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荐举”到“科举”,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统治者在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有经验也有教训。
回溯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人就提出了选官用官的标准。《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从此以后,“选贤与能”的“贤能”标准就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选人用人标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
然而,基于人性的道德现象的复杂性及对人的道德评价的高度主观性,所谓“德才兼备”的人才识别就变得极其困难,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家天下”的长治久安,在选好官、用好***面做了不懈的努力,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深思的治理大国的经验教训。
官员选用的历史流变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随着夏王朝的产生,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国家诞生。从此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原始的“民主选举制”被“世卿世禄制”所取代。夏、商、西周时期,以血缘出身用人的“贵族世袭制”成为我国最早的基本***治制度,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
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秦汉王朝,中国在***治制度上从“贵族制”逐步完成了向“君主制”的过渡,在国家管理体制上逐步实现了从“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在选官用官上也逐步从“贵族世袭制”完成了向“官僚制”或“君主任命制”的过渡。
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最早在春秋时的齐国就已经设立,后晋、楚、秦等国也相继设立。县的本意是天子、诸侯直属领地中的邑,后扩大到各诸侯国所兼并的“大夫的封邑”和“小侯国”。战国时代晚期,特别是在秦国,郡县制基本成熟,成为一种基本的国家***治行***管理制度,此后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战国及秦汉时期郡县制的成熟和确立,结束了以血缘出身选官的历史,开辟了“君主任命制”的先河。从此,中国的***治生态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物种”,即“官僚群体”。“官者管也”,僚与官同义或同官称僚,因此,官僚群体也就是指我们现在的“官员群体”。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这一群体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成为中国历史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从“官僚制”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来看,官僚是从君主的“家臣”发展出来的,官僚实即“家奴”。在封建社会,官僚就是皇帝的奴才,由皇帝随时任命和撤换。这就是说,用家臣管理国事,是官僚制的开始,官僚的主要来源,是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士”。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礼贤下士”和“乡举里选”,就是官僚制初始时期选人用人的一种主要形式。
随着秦朝大一统的建立和在全国范围内“郡县制”的确立,需要大批的行***管理人才管理国家,但由于秦朝短命,加之秦始皇重用“武吏”,搞“焚书坑儒”,大批知识分子被消灭,在官僚的选拔上了无建树。只是到了汉朝的汉武帝时期,根据董仲舒的建议,郡县皆办学,在京师设立太学,选拔博士弟子,教授儒学经典,学成后可做官。汉武帝以后,做官的好处尽人皆知,“学而优则仕”遂成为知识分子追求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儒家学说和官僚体制也成了历朝历代维护皇权、治国理***的两个轮子。意识形态与***治制度的高度统一,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延续两千年之久。
荐举选官的办法
从理论上说,中国的先贤圣哲早就认识到治国理***的关键在人才,选贤举能的“德才”标准也早已确立。但问题的核心是用什么办法识别“德才兼备”的国家管理人才。总的来说,在中国官僚***治的历史上,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考察推荐;二是考试选拔。
汉朝初期,随着国家统一对大批行***管理人才的需要,汉高祖的“求遗贤”开考察推荐的先河。随后汉文帝提出“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为官,到了汉武帝初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初令郡国举荐孝、廉各一人。”从此以后,以道德为基本标准的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征辟制”就确立起来了。
在整个汉代,察举科目虽然有贤良方正、孝廉、茂才、明经诸科,但唯“孝廉科”比较规范,每年举行一次,是选官的主要方法。另一选官的重要方法是“征辟”,而征辟又分为“征召”与“辟举”两种。征召是对在社会上特别有名望的人才皇帝派专人聘请来当官,如汉武帝时,著名学者枚乘年老,为了得到这个人才,汉武帝派“专车”接枚乘任职。我们所熟知的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是汉代征召选官的典型事例;辟举是指中央或地方官员,对自己属下“德能”兼备者向朝廷推荐。在汉代官吏选用中,还有一种方法是考试。考试也分为对策、射策两种。前者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举荐征辟的人员策问治国安帮的***策问题;后者主要用于博士弟子的考试。但在整个汉代,考试只是一种辅助形式,选官仍以荐举为主。
察举征辟的主要根据是“乡***评论”,由于没有客观的、刚性的标准,这种乡***评论到后来大多被有钱有势者所操纵,造成故旧亲朋好友相互勾结、相互推荐的丑恶局面,以至于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怪事。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由于也没有脱离“人选人、大官选小官”主观选官标准,选官过程的腐败就成为必然,最终也出现了维护“门阀地位”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官位继承”现象。
科举选官的办法
到了隋唐,为了补偏救弊,防止“人选人”的办法所带来的流弊,隋朝创立了科举考试制度。由于这种制度采用“分科取士”选拔官员的办法,所以叫“科举”。隋文帝下令废除魏晋以来维护门阀地位的九品中正制,要求各州推荐人才,统一参加考试,合格者方可做官。到了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授予官职,这标志着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与以前的“任人唯亲”的选官制度比较,科举制不问家世门阀,凭学识与才干取人,官职向所有的读书人打开了大门,人人机会平等。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时代比较公平的选官制度,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在选官上,唐承隋制,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首先,考试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十多种;其次,考试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凡是学馆的生徒可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送中央参加统考。而制举则不定期举行,由皇帝临时定立名目下令考选。但在当时,与进士出身相比,制举出身并不被视为正途;最后,在考试的内容上,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注重儒家经典的背诵;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由于进士科注重诗赋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通过科举考试,朝廷得到了大批的人才,唐太宗对此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两宋时期是科举制的黄金发展时期,使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备,制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如果说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还受门阀贵族势力的困扰,科举取士数量很少,那么,两宋时期彻底打破了家世背景,官场向所有的文人开放,“以文取士”成为唯一的客观标准,进士科受到特别重视,成为文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文人学士打破脑袋往官场挤,中国社会的“官本位”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宋真宗曾写《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把封建社会当官的好处刻画得淋漓尽致。
辽金元时期科举制度一度陷入低谷。明清时期的科举基本恢复宋制,但逐步僵化腐化。明初开始以“八股文”取士,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如果说八股文式的考试最初还有积极意义,但演绎到最后则变成了禁锢思想、窒息社会、愚民误国的工具。1905年,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可以说,从“荐举”到“科举”,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统治者在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有经验也有教训。但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局限性,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现代文明社会,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条件下,只要我们利用制度优势,认真实践和探索,我们就一定能找出一条选好官、用好官的正确路径来。
(作者系国家行***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古代如何“选贤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