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酒店中餐厅的菜牌里遇到“刺身”这两个字,说实话当时脑海里立马闪现的是电影里拼刺刀的场景,心里不由得一阵挣扎,好在服务员及时并主动地“特别介绍”了一番,才令我摆脱了既求知若渴又死要面子的尴尬。那是多年以前了,哪像现在这样,“刺身”满街都是,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般认为,刺身是舶来品,中餐的粤菜照搬了日餐生鱼片的吃法,就连刺身这个名称也是日文生鱼片(Sashimi)的粤语音译。更深一步的解释就是:“刺”为切成小块或薄片,或为切成并摆放成拼盘;“身”则大多解释为肉。至于此种解释的准确度,也许只有那位借鉴过来此种制作方法的香港厨师才最有发言权吧。
广东的顺德鱼生,应该是最接近刺身的制作方法了。鱼生,在史料上早有记载,中国食鱼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 鱼生在史料中称为“脍”或“”。隋唐时期,出现了用香柔花叶或金橙丝调制鱼脍的新法,用这两种调味料调制成的鱼脍都称做“金齑玉脍”,传说隋炀帝杨广曾赞美“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 而唐代是食脍盛行的朝代,当时食鱼生的习俗曾经达到过一个饮食文化的高峰,作为当时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鱼生技艺在唐代厨师的手中已经成为一门令人称赞的绝技,在切法、调料和装盘造型方面都十分讲究。
可见,究竟是谁“舶来”谁,还真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不过,作为食客来说,只管享用美味就是,费劲劳神子的事留给厨师们,只要面前端上来的是喷香美味,一切就尽在不言中了。
中餐的刺身,准确地说是港式料理的刺身,大多以三文鱼、龙虾、象拔蚌、北极贝、海螺等深海高档海产品为主。其一,来自深海,受环境污染的几率较低,毕竟是生吃之物;其二,充分体现了港式粤菜生猛海鲜的招牌特点。再辅以日本青辣芥、万字酱油以及柠檬汁、紫苏叶、白萝卜丝、白萝卜泥等调味,实在是餐桌上令人垂涎的期待。
冰,在刺身中是不可或缺的,其重要性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如同肥皂于洗手。现捞现杀的刺身原料,在被切成薄如蝉翼的透明片状的同时,立即浸入冰水中,原料在冰镇的作用下瞬间收缩,肉质紧紧地充满弹性,爽滑清润的口感油然而生,这种状态一直会持续到食客将刺身全部享用完为止。在上桌时,冰还要充当器皿的角色,生猛海鲜被刺身后如艺术品般铺在冰面上,惬意地展现自身的魅力,殊不知此刻冰正在与室温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刺身菜品,我的最爱是三文鱼,这个在刺身中几乎是唯一的一个非鲜活的品种。喜欢它的颜色,急冻时的暗红,慢慢融化片刻,转而如夕阳般粉红,举箸夹起一片,软软地帖服在筷子中间,鼻子先小心的凑上去,是一股海的鲜亮气息,此时需要蘸上些许清辣芥,把鱼肉用紫苏叶卷起,再淋上适口的万字酱油与鲜柠檬混合的汁料,然后将嘴唇微微触碰,透过紫苏叶的是绵绵的感觉,牙齿与舌尖轻轻衔住,在味蕾的引导下,轻轻一抿,嗯,肥而不腻,细嫩爽口,这种感觉太美了,不觉间已是满嘴留油了――连鱼油居然也是粉红色。
与刺身相比,顺德鱼生该是属于比较随和的。它的随和在于相对来说比较大众,所选食材多为淡水鱼,如鲩鱼、黑鱼等。在制作上与刺身差别不大,但前期加工似乎要略为繁琐一些。因淡水鱼土腥味稍大,所以鲜鱼捕捞上来要人工饲养几天,让鱼肺里的泥沙尽量吐干净,再有就是在宰杀的时候,比如鲩鱼,要先将鱼尾剁掉,从鱼鳃和鱼尾处同时放血,放血的同时要将鱼挂起,时间10分钟左右,这样,鱼生做出来才会白嫩。否则鱼肉上一定是血色一片,不但感官上差强人意,口感也不搭界了。
顺德鱼生在制作上与刺身的最大差别在于鱼生是切片直接上盘的(当然,也可以铺冰),甚至在将鱼宰杀的时候都免去用水冲洗,只是用清洗得十分干净的毛巾将鱼上的污物小心擦拭,据说这样是为了避免水冲掉鱼的原味,省略了鱼片和冰接触这个环节,鱼肉也似乎要***一些。
不过,在配料上顺德鱼生可谓是大手笔,辅佐其的配料和酱料几乎不下20种,柠檬叶丝、洋葱丝、葱丝、青红椒丝、蒜片、胡萝卜丝、榨菜丝、指天椒、姜丝、蒜瓣、香芋丝、头、西芹丝,花生碎、炸粉丝、芝麻等等一个也不能少;酱料则是熟油、盐、糖、豉油,至于清辣芥,正宗的鱼生是没有的。面对如此多的配料,不用说吃,光是看着闻着,就已然是香气四溢了。
其实,有时候我想,如果把顺德鱼生与刺身的制作方法再相互借鉴一下,取长补短,中和出一种更完美的菜品状态,岂不更加美哉!
无论是顺德鱼生还是刺身,我都是来者不拒的,偶尔馋了还会约上三、五好友去大快朵颐。那天馋虫实在闹得厉害,就迫不及待的电话约人,谁知好友小D上来就给我个“挝脖”:“没劲”!
“怎么没劲了啊”!
“您那些都过时了,太没创意”。
“那你说个有创意的,也让我创意一下”。
“周末咱一块吃河豚去得了,朋友给我介绍了个地方”。
“河豚?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大哥”!
“真惜命啊你,还亏你吹嘘自己是美食家呢,不去可别后悔啊……”。
放下电话,我第一次由衷地陷入了对于吃的忐忑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