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暗访报道是电视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进行良好的身份定位,通过着装、动作、语言的定位及合适暗访器材的选择,可以使记者很好地融入被采访者所处的环境,消除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身份差距,有效提高暗访报道的成功率。
[关键词]新闻暗访;调查;准备; 操作技巧
隐性采访,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暗访,是电视新闻采访方式中的重要一环。这种采访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暗察私访,是掌握真实情况的一种特殊手段。如何进一步提高暗访报道的成功率,促进民生新闻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有待于新闻工作者的进―步实践和思考。
一、暗访调查
暗访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隐藏、暗地里的一种访问。开展这种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暗地里去检查工作,核实工作的开展情况,给下属一种要时刻开展好工作的警惕性。可是近些年“暗访”背上了名不副实的行动,“暗访”比“明访”还要明。“暗访”会先打招呼,告诉自己即将会暗访,即将到往哪些地方,说白了感觉就是为了让下面的人给他安排好一切,吃住行都给他们包了,他们在工作日里的一次暗访感觉像是去旅游一次般的悠闲。
“暗访”的真正意义是否搞懂了?干部是否在尽心尽力的真的为了对下级工作的检查而在访问?“暗访”如果起不到暗访的作用,那么还不如明访,为什么要背着暗访的名,做明访的事情。如何合理地运用暗访的方式,发掘新闻事件中真实的一面,是作为一名合格记者的必修课。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不管主要负责哪条线上的报道,都或多或少地会接触到需要暗访的情况。那么,怎样做暗访;怎样做好暗访、怎样安全有效地进行暗访,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了。
二、做好前期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进行暗访调查,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知识准备,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做功课”。而且,我们要做好暗访工作,不仅要“做功课”,更要把功课做足。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现在网络信息发达,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网上随便“百度”一下,就都有了,完成知识准备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诚然,“百度”等强大的搜索引擎能高效地帮助记者完成简单的知识准备,一些简单的暗访,确实用“百度”就足以应付了。但是,“百度”不是万能的。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例如,记者要以盗墓者的身份,进行暗访。从百度上可以很轻易地搜索到“洛阳铲”的用法,也可以很轻易地找到不同的地形情况适合什么样的盗洞。甚至你再专业点,还能查到如何通过研究土质与河流走向判断古代墓葬的位置、朝向风水等等。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具备了一些普遍性的知识,就去深入虎穴,以盗墓者的身份进行暗访,是十分危险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可能都会把你狠狠地出卖。就比如抽烟,一般人抽烟用食指与中指夹住,但盗墓者抽烟是用食指与拇指倒着夹住点燃烟头藏在手心里,另外三指微拢手心朝向胸口。这样,远处就看不见烟头的亮光。这些细节的东西,不是真正的行内人,是很难通过百度知道的。既然如此,那深入地进行暗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准备到哪一步,就要扮演相应的角色。具备怎么样的知识水平,就可以饰演什么样的身份。这个身份不需要太高,能顺利地进行采访就可以了。如果能达到刚入行的新人水平就可以进行暗访的话,完全没必要把自己硬是训练成一个资深的盗墓者。知识的准备除了上网搜索等文案功夫之外,就需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了。其实,很多时候新闻事件的报料人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尤其是涉及一些揭黑的报道时,报料人往往就是行业内的一员。记者要深入进去进行暗访,向报料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甚至让他帮忙安排接触的途径,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三、记者暗访操作技巧
暗访技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易容准备了。看过武侠书的人都知道易容术,能让自己改变容貌的易容似乎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但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神秘,暗访中的易容,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出于对记者的保护,尤其是平时很少做暗访,却经常要出镜的记者,另一个就是要让自己的容貌气质符合要扮演的角色。要达到第一个目的不算太难,男同志留点胡子,改个发型。女同志加个眼镜、化点淡妆,都能很轻易地改变自己的容貌。而要达到第二个目的,就没那么容易了。身处某个位置时间长了,是会形成一定的气质的,这个气质是很难模仿的东西。有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过,叫做“穿上龙袍都不像太子”。但是不同身份角色的人也是有不同的气度的。要想装啥像啥,成功地混入对方的圈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就需要记者真正深入生活,去实地的体验暗访对象。
总之,暗访是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的。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由于记者身份的不公开,这种采访方式能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更容易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但是,这种采访方式对比显性采访,却也存在着技术门槛高、安全风险大、操作复杂、准备繁琐等不利因素。如何克服隐性采访客观存在的困难,充分利用隐性采访的特点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上技巧来扬长避短,发挥暗访的作用,彰显新闻调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