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米丘,生于上海,是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的职业艺术家,在全球举办过近30场艺术展览后回到上海,创作了一系列意欲飞翔蓝天的翅膀。
导读
站在米丘工作室的落地窗前可以一览黄浦江,日落的光芒正在他创作的“翅膀”上闪耀抖落,感动着我对翔的渴望。
正文
蓝天、大海、沙滩――无需太多的词汇描述,在你的感觉中或许已经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当微风吹拂着深圳大梅沙的沙滩时,一个个浪花翻卷而来,海水在细沙中隐去,于是在这条长2公里、深1.5公里的海滩上留下的,便不仅仅只是那些五颜六色的贝壳,还有200个长着翅膀的“巨人”散落着。 红色、黄色、蓝色……这些性别模糊的“巨人”也像那些贝壳一样色彩缤纷,它们有着特别纤细、修长的双腿,还有一对翅膀取代了人类的双手。这200座长着翅膀的巨人就组成了环境艺术家米丘创作的“愿望2000”的雕塑作品。于晨钟暮鼓中,这些翅膀“巨人”接受着阳光、浪花和风的洗礼。或奔跑,或舞蹈,或挺胸静立……姿态各异的巨人们尽情地舒展着一对对翅膀。这些意欲飞翔蓝天的翅膀代表着一代又一代人努力超越自我的期望,而这200件的雕塑作品正是人类2000年文明历程的象征。
作为“愿望2000”雕塑作品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忽略另外两件作品,一是画在蓝色背景上的那一对侧着的翅膀,显得有些孤单,有些落寞,同时又似乎是即将扇起希望的羽翼;而另一件则是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芒的装置“愿望塔”,它高高地耸立在沙滩上,高81米,材料为玻璃和不锈钢,塔上的多媒体装置可供游客表达各种欲望。其实,这座塔的造型正是一对变异的钢筋结构的翅膀,它包涵了更多的都市现代、时尚元素。 因为人类从来没有可以遨游天空的翅膀,所以,从古至今便对于蓝色和翅膀充满了渴望与迷恋。在米丘的作品中张开着一对对欲飞而未飞起的翅膀,有人称这象征着“飘一代”。不过这些打开的翅膀在米丘的创作中,似乎并不单纯喻为飞翔,同时还隐含着有低头审视或抬头远眺的语义。
从2000年起矗立在北京东方广场上的“幸福的三月”已成为北京长安街上的标志性雕塑。只是在高楼环抱的都市中,这位巨人却少了几分欲飞的遐想与浪漫,它微微张开双翼,低头沉思着,多了一份都市的彷徨。 仅仅是一对翅膀造型,就给人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在上海人寿大楼前,米丘树起了一块长18米的长方形玻璃,光纤的运用使其成为一个发光体,其上部雕刻出一个向外舒展的翅膀,散发出桔红色的光晕,并伴随那些玻璃和钢上的各色翅膀及水中的倒影,似乎在黑夜里满天飞舞着。
米丘关于一群翅膀的创作,缘于他清楚地看到了艺术与现代科技术的完美结合创造的能量,并希望通过社会性综合力量将其实验性的艺术展推进到公共环境之中,同时探索中国城市环境、自然风光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在上海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米丘设计并完成了一处占地2.2万平方米的“米丘雕塑公园”,历时10个月。整个公园是敞开式的,没有围墙和门。公园的中央横卧着一条蜿蜒的小河,河岸边芦苇荡漾,河水中小鸭嬉戏,鱼儿穿梭。而在河塘的中心水面上则漂浮着8尊高7米、宽6米的大型雕塑――由银灰色线条构成的飞翔巨人。而这群翅膀不同于以往的雕塑,它们褪去了色彩绚丽的外表,仅仅保留了线条结构。一些网状的曲线清晰勾勒出的已不再是具体的巨人,而是一群长着翅膀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