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屠格涅夫篇1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通过对课文的熟读来熟悉生字,掌握写作技巧与写作风格,进而提高文学素养。但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时间充足,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因为很多少儿读物经过精心编写,趣味十足,因此,可借此引导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趣味性
对于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来说,首先不能盲目地拓展阅读,需要以教材为支点,进行延伸阅读;其次是阅读方法,拓展阅读的题材是方方面面的,对于不同的文本需要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而这些阅读技巧需要教师去教授,学生去领悟;最后需要准备阅读材料,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读本供学生阅读。
小学语文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但阅读不能是盲目的,需要以教材某篇文章为基础,横向扩展训练。可以是同类题材、同类内容、同类写作手法等。例如,《藏羚羊跪拜》讲述了母爱的故事。藏羚羊是有感情的,它用下跪的方式请求猎人放它一条生路,它哀求的泪水并没唤起猎人的同情,当然,在射杀母藏羚羊后,猎人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最后把他的猎***,同藏羚羊还有它的孩子一起埋葬。屠格涅夫的《麻雀》同这篇文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屠格涅夫带着狗散步,看到一只从雀巢上掉下来的小麻雀,狗狗慢慢接近小麻雀的时候,一只老麻雀突然从树上扑下来,挡在小麻雀面前,对狗狗嘶哑的鸣叫,屠格涅夫赶忙将狗狗牵走。两篇文章都讲了动物的母爱,通过这种拓展阅读,让学生明白“爱比死或者死的恐惧还强烈,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的道理。
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需要以趣味性为基础,例如,上文提到的例子《麻雀》一文中,首先学生通过阅读《藏羚羊跪拜》已经对这类描写动物的文章有了一定兴趣,此时让学生拓展阅读《麻雀》一文,让学生看到动物世界的趣味性,文章中的狗狗作为“反面”形象,实际上对于掉下来的小麻雀是无心之举,可能只是想靠近看看,毕竟是人类养育的狗狗,并没有那种野性,但是这里的麻雀妈妈却已经奋不顾身扑了过来,一脸想要跟狗狗决斗的样子。这时让学生站在狗狗的角度去看麻雀的这一举动,可能会有着莫名的尴尬。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中,要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要以阅读兴趣为主导,让学生发掘文章中的趣味,包括一些换位思考、带入思考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遨游于书海中的快乐。
参考文献:
张坤炽.以教材为生发点,有效拓展阅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Z1).
麻雀屠格涅夫篇2
摘 要:屠格涅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是描写自然的大师,他在作品中融入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在描写大自然中感悟人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猎人笔记》是其代表作,具有独特的风格,他深入细致的描摹自然,赋予自然以人性与神性,自然成为充满灵性的生命的有机实体。本文主要探讨《猎人笔记》中反映的屠格涅夫的自然观。
关键词:《猎人笔记》 屠格涅夫 自然观
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作家,他一生致力于创作,发表了大量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他所处的时代。屠格涅夫是著名的风景画大师,自然是他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在他的笔下,大自然不仅充分展示出美的一面,还带有灵性,他在作品中融入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在描写大自然中感悟人生,把自然与人生有机的结合起来思考。《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主要是因为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作品,成功了描写了俄国的大自然。屠格涅夫热爱和崇尚美丽的大自然,他对自然的描写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使你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只要接触到《树林与草原》,就能明白他为什么能与大文豪托尔斯泰相提并论。屠格涅夫醉心于对大自然的描写,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不经意间感染着读者,引导读者沉醉于生机盎然的风景画中不能自拔,从中感受到屠格涅夫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屠格涅夫十分敬仰自然,他终身致力于描绘自然,可以说,没有大自然,就没有屠格涅夫的创作。他在创作中深入细致的描摹自然,赋予自然以人性与神性,是充满灵性的生命的有机实体,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自然观。
一、 和谐:人与自然
屠格涅夫追逐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他对自然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复杂而细微的变化,重现大自然的卓越风姿,但他描写大自然并不仅仅停留在描绘上,而是把大自然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人物”来看待,不仅要参与小说事件,还会干预人的内心活动,甚至会决定人的命运。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用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态,使自然人格化,形成人化的自然。其实他是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在他的笔下,人有回归自然的渴望,我们只要翻开《猎人笔记》就能看到大自然的美:晚霞的红光、清爽的空气、绿宝石一样的嫩草、散发着温暖的湿气的树林、正午任性泛滥的河水、傍晚渐渐沉睡的大地,闪烁着星星的蓝色的夜天、牧马孩子天真的笑语等,在屠格涅夫的描绘中,你会发现云朵、小鸟、夜天、大地、晚霞等好像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屠格涅夫笔下的自然是人化了的自然,主要体现在他乐意亲近自然,与自然进行情感交流。屠格涅夫的童年是在乡间度过的,这给了他接触、了解大自然的机会,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他的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由衷的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笔下,蔚蓝的天空有着天使般的“纯洁的微笑”(《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林中的细雨如同“淘气的”孩子,“狡狯的”撒下来,发出“潇潇”的声响(《幽会》);太阳就像刚路面的美少年“灿烂可爱”,色彩也变得脉脉含情,“带着动人的温柔感’”(《白净草原》);星星就像个未出阁的少女,有着“羞怯”的面容(《叶尔莫莱与磨坊主妇》);泉水有着“愉快的”、“滔滔不绝”潺潺声(《莓泉》);鹅和鸭子在秋天的河水中“逍遥自在”的嬉游(《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笔下的自然充满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他给万物注入了情感,给他们打上了自己生活、情感的烙印,使自然成为与人类社会共存,又受人类情感辐射的世界,使自然变得更为迷人、新奇,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屠格涅夫赞美大自然,其实是渴望回归自然;他欣赏自然,也是欣赏自己;他在自然中探索生命,思考人生价值。《猎人笔记》体现了屠格涅夫独特的世界观,这是作品成功的基础,也给评论家及读者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如福楼拜指出: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中饱含着思想。
二、 赞颂:自然到人
屠格涅夫热爱大自然,他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凡是与自然有关的事物他都由衷的热爱,他无比崇尚自然,在他看来,自然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人的一切思想、本领、感情等都需要借助自然,是在自然的力量中完成的。他在作品中忠于描写现实,把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融入到作品中,如白净草原上放牧的孩子天真无邪;深深的夜里,巴夫露霞在没有棍棒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的独自驱赶狼。这些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热爱大自然、依赖大自然,自然又赋予他们智慧、力量。
屠格涅夫赞美自然,在他的笔下,自然是人的生活场所,人的行为会影响到自然,自然又会反过来支配人。《来自魅力的梅奇河畔的卡西央》中的卡西央,是个深受凌辱、身世低微的奴隶,说话声音低微,但他致力于追求真理,作家从他身上挖掘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渴了喝泉水,累了就倒地大睡,吃自然馈赠的野菜;模仿小鸟歌唱,用野草治病;他不愿坐马车而愿意赤足跟在车后;他热爱自然中的一切生物,认为一草一木都是圣洁的,容不得我们破坏、践踏;他生活孤独,却有一个和他酷似的私生女安奴西卡……。屠格涅夫刻画了卡西央这一形象,就是把社会生活与人融合到一起,在自然的模式下刻画人的所做所想,在这里人与花草虫鱼有着一样的地位。他笔下的卡西央会模仿小鸟叫声,百灵鸟在他头上拍着翅膀等,这些细节描写给我们展示了卡西央热爱自然、富有情意,在自然中无拘无束,与自然和谐相处,表现出人的善良纯洁的一面。作家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赞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物。
三、 遵循:自然及人性
屠格涅夫认为,遵循自然能使人的本性得以澄清。我们可以从露克丽亚身上来看,露克丽亚是《活尸首》中的典型形象,在她身上体现了屠格涅夫遵循自然能澄清人性的自然观。露克丽亚是一位苗条、丰满的少女,她聪明伶俐,擅长舞蹈,很多青年男性都追求她,把她视为心中的偶像。但不幸的是,一天夜间,她在聆听夜莺的歌唱时,情人华西利冷不丁的轻呼了一声,她被吓到了,从露台上掉下来导致残疾。她把这一切看成是“生前的罪过”,在蜂房里躺了七年,这七年她在默默地修行,渴了就喝水瓶里的泉水,倦了就闲听蜜蜂嗡嗡的响声,看母鸡带着小鸡啄食面包屑,看飞来的鸽子、麻雀。有一次遇到了跑来避难的野兔,她细细的观察,感受着这一切的美好。她是如此的执着于自然,她与自然和谐相处,乐意躺在这个很少有人来的地方为自己的罪过和父母的过失祷告,坚持念诵《圣母颂》等。屠格涅夫在露克丽亚身上体现了对自然的无条件的服从,能使人性得以澄清,使人返归自然。在故事的最后,作家安排露克丽亚在自己寓言的圣彼得节***了,她升入了天国,这也是作家自然观的体现,即只有遵循自然才能返归自然。
四、 批判:自然与现实
屠格涅夫认为要遵循自然,顺应自然,他笔下的批判也是以自然为尺度的,从自然到人文,从纯粹的自然描摹到社会自然生活的描摹,从而反映出现实的苦味。屠格涅夫关注农奴制度,他从自然入手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奴面临的苦难,他们生活的环境有浑浊的潭水、贫瘠的原野、潮湿的房屋、枯灰的白桦树,在这样的条件下引领读者感受农奴的情绪与灵魂。他描写农奴主、地主的自私、冷酷、骄横,但也写医生与地主女儿间因为死亡带来的悲剧(《县城的医生》);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找不到出路又不愿与现实同流合污的落魄地主(《施格雷县的哈姆雷特》)。屠格涅夫在刻画这些人物时,并没有简单的将人物一分为二的丑化,而是用他细腻的心灵体会这些事件背后被理想与现实所折磨的心灵,这些人中有地主、农奴,即使是地主也会为生活所累,如切尔托普哈诺夫,他为人正直,为自己的身份骄傲自豪,他一次次拯救别人的生命,但经历了爱情落空、好友逝去、骏马被偷走的事件后,他失去了人生的信条,梦想一点点消失,充满了悲剧色彩。
屠格涅夫不分贵贱,对健康的生命的毁灭都会给予深切的痛惜,这种痛惜是对人的命运的同情,是没有阶级之分的。屠格涅夫对自己厌恶的东西并不刻意丑化,他在对自然的刻画中,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揭示出俄国农奴制度不仅压抑自然,违反人的本性,还扭曲人的自然本性,使人性由善变恶。屠格涅夫在描绘自然的过程中写出现实的苦味,从而达到对现实的批判,他对现实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然的标准上的,是以自然为依据的。有人指责屠格涅夫没有猛烈抨击现实的作品,那是一种误解,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相比,他对现实的批判显得更为隐忍,我们必须了解他的自然观才能深入理解作家的目的。
总之,屠格涅夫热爱和敬仰大自然,在他的眼里大自然神圣无比、至亲至爱,他爱的纯洁、忠诚,使得出现在他笔下的任何事物都被这种情感所笼罩。《猎人笔记》鲜明的体现了屠格涅夫的自然观,通过这篇小说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使小说蕴含着诗意的魅力,引领读者感受大自然的圣洁美好,并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引发对人性的思考,对现实的批判。
参考文献:
[1] 吴嘉佑.屠格涅夫与自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5)
[2]韩飞虎.《猎人笔记》中自然书写的生态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2)
[3]李玉华.从《猎人笔记》看屠格涅夫的自然观[J].怀化学院学报,2009(1)
[4]洪爱云.论《猎人笔记》中的自然景物描写[J].名作欣赏,2011(3)
作者简介:杨懿琳(1992.2-),黑龙江大庆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指导教师:孙丽珍。
麻雀屠格涅夫篇3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风格纤细华丽,想象丰富多彩,不仅在俄罗斯文学中堪称精美雅致的典范,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赢得广泛的赞誉。他的诗“像用阿特洛普的剪刀裁剪过的一样”细致精美,其中《蔚蓝的王国》还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但是对经典名篇,我们不仅要注重文章光鲜亮丽的表象特征,更要深入挖掘文本的思想主旨,认真分析意象的文化内涵。对于译作,需要从文化背景、作者经历和创作风格等方面仔细辨析,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首先,我们要关注这首散文诗的写作背景。与文中随心所欲的仙境截然相反,这首优美的散文诗,却创作在远离故国的巴黎郊外。而屠格涅夫本人当时也是孑然一身,老病无依。他在信中写道:“至于我的病……无论如何我是被它无限期地困在这里了,”“这种讨厌的病叫做心绞痛,医学教科书上说,属于不治之症的一种。这我可以凭亲身经验证实。其实,我对它已完全能容忍了。只有一件事在折磨着我,使我感到非常痛苦,就是我大概再也看不到俄国了!”。
可见,屠格涅夫对故土的眷恋,是深入骨髓的。不仅如此,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还表现为强烈的民族使命意识。自从988年东正教赋予俄罗斯上帝选民的“神人族”特权之后,1452年拜占庭的陷落,更使俄罗斯明确了建立莫斯科第三罗马帝国的神圣使命。1835年,西方派思想家恰达耶夫提出,上帝把俄罗斯创造得如此伟大,因此俄罗斯绝不能成为利己主义者,在民族利益之上,上帝还把全人类的利益托付给了俄罗斯。而作为西方派的重要代表,屠格涅夫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我们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居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位置”。作为一名爱国作家,这种深入骨髓的使命意识又升华成对俄罗斯语言的无比热爱。他在散文诗《俄罗斯语言》中感叹道:“哦,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和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啊!只有你给予了我以援助和支持……这样的一种语言不赐予一个伟大的民族,那也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此外,作者的世袭贵族身份,又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民族使命意识。“因为俄国的贵族阶级……不能而且极不应该违背本国人民的历史”,所以必须“向祖国庄严地作出毕生为真理服务的保证……我们的兄弟俄国农民们,有权利希望得到他们的比较有文化的同胞们的积极的热心的帮助”。同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称号,更使他感到责任重大,因为“自由主义者……意味着反对一切黑暗的和压迫人民的东西,意味着对科学和教育的尊重,对诗歌和艺术的热爱,还有——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对尚处于农奴制压迫下需要得到自己的幸运的儿子们大力帮助的人民的热爱。”
远离故土,对祖国无尽的爱,以及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使屠格涅夫背负着重大的责任从事文学创作。然而,***治的迫害、疾病的痛苦迫使他不得不远离了“即使空气也充满了思想”的俄罗斯。从俄罗斯东正教的文化传统角度来说,苦难不是外在的惩罚,而是心灵的内在需求,是灵魂获得救赎的必经之路。“不失去自己的灵魂,就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不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就不能进入天国。”在这样的双重痛苦中,写作便成为一种“拯救灵魂”的事业。可以说,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也就是个人灵魂的救赎之旅。
因此,只有了解俄罗斯的文化精髓,并结合东正教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它既包含作者面对死亡时对彼岸天堂的憧憬,也体现了被救赎者历经苦难即将解脱时的愉悦。苦难不是对罪孽深重者的惩罚,而是对虔诚教徒的洗礼。对信仰始终不渝的屠格涅夫,在饱受生活的磨难之后,终于可以带着一颗纯净的心,坦然接受上帝的召唤。
其次,为了准确解读作者笔下奇妙意象的深刻含义,我们还应该全面理解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
具体来说,他的作品具备这样两个特征:第一,屠格涅夫特别注重形象思维,他曾说:“甚至抽象概念在我的脑海中也以具体画面的形式出现。而且,只有当我能够使我的思想变成这样的画面形象时,我才完全掌握了思想本身。”第二,屠格涅夫的作品善于从生活中升华哲理,从传统中汲取素材。在他的晚年作品《散文诗》开头的《致读者》中,他这样写道:“我的友好的读者,请不要一口气读完这些散文诗……你要零星地读……其中有的篇节,或许会在你心中唤起点什么来的。”在他笔下,即使是麻雀,鸽子,甚至一个梦境,无不充满哲理。对于译作的文本解读,要格外重视作者的文化视角,以免望文生义。下面拟就《蔚蓝的王国》中几个意象的理解,做一简单剖析。
例一:梦境——真实的寄托
梦境在屠格涅夫的许多散文诗里反复出现,《蔚蓝的王国》首尾都出现这样的句子:“我看见过你……,在梦中”,强调这次远航是“到那个没有一个旅行者回来的国度去”。可见,这是一次心灵之旅,一次梦之旅。他对梦中世界的描写,甚至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梦境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寄托着作者真实的情感。从俄罗斯文化的角度来看,不是因为梦境太真实,而是因为真实的世界太虚幻。和其他基督教派相比,东正教更强调末世观念,认为注定要毁灭的尘世只不过是暂时的存在。只有尘世中表现出来的真、善、美以及人类之间的兄弟之爱,才是天国和上帝的投影,才是真正永恒的真实存在。所以,梦境成为屠格涅夫非常自然的文学表现方式,象征着比真实世界更真实的存在。
例二:大海——神圣的力量
水在圣经中是神圣力量的象征。对沙漠中干渴的以色列人,上帝用水赐予祝福;对尘世中腐败的社会,上帝用大洪水施以惩戒;先知施洗者约翰用水给圣子洗礼;弗拉基米尔大公把众人赶进第聂伯河,给俄罗斯受洗。所以,在俄罗斯的文化背景下,只有通过象征神圣的超自然力量的大海,才能到达彼岸的天堂,这是基督教徒、尤其是东正教徒常见的想法,不完全是虚构或想象。
例三、女人的声音——艺术女神的眷顾
课文中这样描绘海上奇妙的幻境,“……其中仿佛有女人的声音……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俄语的语法不像汉语那样简炼,因此译文解读不可以大而化之。原文中女子和声音都是复数(Женские голоса)。从表达的效果来看,如果是单数,那么意象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如果是复数,则是“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前者是平常人对爱情近似虚幻的追求,而后者则是诗人豪迈奔放的思想与奇妙想象的完美结合,两者差异很大。
对照屠格涅夫同年12月创作的《神女》,两篇散文诗对女神的描绘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之所以用复数,其实是指希腊神话中的诸位山林沼泽女神,而主管诗歌的缪斯女神,正是其中万众瞩目的那一位。在西方古典文学正在谢幕的十九世纪,大多数西方作家,仍然把诗歌看作文学的最高成就。屠格涅夫也曾叹息,多年苦功,终究未获缪斯女神的青睐。因此,与其将作者在《蔚蓝的王国》中对神秘女性的生动描写理解为对爱情执着的追求,不如说老病无依的诗人在垂暮之年对诗歌成就的企盼。
对“любви”一词的解读也与此相关。不管在东正教传统的俄罗斯文化里,还是在整个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上帝对信众的爱,与世俗的爱情,都用这个词表示。但是现代汉语中“爱”和“爱情”的差别却非常大,这是所有译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容易产生误读。联系上文,此处的“爱”既是理想世界中艺术女神的青睐,又是上帝赐予的无上恩泽,和世俗的爱情没有必然联系。
总之,《蔚蓝的王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眺望俄罗斯文化的窗户,语言大师屠格涅夫不仅以他奇特的想象,唯美的意境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审美愉悦,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入了解异国文化的契机。我们只有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尊重作品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准确把握文中意境的深刻意义,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翠竹中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麻雀屠格涅夫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