2米,周长3米的土堆,顶着黄绿相间的荒草,就是仅存的蒲州古城外城土墙遗迹,至此我们就进入了这座几乎与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相随,屡经修葺、终成废墟的蒲州古城。
蒲州古城位于永济市西南的黄河东岸,传说中的舜都蒲坂即在此处。由于西临黄河,蒲州城周围滩涂旷野,蒲苇丛生,蒲板、蒲反、蒲阪、蒲州,几度易名,从未离开一个“蒲”字。据史料记载,蒲州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唐代曾两次被建制为中都,被称为唐都长安的咽喉之地。另据志书记,鼎盛期的古蒲州四面城墙周长20里,墙高8丈,城内有25庙、一楼、两阁等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舜帝庙和薰风楼。薰风楼比鹳鹊楼高6米,堪称一绝。
在大唐王朝290年的历史中,蒲坂始终被视为***事要镇。唐初,蒲坂为河东道蒲州治所。开元八年(公元720年),蒲州与陕州、郑州、汴州、绛州、怀州同为“六雄”。次年,升为“中都”,改为“河中府”,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齐名。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又与同州、华州、岐州并称“四辅”,成为畿辅重镇。宋王朝南迁后,由于***治中心的转移,曾经一度辉煌的“中都”蒲州,也随着长安城的沉静渐渐远离喧嚣。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蒲州城(永济县)***府机构正式迁出。1958年,蒲州一带由于为黄河三门峡水库水利工程淹没区,居民全部迁出。后来苏联专家撤离,工程未按原计划实施,蒲州城遂荒芜遗弃。
历经1300多年的风雨剥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古城遗存仅剩东西南北四门、鼓楼及或高或低的土埂。偌大的古城再无人居住,荒地被开辟成农牧场、鱼塘,修建了大大小小的休闲度假村。东城门的门洞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中,已是一片废墟,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一样袒卧在野草丛。城墙上堞、楼均毁,出厚厚的黄土内胎,曾经壮峻坚固的城墙的外层,残存的大青砖不堪风侵雨蚀,仿佛龙钟老妪摇摇欲坠的牙齿,用手轻触,一块块棱角尽失的青砖即松动离散。
登上城墙,仍然依稀看到当初瓮城的规模,两侧城墙向南北方向延伸,千年来固守着自己的地盘。古城中心有一鼓楼,四面皆有门洞,现已被堵死,原4个门洞上都有匾额、对联,由于年代久远,对联已剥落,匾额只剩下西、南两个。鼓楼西是保存最好的西城门,城墙大部分被淤积埋没于泥沙之下,只露出高约两米的城头,城门洞如同地下通道,也是4个城门中唯一被修复过的,保持着周正威严的仪容。北门的门洞至今仍是附近村庄的必经之路,每天机动车轰轰而过,羊群缓缓而行,再无把守的卫兵。而南门已经被周围的鱼塘、庄稼地包围,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孤岛,停泊在广袤寂寥的田野之中。
在古城遗址内驱车缓驰,穿东门,过鼓楼,绕北门,经西门,抵南门,恍惚间衣袂飘飘如踏街而行,时光流逝处城中鼓楼巍峨高耸,官宅民房鳞次栉比,商铺林立,货列队分,车流人往,熙熙攘攘。城墙下,小儿琅琅之声可闻――手把鼓楼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大大小小州县官,三斗六升菜籽多……古城之南的颧鹊楼高耸巍峨,鹳鸟结群而栖,王之涣登楼远眺,彩霞满天,黄河汤汤,落日依山,激情在诗人心中飞扬成千古绝唱。古城西门外蒲津渡口的蒲津桥虹接三城,铁人体阔腰圆,昂然而立;铁牛威武雄壮,蹲伏两岸,用千斤之力守卫着铁索浮桥,任车马川流,昼夜不息……朝代更迭,物是人非,达官贵人,贩夫走卒一并伴着岁月归为尘土。
曾经喧嚣热闹、盛极一时、辉煌如黄河明珠般的唐中都,也如永济历史上那一位鼎鼎有名集帝王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人杨贵妃,在历史烟云里瘦了娇容,散了香魂。只有城墙上那离离芳草,随着季节变换黄了绿,绿了黄,在消瘦下去的古城遗址上,岁岁年年,繁衍生长。
撰文/刘潇 摄影/刘宝成、刘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蒲州古城:远逝的唐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