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采血晕针心理因素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防止或减少晕针现象的发生。方法:通过询问体检者,采集个人资料建立Excel表,对所选对象是首次或再次接受行针(穿刺、针刺或注射),以及当前采血的情绪状态和发生晕针现象进行列表统计,并将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再次接受穿刺采血晕针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接受者。结论:心理因素(疼痛记忆、紧张、恐惧)是造成再次接受穿刺采血晕针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接受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晕针 早期强制性行针 疼痛记忆 痛阈值
据有关文献介绍,采血晕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对于初次接受针刺***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发生率较高【1,2】。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晕针者中,多数却不是在首次接受者,而是那些曾有过被强制性接受行针(穿刺、针刺或注射)痛苦经历的患者,疼痛的记忆和恐惧的心理,是造成再次接受行针时产生晕针反应的主要原因,即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临床资料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现做如下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入学、入职体检者10000例,年龄为18-24岁,采血时间为早7:00至9:00,排除饥饿、血管等躯体因素和操作者方面的晕针因素,进行静脉穿刺采血。统计由于心情紧张、恐惧所造成晕针的体检者,以及首次和再次两类接受穿刺采血所发生晕针的比率。首次,是指在其记忆中从未接受过注射、针刺或穿刺者。再次,是指在其记忆中,曾经有过被强迫性接受注射、针刺或穿刺者。
1.2 方法 通过询问体检者的方式,采集个人信息。选择Excel表对10000例体检者是首次还是再次接受穿刺采血,以及当前采血的情绪状态与发生晕针现象的关联度进行列表统计,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情绪状态分为平静和紧张恐惧两类。平静状态,是指接受采血时表现为平静、积极、主动、配合;紧张恐惧状态,是指接受采血时,表现为焦虑、恐慌,语言和行为上不自主不配合。
2.结果
2.1 由于情绪紧张、恐惧在首次和再次接受穿刺采血时,发生晕针现象比较的结果,见表1。采用卡方检验。
表1 10000例体检者首次和再次穿刺采血的晕针率比较
x2=6.27 , p
由表1可见,再次穿刺采血者发生晕针的比率是首次穿刺采血者的3.4倍。也就是说,有过注射、针刺或穿刺经历的患者再次穿刺采血时发生晕针的比率远大于无注射、针刺或穿刺经历的患者。
2.2 首次和再次接受穿刺采血时情绪状态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1000例体检者首次和再次穿刺采血的情绪状态比较
表2说明,再次穿刺采血时发生紧张恐惧率虽然比首次穿刺采血时低(约低10),但其晕针发生率却高,晕针主要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生理应激反射。这说明再次穿刺采血时的紧张恐惧程度较首次严重,所以易导致晕针。
3.讨论
3.1 医疗机构在接受检查或***的人群中,发生晕针的概率虽然不高,但晕针现象的发生却严重着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尽力避免患者发生晕针现象。
3.2 晕针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受检者或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也涉及到周边环境和护理行为等诸多因素。但是,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诱因。
3.3 行针穿刺对人体必然产生疼痛感,疼痛是机体最原始的保护机制,它促人的生理和心理作出相应的防御性保护反应。每个人的痛阈值不同,它存在个体差异并与个体耐受力成正比。因此,在表2的统计中,再次穿刺采血者发生紧张恐惧比率高于首次穿刺采血者,而产生晕针者,为痛阈值较低的人群。
3.4 疼痛会留下记忆。对于痛阈值较低的群体,当早期因病需被强制性行针时,穿刺过程的疼痛感使中枢敏感化,形成了疼痛的记忆,痛感保护机制被强化,在心理上也形成了某种定势。当再次遇到相同情景时,疼痛记忆被唤醒,加剧了心理压力,强化了恐怖情绪,最终导致晕计的发生。这就是在表1的统计中再次穿刺采血者发生晕针率高于首次穿刺采血者的原因。
4.对策
4.1 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穿刺技能。晕针最初是由疼痛感引发的,而晕针患者属于痛阈值较低群体。因此,提高医护人员静脉穿刺技能,掌握无痛穿刺技术,降低穿刺时的痛感,使不良条件反射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克制晕针发生的根本措施。
4.2 以诱导疗法克制癔病性疼痛。对因早期强制性行针所造成癔病性疼痛患者,在再次行针时,医护人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工作环境,并以语言和肢体动作将患者的注意力诱导到其感兴趣的方面,从而调整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以化解其癔病性疼痛性。
4.3 优质护理情感抚慰。随着一个人的生理成长和精神世界的成熟,其疼痛感更多表现一种心理反应,成为追求精神上的疏导方式。因此,静脉穿刺采血时,护士应以尊重平等的姿态,以亲切和蔼的语言,以轻柔舒缓的动作来完成操作,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从而降低晕针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黄瑞珍.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i4):2525-2526
2.李炎.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年8月8卷16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采血晕针心理因素的探讨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