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左传》、《史记》、《世说新语》、《大唐新语》、《李白全集》为语料,以时间为脉络,对“二”和“贰”的意义及用法做出归纳总结,由最初的数目二引申出“第二、次要的、不同的、别的、不专一、不忠诚”等多种意义,而后因为语言的发展很多意义被其他词语所代替,整体上呈现出萎缩的态势。
关键词:二;贰;意义
“二”作为一个常用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的字形、字义以及用法都有所改变,它以其独特的角色见证着语汇、语法的发展。
一、远古到先秦时期
早在甲骨文中的记载中就体现了“二”的基本意义:
作为基数词表示数目二。例如:
(1)十人又二。(《菁》五)
这里是指十二个人。
(2)于帝史凤、二犬。(《诛》九三五)
是说用两只犬祭祀上帝的使臣凤鸟,涉及物量表示法,“数词+名词”组合,省略量词,数词“二”在名词“犬”前作定语表示事物数量。
除表示数目外,还出现了作为序数词表示第二。例如:
(3)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乙》五七)
(4)王其田亡灾,才(在)二月。(《后》上一一・二)
此处的“二”表示第二个月。用“二”表示“第二”,因为那时还没有专门的序数词,于是用与基数词同形的形式来表示序数某年、月、日则是最古老的序数形式,根据记载,直到汉代“第”才稳定为序数词词头。[张显成.简帛语言文字研究[M].巴蜀书社,2010:428.]
由于当时的日常交际与文学语言并不丰富,因此“二”大多作为计数符号出现。而后我国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性变迁,在社会变革推动下,文学也随之不断的发展,成书于这一时期的《左传》,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规模上都是先秦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下面我将分别举例分析“二”与“贰”的意义与用法。
1、作为序数示词表第二。例如:
(5)二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左传・定公六年》)
(6)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左传・昭公五年》)
此时“二”除了用在年、月前充当序数词表“第二”外,还用在干支记日中或直接运用表示序数,可见序数词表达方式的丰富。但不是所有用在年前的数目都看作序数词,要根据语义分析。
2、表示数目二。
这里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作为构成序数词或比本身大的数目、或分数的组成部分。
(7)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
第二种情况是用在名词前后表示数目,也可用在动词前表示行为的次数。
(9)战于葛,命二拒曰:“动而鼓。”(《左传・桓公五年》)
这里“二”用在名词前表示方阵的数量。
(10)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这里的“牛十二”是指十二头牛,将数词置于名词之后来表示数量,这不同于今天的表述习惯,但在当时这种形式是非常普遍的。
(11)女乐二八。(《左传・襄公十一年》)
古代的乐舞在排列时分为两列,每列八人,共十六人,此处的“二”与“八”表示相乘的关系,但是其本质上仍表示数目二。
第三种情况是作为构成分数的分子。
(12)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左传・昭公三年》)
在当时分数的表示主要是分母前加“分以为”、“分之”或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后表比例,与后来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之处。
第四种情况是“二”还与姓氏或地名一起表示特定的人和地。例如:
(13)蒲与二屈,君之疆也。(《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这里的“二屈”是指地名北屈和南屈。
(14)二五卒与骊姬谮群公子而立奚齐,晋人谓之二耦。(《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二五”是指梁五和东关嬖五。
这是一种省略的表述方式,在《左传》中有很多,他们的含义不仅仅要需要依靠上下文来识别,更需要掌握大量的文史知识和典故知识才能准确判断,但此时的“二”本质上还是表示数目二的含义。
3、二心、异心。
(15)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庸非二乎。(《左传・庄公十四年》)
两个“二”都表示异心,只是后者省去了名词。
4、匹敌,比并。
(16)内宠并后,外宠二***,(《左传・闵公二年》)
是说妾滕并同于王后,宠臣相等于正卿,“二”在这里就是可匹敌的意思。
5、不同的,其他的。
(17)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二毛”是指头发斑白的人也就是老者,“二”是指头发颜色不同。
(18)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左传・成公九年》)
这里的“二”就表示“其他的”。
6、是构字部件,代表自己的字形。
(19)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这里的“二”只是作为一个字的组成部分。
7、和其他数词连用表示约数。
(20)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左传・公十一年》)
“一”是最小的自然数,“二”是最小的偶数。因此“一”“二”连用表约数,表示较少。
(21)“君有疾病,请二三子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三”在表示虚数时往往带有“言其多”的倾向,而“二三”实际是偏义词。先秦时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二”、“三”连用的形式,以此来修饰臣、子、大夫等,表示人数较多,相当于今天的“诸位”“好几个人”。有时“二三”不表示不定数,而表示不确定的,不专一的。
综上所述,在《左传》中 “二”的意义由最初的作为基数词表数目二引申出“第二、不专一、不忠诚、匹敌、其他的”等义。我们可以看到“二”的意义在不断地丰富发展。
8、表示两属。例如:
(2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这里就是两属的意义。
9、表示副或副职。例如:
(22)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左传・桓公二年》)
(23)使贰车反于西圃。(《左传・哀公十六年》)
“大夫有贰宗”意思是大夫立下级大夫,因此此时的“贰”代表副职,“使贰车反于西圃”意思是派副车回到西园中,“贰车”就是表示副车。
10、国家名,姓氏。例如:
(24)楚屈瑕将盟贰、轸。(《左传・桓公十一年》)
“贰”是古时的国名,当时的贰国在随州南也就是今湖北应山县境。贰国在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贰氏。如“北魏有贰尘”
11、背叛,有二心。这是“贰”在《左传》中用到的较多的义项。例如:
(25)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6)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左传・闵公元年》)
(27)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左传・隐公三年》)
这里的“贰”均指有异心,其中例(31)中的“贰”有偏重之意。
12、变易无常,不按规制。
(28)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左传・僖公九年》)
意思是说“我和先君说过了,不能改变”。
13、复制,副本。例:
(29)子,身之贰也,姑纾死焉。(《左传・文公十六年》)
据记载,在吴越一带有为保证血统纯正而杀首子的习俗,次子才是家族真正的延续,此例是说:儿子,是我的代表,姑且让我晚点死去。这里的“贰”就代表父亲的复制品。
14、辅佐。例:
(30)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左传・襄公十四年》)
15、匹敌,对手。
(31)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以私奉贰,唯君***之。(《左传・哀公七年》)
例中的两个“贰”均作为名词对手讲。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此时的“二”与“贰”还不是小写与大写的关系,他们的意义和用法都有很大的不同,“贰”也并没有作数词,“二”和“贰”只是同音关系。
二、两汉至唐时期
《史记》作为两汉时期重要的代表作,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因此我以《史记》为范本。
《史记》中的“二”更多是数词,用来表示年、月或者确数和约数,在表示约数时有了类似“二三”含义的“三二”。其他意义涉及较少,但我们确透过“二”看到一些不同的表达方法。
第一处是在“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中,此处的“百二”有两种解释,一是以二敌百,二是百的一倍,后来固定为形容秦陇地势险要。还有一处是“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什二三”是十分之二三的意思,这是当时分数的一种普遍表达方式,也可以写成“十二三”。
“贰”虽然有38个,但意义确比较少。
1、再次。
(32)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
今也则亡。”(《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2、其他的。
(33)夫公孙鞅之事孝公也,极身无贰虑,尽公而不顾私;(《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3、地名。
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伐大宛,不及诛,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处于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我国汉语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世说新语》就成书于这一时期,是一部著名笔记体小说,由于叙述的要求《世说新语》的语言更接近当时的口语,这更加突出了它对汉语史研究重要性的。据统计,在《世说新语》中“二”共出现113次,但却没有“贰”出现。“二”的意义也更多为数词。由此我们看到“二”和“贰”的意义并没有继续丰富,相反却呈现出萎缩的态势。
唐朝时期,笔者选择《大唐新语》和《李白全集》作为语料分析的文本。据统计,在《大唐新语》中“二”共出现119次,“贰”仅仅出现一次。在《李白全集》中“二”共出现104次,没有“贰”出现,意义依然没有增加,“贰”的意义也逐渐被“二”和其他词汇所取代。至此,“二”的字形和字义得以固定。
三、结语
“二”作为语言中的核心词,它的字形经历了由简到繁再回归简的过程,意义也是如此,随着语言表义的需要由最初的数目二引申出“第二、次要的、不同的、别的、不专一、不忠诚”等很多意义,而后因为语言的发展很多意义被其他词语所代替,整体上呈现出萎缩的态势。而“贰”就成了“二”为防伪造的大写形式,其他意义已经被“二”和其他词语替代而很少出现了。■
参考文献
[1]王同亿.现代汉语大词典[M].海南出版社,1992.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中华书局,1999.
[3]王***.郑振峰.唐健雄.李彦循.文字学[M].语文出版社,2002.
[4]祝孝先.祝振媛.祝振东.汉字溯源[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
[5]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6]段石羽.汉字中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M].***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焦杰(1989-)女,汉族,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民族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近古词汇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二(贰)”字义演变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