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正在从工业时代走向知识时代,至少也是互相混杂其中,而二者之间的管理逻辑截然不同。
两年前,我曾在《2006,悄悄发生的管理变化》一文中,这样写道:“中国管理开始摆脱轰轰烈烈‘运动式’管理旧习,走向了更加成熟理性,更具连续性的程序化管理。”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管理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重拾常识的过程。从某种程度说,中国企业管理“很不幸”,刚刚摆脱“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羁绊,并且开始走向专业分工的工业社会的当口,又遭遇了知识时代“***个性,释放创造力”的巨大挑战。
两年后,我想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管理正在从工业时代走向知识时代(至少也是互相混杂其中),而二者之间的管理逻辑却截然不同。
“生产”和“创造”的不同,不仅仅表现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工作者所使用工具的不同,更是表现为管理上的截然相反,具体来说,工业时代是“求同不求异”的标准化管理,而知识时代是“求异不求同”的个性化管理。好在中国人一点都不愚笨,并且悟性很高,几乎是无师自通的领略了知识时代的管理真谛,包括了“如何运用想象力,如何面向未来、如何主动创造需求”等等。
当下的中国社会,已经显露出了工业产能趋于过剩的现象。
据相关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就消费品的生产层面而言,2007年,中国成品鞋,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分别是68%,47%,45%和60%,中国已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厂”,但“世界工厂”声誉的背后却埋下了消费品生产严重过剩的隐患。事实上,所谓的“产能饱和”指的是生产过剩、而不是需求过剩。
所谓“世界工厂”的美誉,在我个人看来,其实是个贬义词,因为一般来说,工业制造类企业至少拥有六个环节:第一产品设计,第二原料采购(供应链),第三生产环节(品质或质量),第四顾客确认(专业化),第五品牌建设,第六终端渠道,这其中,唯独“生产环节”是价值最低、也是最没有效益的环节。所以我总是把中国制造业的管理,也称之为“生产车间”的管理。
当下,中国流行的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其实就是试***从生产效率时代走向自由创造的时代。大体上,企业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产品时代”,第二“服务时代”,第三“创造时代”,这其中产品时代属于典型的工业企业时代,而服务时代属于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之间的过渡时代,只有创造时代才属于知识社会。
从本质上讲,社会繁荣就是一个激发社会公众创造力的过程。
事实上,在传统工业制造业之外,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基于“创造”的产业和空间,包括了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新型服务业等等,在这些被称之为“内容产业”或“创造性产业”的领域中,不仅有着巨大的创造空间,而且也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因为大学生本身就是知识型员工。显而易见的是,这需要***府解除各种管制从而释放创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创造力。
德鲁克认为,未来是一个“知识”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工业”的社会。我想说的是,未来不是知识型经济,而是创造型经济,德鲁克所倡导的知识经济也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创造力经济。因为“知识”仅是知识工作者手中的工具,而他们使用知识来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无论是从未来经济的角度来说、还是就眼前的大学生就业的角度而言,中国社会经济都需要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原因无它,因为“工业人没有未来”。
姗姗来迟的“工业精神”
格力电器公司总经理、人称“铁娘子”的董明珠喊出了一个清晰的,令人振奋的、有别于传统商业精神的“工业精神”的口号,可惜响应者寥寥。据说,这是董明珠读《亨利・福特自传》悟出的一个管理真谛。
显然,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口号和感悟,因为当下的中国,已经是工业制造类企业遍地开花,类似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工业繁荣景象,可是,依旧有很多工业制造业的企业主抱着传统“商业精神”不放,具体来说,就是恪守着“哪里有利润,就往那里走”的商业信条,这是典型的“利润”导向、而不是“顾客”导向。
事实上,“工业精神”的实质,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就是“专业,专业,再专业”,而对于工业企业家来说,就是“专注,专注、再专注”,因为工业经济既是产业经济,又是资源经济,而工业时代“产业+资源”的经营模式,注定了管理只能是纵向的越来越精细的专业化管理,而不是横向的越来越广泛的跨行业扩张,因为一旦实行了横向的跨行业的扩张,既分散了顾客的注意力也分散的企业里宝贵的稀缺资源。
中国企业曾经有过“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激烈争论,其实就是在“商业精神”和“工业精神”之间,一直界限模糊不清并且摇摆不定。
因此,专业和专注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在管理上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代表着以专业化的态度和精神,只服务于“这一类”顾客、而不是“那一类”顾客,也就是所谓的“顾客导向”,另一方面,它是以严格的产业边界排斥和拒绝不相干的利润诱惑,而“利润诱惑”是传统商业精神的致命伤。从某种程度上说,拒绝利润比获取利润更难。
“想象力”成为管理关键词
分众公司掌门人江南春以一篇《创意创造你的生意,想象力创造你的利润》,终结了中国企业持续高烧不退的“执行力”管理时代。
近六年来,“执行”一直是中国企业界最为持久的关键词,它所对应的恰好是董明珠所倡导的“工业精神”,因为“执行”往往是中国制造业管理中“缺失的一环”,它也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工业经济是社会的经济,而不是企业的经济,它是受制于整个社会的人口素质。当中国企业抱怨“执行难”时,它其实是在抱怨企业组织里的员工既不专业、也不职业。
“做诗人和做商人有共同点,都需要激情和想象力”,这是江南春的名言。事实上,“想象力”之所以成为了管理关键词,是因为知识时代的管理不仅与“生产”无关、也与“执行”这个词毫无关联。知识时代的管理只意味着两件事,一是面向未来,二是主动创造(创新),连起来说就是“面向未来去创造”。因此,与其说“创造力”是受制于知识的不足,还不如说是受制于人的思维方式,更准确恰当。
创造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因此,创造只能是借助“想象力”来帮忙。
现在请你想一想未来吧,譬如20年,30年,40年之后――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或者,它应该是什么样子?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是:“你只比别人做得更好还不够,你还必须和别人不一样。”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俗语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关键是你必须坚持自己独特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被激发出来的,而不是
来自独自闷头的冥思苦想,因此,想象力依旧需要合作。
只不过想象力的台作有些出乎意料:那就是“摩擦,碰撞和冲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有观点相碰撞或相结合,从而产生第三个新观点,这是创新者通常所惯用的方法。每个人都有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以及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的处理方法,可是,这些看法,角度和方法,很可能是有缺陷的,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合作方式来发现其中的缺陷,因此摩擦,碰撞和冲突变得必不可少。
“隐性知识”管理来临
如果说中国第一代企业家譬如张瑞敏、柳传志等是工业企业家的话,那么,中国第二代企业家譬如马云。江南春等可谓是创意企业家。
“工业企业家”和“创意企业家”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由资本驱动,一个是由知识驱动。可是,我们对于“什么是知识”却莫衷一是。好在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发现了“缄默知识”,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知识的窗口,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过书面记录,数字描述等能够明确表达与交流的知识称为“明确知识(显性知识)”,而无法形成文字、缺乏程序,不可言传的知识则称为“缄默知识(隐性知识)”。
马云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他不懂电脑,甚至对软件、硬件一窍不通。但他有梦想,他用自己的梦想吸引和团结了一帮有梦想的人,而他们的梦想和实干又带来了资本的青睐,并在资金的支持下逐步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梦想又是什么?它就是我们今天常常谈论起的隐性知识。在过去,想象力、智慧、经验,甚至是直觉,通常并不会被看作是知识,因为它连清晰的描述都十分困难,可是,它却恰好符合“隐性知识”的特征。
工业企业时代的所谓“创新”,主要是特指科学技术的发明,而“技术发明”则是典型的显性知识,相反,代表着“隐性知识”显著特征的一些东西,譬如想象力,经验、智慧、直觉、甚至是灵机一动的突发其想等等,通常并不会被当作是创造力的源泉。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的最大区别就是,工业企业是以“显性知识”为知识源泉,而知识企业是以“隐性知识”为知识源泉。
学者们普遍认为,组织中显性知识只占15%,另外85%是隐性知识。
因此,知识时代的创新常态,是隐性知识的创新,而不是显性知识的创新,同时,隐性知识的创新(包括了想象力,思维方式,创意等等)大多属于几乎无须投入的“轻资产的创新”,相比之下,高新技术发明(显性知识)大多属于“重资产的创新”。很显然,有些专家把创新型企业定义为高科技企业,是狭隘的,因为高科技属于工业时代,而想象力才属于知识时代。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隐性知识创新必须遵循“利他”原则:你不能强调你的梦想是什么,而是必须指出你的梦想能够给“他者”带来的好处。显然,“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帮助他人实现梦想”,是两回事。
最后,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一个“谋士”的天下,也是一个盛产“点子”的大国,所以中国人一点都不缺乏“隐性知识”的创造力,相反,缺的是开放的态度以及合作的胸襟,只有当“点子式”的雕虫小技和开放合作的态度结合起来,“隐性知识”才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创新价值。
人力资源成资本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指出:“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是知识”,他的这句话或许只说对了一半,只有当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时,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社会。
还是中国管理学者陈春花说得恰如其分:“知识经济的唯一特征,就是人力资源变成资本”。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情况,当一个重要的员工离职后,相应的客户也同时被带走了。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客户关系问题,实际上却是客户对特定知识的依赖。由于知识(主要是指隐性知识)的独占性和与个体的不可分离性,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异化为特定的员工与客户的关系。
客户跟着员工走,而不是跟着组织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隐性知识不能够产权化,你能将“点子”注册为“知识产权”吗?当然不能。由于隐性知识不能够注册为属于组织所有的知识产权,这时,组织就将被迫地、不得不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所谓的“核心员工”等同于“核心客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资源”是一个数量概念,我们通常把“具有智力工作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称之为人力资源,而“资本”却是一个价值概念,它是把人当作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本,通过对人的投资来使人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由于“人力资本”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所以,知识工作者和体力劳动者一样,也存在着只出工、不出力的“磨洋工”现象,而他们之所以磨洋工通常来说是对工作感到“枯燥乏味”而没有了创造的激情。许多研究机构已经指出,单独使用“能力(技能)”并不能解释职业生涯成败以及个体对于组织的贡献率。
不幸的是,“兴趣”长期以来被排斥在各种管理要素之外。当兴趣背叛职业时,个体的创造兴趣荡然无存,只能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中混日子:只有当兴趣与职业越走越近时,才会体会到生活和工作的乐趣。所以有人才会说,“把兴趣当职业是一种幸福”,它隐含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逻辑是:个性和兴趣在前、金钱在后。
因此,“人力资本”的投入和经营,对于组织来说是双重的 一方面,允许个体基于兴趣的自由创造,它的前提是解除组织的各种限制(包括组织目标的限制),另一方面,个体所创造的威就或成果,必须与组织分享或共享,通常来说,“成果分享”是以产权配置的方式来实现的(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
“生活方式”日渐崛起
一直令我念念不忘的一则新闻是,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在欧洲让用户将某品牌的一款电水壶与海尔产品做个比较时,女主人却指着这款名牌电水壶说:张先生,这是一件工艺品!
显然,这是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回答,因为电水壶和工艺品,原本是毫不搭界的两个行业,但是,这位女主人却将它们合二为一了。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决定性的因素,使得这位女主人把“电水壶”定义为了“工艺品”?只有一种恰当的、合理的解释:顾客的生活方式――当一个产品还被摆放在仓库里时,产品是由企业来定义的,但是,当一个产品进入到社会之后,顾客会以其特有的生活方式赋予它新的意义。
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经济较为发达的欧洲已经进入了“生活方式”时代,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还处在“生活质量”时代。
一般来说,总是先有“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后有“生活方式”的觉醒和选择,而不是相反。在一个贫困的社会,人们除了维持生存外,没有选择生活方式的余地,最多,仅仅具有好与坏或高与低的生活质量之间的区别。是整个社会富裕程度的普遍提高,给人们选择生活方式
提供了可能,顾客的消费口号不再是满意或不满意、而是喜欢或不喜欢:“满意或不满意”代表的是顾客对于质量或价格的满意度,而“喜欢或不喜欢”则代表着顾客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管理逻辑也是截然相反:前者是纵向的,越来越好的累计或叠加(譬如,质量越来越好),而后者是横向的,越来越细的生活方式的划分(譬如,从大众走向分众)。
当下流行的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背后隐藏的社会性变革就是“生活方式”的日渐觉醒和崛起,因为只有“定制”才能够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我们常常说,当今消费特征是个性化和多样性,而个性化的真实含义,就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我必须和别人不一样!而不是淹没在大众化的标准化产品的海洋中。
生活方式打造消费链,它将原本不相干的产品,串联了起来,构成了一道新的消费风景线。就如同“衣服需要裤子”来搭配一样,曾经毫不相干的“衣服是衣服,裤子是裤子”的旧产业观念被彻底颠覆。从企业角度看到的是“产业链”,而从顾客角度看到的却是“消费链”。一般来说,打造消费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联想” (建立基于生活方式的联想),另一种是“镶嵌” (把产品镶嵌到生活方式里)。
“自由人联合体”初露端倪
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譬如北京,上海等等,有多少无固定单位的自由职业者?保守的估计数以百万计。他们虽无固定单位,也无固定收入,可是他们依旧活得很滋润,甚至比有固定单位之前更快乐。
自由职业是指摆脱了组织的管辖,***完成工作、自己管理自己的一种职业,而之前的工业时代是无所谓自由职业的,因为单独一个人是做不出一辆汽车来的,就如美国著名职业顾问威廉布里奇所说,单位这个概念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随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作环境的界限得到无限拓展,个人选择工作的自由度越来越大。
对不少人来说,“单位”已经消失了,所谓的“单位”将是松散的“自由人联合体”,一个有足够素质的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单位。
从字面上看,“自由人联合体”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自由人”,另一个是“联合体”。其实,所谓的自由都是相对的,他们依旧需要合作或联合。未来是一个创造力的时代,而创造力则只能是来自于个体。从这个意义来说,未来的公司只可能有一种形态,那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它代表着未来的个体是自由的,但自由的个体之间,并不妨碍它们组成一个联合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
通常来说,“自由人联合体”是以“项目”为中心搭建公司,它是自愿的、松散的,流动的、自由的,常常是一次性的,有点像电影的拍摄。因此,“自由人联合体”也是有组织原则和组织边界的,只不过它与传统组织截然不同 它是以“自愿性”为组织原则,以“创造力”为组织边界。它代表着这样一种看法: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自由的进出组织,前提是只要他们能够创造性的工作。
因此,未来以创造力为组织边界的企业,更象是一个放大的兴趣小组或者是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这就印证了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说法 未来的世界正在由一批完全***自主的个人创造,并且不妨碍一批大公司的出现,因为并不是公司凭借一个业务来召集零散的个人,而是五湖四海的零散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了一起。这其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不是来自组织的任务或目标决定了个人,而是来自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决定了组织的业务。
未来的企业组织,至少一半以上将是以“创造力”为组织边界的,原因很简单:未来是一个创造力的时代,而不是一个效率的时代。当一个企业组织以“创造力”为组织边界时,它将导致一种现象的发生,那就是多目标,多任务、多产品的出现。以创新闻名于世的3M公司拥有高达6000余种的产品,你能够说出哪一种产品才是它的所谓主导产品吗,当然不能。我们只能这样说:3M公司是以“创造力”为所谓的主导产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企业管理正在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