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便从台北飞抵北京的林义杰,临出发前,透过助理同我们核实采访细节。“采访的时间可能有点晚,晚上你们没有问题吧?”助理Davin问道。我们当然没有问题。很好,Davin表示,因为当天林义杰预计接受四家媒体的采访,而距离他下飞机不过几个小时。
也许你会诧异林义杰的行程安排的强度,但是当你了解到,面前这位肤色黝黑、肌肉结实而个头不高的男子是一位极限马拉松选手时,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他擅长的不正是将常人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变得合理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极限很简单,就是完成自己的承诺。”
时间回放,大约是2013年年中,周杰伦第二部电影《天台爱情》的北京媒体试映会上,一众明星站在距离观众席约二十五米远的大银幕前,一起观赏一部跟这部电影毫无关系的一个侧拍纪录片:林义杰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不停地在各种健身器材上腾挪辗转。有的和周杰伦《梦想启动》MV里的画面不谋而合―那是更早前,周杰伦、郎朗、林义杰三人一起合拍的励志型歌曲。
台下的杰迷早就按捺不住,对着这个大银幕上并不陌生的身影报以同样热烈的欢呼。因为他们早就认出来周杰伦的好哥们林义杰了,他们认出这个时不时在周杰伦的MV或电影里露脸的熟面孔,但显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熟面孔,是长跑运动员,他还是人类历史上首位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运动选手。
林义杰何许人也
林义杰的名字很普通,不管是常见的林姓,还是在两岸给男孩命名时常用的“义杰”。
但是他一张口,你就会知道他不普通。那是一种在经受了成百家媒体采访后的锻炼出来的回答技巧。刚一到达酒店,房间还没进就能坐下来受访。针对记者的每个问题,他都给出精准的回答,再辅以一到两个短小精悍的例子。时不时更迸出一些可以拿来当标题或者小标题的金句。
林义杰的履历,光是略瞟一眼就知道绝不普通了―百度知道上“林义杰”页面的“获奖记录”,在13英寸的笔记本电脑上,足足占了两屏。这位只是看上去普通的运动员,在多年职业生涯里斩获了大大小小不下30个奖项,这些奖项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冠***”。
这之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是千禧年台北国际24小时超级马拉松赛。所谓超级,就是不同于常规跑42.195公里的马拉松,24小时马拉松赛比的不是速度,而是在24小时的固定时间里,参赛者所完成的最长距离。这场比赛的参赛名单里,光是世界排名前十的马拉松专业选手就有两位,俄罗斯的扎巴罗夫和新西兰的华裔女运动员胡颖儿。
当时的林义杰,还是就读于台北市体育学院的一名23岁学生。1999年法国世界杯24小时马拉松赛冠***的头衔,并没有给这个几乎被西方人垄断的赛事带来多少亚洲威胁。“外籍选手,总是成为竞赛中的领先者,但我不想输,我不想输给外国人!”林义杰说。
参赛的那天,从世界各地汇集到台北的16名专业运动员逐渐开始在白天燥热的温度和夜晚的高温差打击下退出比赛。这种退出,往往意味着比赛之前经年累月训练的奋斗化为乌有,但体能终究抗不过求生的意志,越来越多的人退出,包括一直跑在林义杰前面的俄罗斯名将扎巴罗夫―13个小时透支式的奔跑,让这个最有希望夺冠的种子选手轰然倒地。
“冠***!一个从没有想过的名词,在此刻突然变得有意义了。”林义杰突然觉得有了继续往前奔的念想,他拖着已经产生失温及脱水现象的身体,自己跟自己在做斗争,“退出”这个念头,就像水上的葫芦瓢,按下去,又浮起来。
“长时间的体能消耗及未能进食,我好累,双腿好酸、好麻我跑不动了”。原本在后方的胡颖儿追了上来,并超越了林义杰。“到最后就只能靠意志力硬撑了,”林义杰回忆道,他好像看到了当时那最后三公里的运动画面,他最终还是超过了胡颖儿,以220公里的成绩拿下男子组冠***,获得主场胜利,成绩比女子组冠***胡颖儿高出了1.3公里,成了整个台北国际24小时马拉松比赛的总冠***。“就是这一场竞赛,我跑出了坚持,也跑出了意志!我相信,它比成绩更重要。”
从超级到极地
超级马拉松之后,林义杰的下一个挑战是极地马拉松。所谓极地马拉松,是指在中国大戈壁沙漠、智利阿他加马寒漠、埃及撒哈拉沙漠、南极等4个地方,完成7天6夜250公里的赛程。
这听起来就好像是疯子才会选择的冒险。但是林义杰笃定地认为,那种冒险,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他表示,因为每当我想冒险的时候,我都会花很长的时间去计划它,甚至去研究,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情的障碍在哪里。所以我觉得冒险不是在冒生命危险,而是尊重生命的一种方法。
当然,林义杰也有过不少“玩命”式的冒险经历。那年是2003年在戈壁沙漠,林义杰七天要跑250公里。“那个时候,在跑的过程当中突然迷路,46摄氏度,46℃,我的手里只剩下200cc水,我几乎不敢喝它,因为我并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里。所以我当时只能慢慢地前进,不敢很快,因为没有方向。如果我跌倒了,或者我迅速地热衰竭晕倒或者是脱水,倒在那个环境的话,我相信没有人能救得到我,甚至没有人可以找到我。”林义杰回忆。
他只能选择不断地前进。在途中,他远远地看,发现很遥远有一栋建筑物,“我希望它里面是有人的,而且幻想里面是有冰箱,冰箱里头有可乐,所以我就朝着这个建筑物前进,可是我不敢加快速度,因为我没有办法目测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沙漠中体力耗尽的人,最害怕看到的是海市蜃楼,林义杰虽然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但他还是很明白,在沙漠,因为热度的关系,你可能看到的是假象。他在不敢确定的情况下,只能慢慢前进。终于他花了蛮长的一段时间,忘记有多久了,到达了一个地方,确实是有房子在那边。但是,让他绝望的是,那个是空房子。好在,就当他非常绝望的那个刹那,他发现自己又跑到了原本设定好的路途上,因为旁边插了个小旗子。幸运地,林义杰得以继续坚持,往下跑到下一个检查站。当时他的体力消磨殆尽,没有水喝,脱水严重。可是当他喝下水了之后,又继续往前跑。
所有的距离背后,都是爱
像这样冒险的故事,林义杰还经历了许多。除了要同天气作战,同自己意志力作战,林义杰还需要面对不时前来的“惊喜”。
那是在2008年,林义杰带着两个新友在北极参加“北极冒险”。大家都知道,在北极你没有吃完的食物必须把它放在夹链袋里封好,然后埋在雪下,要吃的时候再挖出来。林义杰问其中一个队友说,你有没有放在雪下,他说不需要,你也没有看到北极熊。林义杰想想也是,都没有见到。可是有一天晚上睡觉,林义杰就感觉外面好像有人在走。“有人在走路这件事情,我以为我在台北你知道吗?我以为我在家里。后来醒来才知道,这不是梦。北极熊就是绕到我们放食物的外帐部分,把我们的食物抢了往外跑,那次是比较危急。因为一旦北极熊跟你握个手,你可能手就不见了。跟你拍个肩膀说你辛苦了,你可能肩膀就断了这个样子。因为它们的力量与我们不是同一个级别的。”
那些一次次长达一周两百多公里的跑步历程,让林义杰深刻地明白,距离,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思考,这些距离的背后,远离我们日常生活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就好比我们去跑撒哈拉沙漠,我们去跑丝绸之路,甚至去跑戈壁。最后的距离,最后的原因,最后的价值,都是因为爱。”
林义杰至今仍然十分清晰地记得,自己有一次穿越戈壁的见闻。在戈壁沙漠,林义杰都往缺水的方向走,是想要传达出珍惜水源的重要性。到了戈壁的林义杰才发现,其实戈壁沙漠并不缺水。它的水都在地下,但它最大的问题是工业污染,很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你看起来是透明的,在没有电解之前是透明的,可是当你把电解棒插在水里之后,可能不到30秒,水的颜色就会变成跟咖啡一样,那代表着是非常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林义杰解释。
“在路上接触的这些蒙古的游牧民族,他们家里没有自来水,只能喝地下水。所以饮用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水,他们就会发生很多基因的突变。这就是我跑完整个沙漠之后看到的故事。生命对我来说,当你看到更多的人,他们生活比你更辛苦之后,就会你原来所了解到的生命的价值。你会发现自己生活在非常幸福的环境里面。所以你就会少了抱怨,你就会多了对生命的尊重。因为他们的生活,就是为了找水喝,那么简单,而我们的生活是为了去赚钱。所以把握当下,争取当下,是我去过了那么多地方之后的感悟。生命有无限的可能,你没有试过,你永远不知道极限在哪里。我是林义杰,我会一直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