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
我只是站在社会公共利益、整个国家利益的角度,来思考房地产问题,这跟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有人说,为什么房地产专家这么多,你却这么出名?这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没想过出名与否,我想的是给社会、给国家做了什么。
房地产业,几乎是目前中国最受瞩目的产业;易宪容,几乎是中国房地产新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学者名字。
2004年7月,易宪容发表了《谨防房地产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一文。一篇小小的千字文,却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被业界认为是掀起新一轮房地产泡沫讨论的“点火之作”。
作为易宪容的成名作,这篇文章的发表,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易宪容由金融领域里的学者,成为一个房地产市场的社会公众人物,高调进入中国楼市,有人称他为“民众的代言人”。
但他也受到来自开发商及相关部门的巨大压力。有人说他是开发商眼中的“钉子户”,相关部门曾出面要他把文章“写得正面一些”,甚至要他“禁声”。
易宪容,究竟是专家,还是明星,抑或其他?
7月的北京,天气有些灰蒙蒙,少了些许骄阳的跋扈。带着疑惑,《城市地产》杂志走进中国社科院,在易宪容的办公室,面对面采访了这位业界名人。
采访/梦雪 撰文/孟凡祥
坎坷求学路
“初中、高中我都没上过,小学也没毕业,仅读完五年级。”谈起过去的生活经历,易宪容更多流露的是自豪。
易宪容的父亲是***人,他曾见过胸前有三枚功勋章的父亲的照片。
“生活在***人中间,总觉得他们这辈人有强烈的正义感、比较好的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这种环境,对自己影响比较大。”
谈起父亲,易宪容充满了感激与缅怀之情。也许正是受父亲这种品质的影响,才有了后来易宪容敢言的做事风格。
转业后,父亲先是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后来回到江西上高,许多年来一直是劳动模范。但,不久,席卷了红色中国,几乎全中国的人都参与到这场***洪流中来。易宪容的父亲,也未能幸免:被打为黑五类,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这时才上小学的五年级的易宪容也被迫中断学业。
14岁时,父亲,全家才搬回城里,但尚未成年的易宪容却参加了工作。
“那时认识我的人,都说我很聪明。”说起过去的荣耀,易宪容还是有些孩子气的得意:“工作以后参加了一些培训,参加会计培训后在全地区考了第二名。我学了史丰收的速算法,卖东西时算得特别快,周围的人都觉得我特别聪明。”
也正因为这些经历,易宪容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恢复高考后,因为当时自己的知识水平,根本就没有想到去考大学,后来,弟弟都上大学了,才觉得有压力也在1982年才参加高考。
这次高考,他的聪明又一次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
“考上大学,我觉得很简单。当时根本没当回事,照样游泳呀、玩呀。没有参加一次补习班,也没做过一张高考模拟的卷子,也没请过老师。弟弟学数学的,帮了我一点点。上海的十三本自学考试丛书,拿来看了一个月,一考就考上了华东师大。***治考了八十八分,数学错了一点,才考了八十多分,本来我以为可以考九十六分的,语文还好,考了一百多分,地理很难也是七八十分,英语不太好,否则就能上北大了。”
上大学后的易宪容,不再凭聪明“投机取巧”了,而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现在他的同学对他仍然有很深刻的印象:当时的易宪容,背着大书包,拿着收音机,边走边听普通话、听英语,到***书馆后就贪婪看书,***治学、经济学、法学到社会学、哲学,包括中国的儒家经典和二十五史,他都有所涉猎。
易宪容的学生生活变得很有规律,每天早上六七点出去,晚上十一点回宿舍。在华东师大读书的七年中,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直至研究生毕业。
厚积才能薄发。正是因为那时候的刻苦学习,大量丰厚的知识积累,才有了后来易宪容一年写作600多篇论文的井喷式爆发。
接触张五常,关注房地产
提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易宪容说,当然是父母亲。父母对易宪容的影响,在于道德观、价值观等基本层面,但说到对易宪容的学术理想、学术追求有影响的,不得不提张五常教授。
1998-2000年,易宪容在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跟随张五常教授学习与工作了三年。数年前,易宪容在北京***书馆博览群书的时候,就仔细阅读了许多张五常教授的专著。
“那时感觉他写得很特别,不管看他什么样的书我都很认真地做了笔记,做了整整两大本。后来我与他取得了联系,一番沟通后张教授亲自给我寄过来一些书。”
多年后的今天,谈起张五常教授,易宪容仍然是钦敬有加、推崇倍至:
“张教授这个人聪明绝顶。对经济学的贡献,现在中国还几乎无人能比。他的经济学思想,还有他对经济学的理解,与我以前接触的都不同。我在香港见到张教授后,他对我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你自己的便,愿意听就听课,不愿意听就不听。”
“张教授治学的重点,是通过自己的理论和知识,对大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做一些很好的分析和评论,这对推广经济学知识的意义极大。”
也就是从1998年师从张五常教授开始,易宪容开始关注房地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经济很特殊,占香港经济比重大。我认识到了房地产业在香港经济中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学者,我必须去关注它。”
这时,***人家庭对易宪容的影响也得到了明显体现:
“我只是站在社会公共利益、整个国家利益的角度,来思考房地产问题,这跟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想想看,你从小走到现在,特别是我这样小学五年级都没小学毕业的人,能上大学、能上研究生与博士等,能有这样的知识,都是社会中不少人帮助你成长的结果,包括自己的父母、老师、同事、朋友等,现在你有了知识,你对许多问题有专业化的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的时候,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他们期望的就是如何也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只有这样,社会才会一步步往前走。”
金融学的知识背景,对于研究房地产业有什么帮助?这是记者一直想问的问题。
易宪容很认真地回答:“离开金融房地产寸步难行,从金融角度来看房地产的发展趋势,更容易理解。你想象一下,没有金融产品的创新,没有按揭,房地产怎么发展?没有金融的支持,房地产能开发吗?利率的变化则肯定房地产市场会有大的调整。”
对于自己的研究课题,易宪容说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在强大社会责任感的前提下,清醒而明智的选择,他把自己定位为“公共知识分子”:
“社会进步跟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大小及其发展,有很大关系。
公共知识分子有三个条件:首先要有专业知识,没有专业知识对一些问题就没有深刻的了解;二,要有基本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三,要有批判意识。这里的批判不是去批评人,而是要学会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加深一些问题的认识。
国家推出***策后,这个***策合理与否,要考虑利益所在哪里,是不是侵害民众利益,对整个社会会有什么影响?
在房地产市场领域,公共知识分子,来关注公众事物,最基本的原因也在这里。
有人说,为什么房地产专家这么多,你却这么出名?这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没想过出名与否,我想的是给社会、给国家做了什么。”
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提供良方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是一片大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莫不如此,二三线城市也概莫能外。
作为一直认为房价太高的易宪容,几年来,易宪容一直认为中国的房价应该降,否则中国的绝大多数居民没有购买住房的支付能力。那么中国的房价这些年一直是不降反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府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但房价反而越压涨幅越大,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平抑房价?
提到这个问题,易宪容的声音明显低沉了许多:
“近几年的***策,没有采取有效的宏观工具。房地产宏观调控最好的工具就是利息,利息的变化是没有人可以抵制的,如果不采用这个手段,很难真正调整房地产市场。如果房地产市场只作为一个投资市场,而且***府又对这个市场隐性担保,在低利率***策及银行信贷易获得的情况下,房价自然是只涨不跌。
***府下一步应采取的***策,首先是税收***策,持有多套住房的人,征收物业税,即房地产税,抑制投资;加息,调整利率。这样双管齐下,房地产市场将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房地产泡沫已经很大了,总有一天会破。判断房地产市场到底有没有泡沫很简单,就看居民的收入跟房价比到底是多高,绝大多数居民有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
拥有普通人的生活与梦想
在媒体及民众眼中,易宪容可能是一个专家、学者,也可能是一个名流、明星,也可能只是一个靠文字和语言谋生的人。但这些,都与易宪容无关。如今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易宪容,已经到了毁誉都如风过耳、荣辱皆听之于心的地步。
当记者问起他的爱好和他最想做的事情时,他一改往昔媒体面前的犀利与激昂,开始了缓缓的叙说: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生活方式,我追求的是能为社会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情。
我希望将来也跟现在一样,就这样做下去。把身体锻炼得好一点,多做一点事情,多写一些文章,多写一些书,开车到各地去了解民众生活,看看现实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在一个很偏僻、天不管地不管、与世隔绝的地方,找一块地,自己种点菜,看看书。
我平时没爱好,就是看自己喜欢的书。我喜欢看一些思想性强的书,这些书能激发我去思考一些问题。”
谈到书,易宪容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执拗还有些许固执。
“我就是喜欢看书。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对我来说,书中什么也没有,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喜好。你喜欢一个人,没有理由的,不喜欢一个人,很好找理由,如果找理由喜欢一个人,不会有好结果,一旦理由不成立或者发生变化了,就完了。所以,对于喜欢看书,我找不到理由,就是喜欢。”
从记者见到易宪容的第一眼,他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不管谈到什么事情,开心的事情也好,不开心的问题也罢。这令记者有个问题不吐不快――“当您看到或者听到影响您心情的事情和话语时,您还会有这样的心情吗?”
“我没有郁闷的时候。外界不会影响到我的心情,我的内心很平静,心静如水。我就想说我想说的话,就想看我喜欢的书,你怎么可能改变我?”
“外界为什么左右你?没有欲望,外面的东西肯定不能左右你。”
后记:
易宪容,有自己独特的学术理想与学术追求,却又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2004年至今,易宪容一直希望中国的楼市应该下跌,应该让中国绝大多数民众都有能力进入房地产市场购买房子。在全国房价高企的形势下,他的声音显得微弱而苍白,但像网友评论的――“起码,他是有良心的”。
房价下跌,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依常识,目前一些地方,比如深圳的楼市,涨到绝大多数人都买不起的地步,房价下跌,只是时间问题。也许到那时,易教授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尊重!
在各种压力面前,易宪容孤独前行的身影也许显得单薄。但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单薄的身影背后,有许多力量在默默支持着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易宪容“孤独”的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