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散文范文第1篇
摘要:冰心,著名现代女作家。“爱的哲学”和“冰心体”散文以及清丽娟秀的文风让她的文学创作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在创作中,冰心却很少有提及爱情题材的作品。本文旨在从家庭生活,婚恋生活,和思想宗教三个方面来探究冰心创作中爱情题材的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冰心 恋母情结 男性意识 婚恋 博爱 思想
“五四”时期,爱情题材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爱情”常和“科学”、“民主”、“自由”、“人”这些概念一起构成了新文化价值体系的几大支柱。是反抗封建道德规范、冲击传统社会最有力的武器,与此相应,恋爱婚姻也是五四启蒙理念最见成效的爆破点,如当时影响广泛的关于“娜拉走后怎样”、“我们怎样做父亲”的讨论等。无论是新文学初期的白薇,苏雪林,还是稍后的丁玲,萧红,乃至张爱玲都把婚姻问题以及意识的觉醒作为批判和鞭笞封建制度、礼教的切人口。茅盾在《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中对1921年第二季度的一百多篇文学作品“进行归纳后,发现热衷谈论恋爱问题小说占据了90%。”冰心以“爱的哲学”而著称于世,在其作品中却很少出现两性之爱的影子,极少涉及婚恋话题。这一点是与冰心同时代女性作家中很不同的。因此,本文就这一耐人寻味的问题,力***从冰心个人的特殊性方面来进行粗浅的探究。
一、恋母情结与“男性”意识
有人曾说,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影响会特别的大,他的作品常常会受到他曾经过-往经历的影响,甚至是再现。所以在讨论冰心的创作中为什么缺少爱情作品这一原因时,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冰心童年的生活。
冰心出生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童年的她在家庭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她曾回忆说“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全部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祖父,舅舅,老师以及我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在这样一种健康、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可以看出冰心的父母对她的疼爱远远超过了对她的管教和苛责。这也在无形中,形成了冰心健康、善良的、一颗纯洁的心。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样一种温馨的童年生活和父母之爱也造成了冰心在成长过程中。也无形间弱化了其在成长中作为女性应有的情爱之情。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冰心仿佛是一个从来没有长大的女孩。
1、恋母情结压制了正常的女性――母爱战胜了情爱。
在冰心幼年时期,由于体弱多病,得到了母亲细心的照顾,也造成了冰心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依赖,乃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恋母情结。在她四五岁时,母亲就开始教她识字,成为作家后,她每写完一篇文章,总是先要捧到母亲面前。母亲一直都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所以她在母亲去世后,写下了大量纪念慈母的文章。如《往事(一)》中写道:“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而同时期女作家张爱玲对人生却持一种并不乐观的态度,她八岁起开始读《红楼梦》,以后每隔几年读一次,其中的悲剧不免给她深深的影响。她自小父母离异,从母亲身上看到女性的不幸,与胡兰成的恋情更让她寒心透骨。当种种因素在她身上沉淀下来时,《多少恨》和《十八春》的问世便不难理解。
相比较来说,张爱玲的家庭和其对母亲的态度都跟冰心呈现出很不同的情况。在冰心的作品中将母爱视为给予和牺牲、仁爱和温柔,母爱既给了我们深沉的浓情厚意又给予了我们贴心的抚慰与解救灵魂和世界的强大感召力。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强大的母爱力量战胜了男女情爱的力量,充当了作者思维中的保护者,给予了作者无穷的力量和创作灵感。冰心说:“在我的一生中,母亲是最用精神来慰励我的一个人……”,母亲在她的眼中是个保护者的形象。母爱是崇高伟大恒久不变的,母爱的光辉笼罩了也超越了人间其他一切情感,包括爱情。
所以,冰心在创作时就会在无意间“遗忘了”爱情这一题材,有时又会刻意地避免尽量少的碰触到关于爱情的题材,就算涉及也多表现为在爱情和母爱选择的问题上出现困顿和疑惑不解的心态。甚至更有时以不去碰触来保持自己对文学对母爱的一片“洁净”。
2、从父亲的身上看见一个“男性”的自我,淡化了女性的。
父亲作为冰心童年时的另一个重要家庭成员,对于冰心的创作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冰心的回忆性文字中这样说道:“环境把童年的我,造成一个‘野孩子’,丝毫没有少女的气息。我们的家,总是住进海***兵营,或海***学校。四围没有和我同年龄的女伴,我没有玩过‘娃娃’,没有学过针线,没有搽过脂粉,没有穿过鲜艳的衣服,没有戴过花。”“因着母亲的病弱和家中的冷清,使得我整天跟在父亲的身边,参加了他的种种工作与活动,得到了连一般男子都得不到的经验。为一切方便起见,我总是穿男装,常着***服。父母叫我‘阿哥’,弟弟们称呼我‘哥哥’,弄得后来我自己也忘其所以了。”虽然在冰心十岁以后回到家乡,“从父亲身边走到母亲的怀里”。开始了她的少女时期,使得她的男性气质得以一定的纠正,甚至因为对于女性形象的极度迫切认同,而更加显得女性化,但这段经历,无疑使之在第二次性意识的觉醒前,就展现出一定的男性倾向和男性意识。如冰心在21岁时写的一篇散文《梦》。在这篇散文中,冰心抒发了一种不能身为男儿过戎马生活的遗憾和慨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她写了父亲在自已儿时着***装被人误解为男孩时说的一句话:“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另外,在冰心23岁写的散文集《往事(其二)・八》中,记录了冰心同父亲谈论关于做守灯塔人的话,父亲听到女儿的志向后赞赏道:“你若是个男儿,是我的好儿子!”冰心对于父亲这样看待自己是骄傲的。
在心理学上,人们常常用“性别认同”来解释。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性别的自然认知。正确的性别认同,决定了个人对自我性别角色的正确定位。性别角色决定了人的性角色和未来的社会角色,它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也包括对他人及环境的认识。所以在这里虽然不能说冰心有性别认同障碍,但男性意识和男性思维无疑在其幼年时期,也就是人的第一次性意识觉醒时期,对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就如冰心的这两篇散文中,几乎都渗透着梦想不能实现的遗憾和感伤情绪。在她的潜意识中,她其实想做一个能够得到父亲认同的儿子。在男性意识的影响下,她更多地接受了男权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在她走上文坛之后,跟同一时期的女性作家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气质。也造成了她创作中爱情作品的缺乏。
二、平淡的婚恋与“诤友”
婚恋对于女性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期的女作家如萧红,她的爱情作品也很少,只有《小城三月》描写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无疑是萧红的宿命,只是萧红把它表达的更为含蓄和更为隐秘。萧红的感情生活一路坎坷,《小城三月》实际上表达了萧红的爱情理想,在生活的实际中不能满足的东西, 往往会幻化成一种理想,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出来。但是纵观冰心的婚恋,其一帆风顺和相对平淡的婚恋生活导致了其没有经历过爱情的挫折和坎坷,更缺乏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也是其创作中爱情作品缺乏的一个重要因素。
1、平淡的婚恋生活。缺少对爱情的深刻体验。
冰心和吴文藻的结合几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顺理成章的。她们属于情趣相投、性格特点互为补充的夫妻。两人从相识,相恋,到父母首肯结婚,整个过程相当顺利,几乎难以找到一般寻常恋人间的百转千折,缠绵悱恻,风花雪月,甚至是肝肠寸断的一系列情感体验。在他们眼里,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理性而谦和有度的。冰心做为一个温婉的贤妻良母。完全沉浸在事业与家庭同步发展的快乐之中,就注定了没有莎菲女士灵与肉的挣扎,没有张爱玲式的尖锐批判。所以,我由此认为一个婚姻家庭幸福美满,但婚恋过程又相对平淡顺利的女人,没有经历过灵与肉的挣扎。不写或者不常写甚至不擅写爱情题材,是可以理解的。
2、“诤友”和“畏友”的身份,淡化了双方的夫妻角色。
在冰心的婚恋过程中,她和吴文藻之间一直以“诤友”和“畏友”的身份出现。吴文藻初次给冰心的感觉是“诤友”和“畏友”。两人的书信往来,也是吴文藻指导她看哪些书;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像良师益友或兄妹。虽不能随意定义冰心和吴文藻的爱情性质,但在很大程度上,冰心更像是一个朋友式或母亲式的妻子,而不是给人以具有热烈情绪和激情的一个恋人或情人。当然在这里无意去评论这种关系是否好或是不好,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诤友”和“畏友”的身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多或少的弱化了两人彼此间“夫妻”的这一社会角色,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也淡化了冰心作为女性作家心中的成分,从而造成了她爱情作品的稀少。
三、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和秘密化的爱情观
1、从小受基督教影响,拥有广博的胸怀。情系社会疾苦的入世思想和博爱思想。
王统照在评论冰心的创作时说:“冰心的全体做篇,处处都看出她的‘爱的实现主义来’这种‘爱的实现’就是指冰心建立在基督教文化上的,这种爱也就是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之爱。”
冰心从小受基督教熏染甚深,从小在教会学校所接受的基督教义,教会学校的教育对冰心思想的形成、性格的发展以及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很大作用。可以说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是深入其精神对其影响巨大。在冰心创作中始终融入了“永远的爱心”她所反复陈述的“爱的哲学”,也常常带有宗教蕴含的“自然”、“母亲”和“永恒的博爱”。在这样一种博爱的思想的感召下,使冰心人世救世,努力的追寻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在冰心的作品中也反复进行着“爱”与“憎”的争论。她坚信“爱”是人生在世的根本,世间行为都要遵行“爱”的原则,每个人都应该无原则的,不分阶级对象的,具有宽恕精神,要把男女之爱扩大为人类之爱,要“博爱――即爱一切的人”。用对民族,国家的大爱去替代男女私情,的“小爱”,这或许也是其爱情题材极少述诸笔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相对保守,在爱情上持私密化的爱情观和不安。
作为从五四时期开始觉醒的一个女性作家,冰心从大家庭中走来,所以中国传统的思想,她毕竟逃脱不了。但是,她思想的保守并不和她致力于在作品中表现出若干改良主义的色彩有所冲突。也不同于"SE四”时期的其他女作家,如庐隐的倾诉哀怨,陈横哲的炽热浓烈,苏雪林的缠绵悱侧。她作品中对异性情感的描绘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离去的爱”“一种母性的怜悯,一种儿童的纯洁”。在作品中,寻求一个道德的基本,一个和平的欲求。诚如郁达夫说冰心的文章,“言在意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发度。”所以虽然说其文学创造受到一定封建礼教的影响而相对保守,但却也自创出一种文学体验和美学的旨趣,并不因此而有损了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因此造成了冰心在文学创作中爱情题材的缺失,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或许也因为受到这种相对保守思想的影响,或是其本身天生易感、内敛性格的作用。冰心一般很少正面谈到她的爱情观。在《关于女人・后记》里,有一段评论:“我不敢说怜悯女人。但女人的确很可怜。四十年来,我冷眼旁观,发现了一条真理,其实也就是古人所早已说过的话,就是:‘男人活着是为事业,女人活着是为爱情’……靠爱情来维持生活,真是一件可怜而且危险不过的事情”。在冰心看来,女人一旦投入了爱情,就难免无法自拔而失去自我,她还认为,在爱情中,男女所处的位置是不平等的,女人往往是被动而从属的,且“男子在共营生活上,天生是更自私,更偷懒,更不负责的”。虽然这本书是以男人的立场描述“十四个女人的事”,但文中也说“连带着也呈露了我的一生”,所以这些话也多少透露了冰心自己对于爱情婚姻的恐惧感和不安的态度。同样,在冰心的一些小说中,也从侧面表现了对男女爱情无法把握和缺乏安全感的情绪。尽管如此,现实生活中的冰心同丈夫吴文藻从恋爱到婚姻却是顺利、幸福的,拥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但客观现实生活却同她主观上对爱情婚姻所持有的恐惧感存在着矛盾,更与她对爱情观秉持的私密化所相左,从而导致了冰心无法在自己的创作中调和这种矛盾,所以也不排除索性将爱情排除在其创作的题材之外。
郁达夫说:“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小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使冰心的笔底有了温泉水似的柔情。但她笔下写异的文字却不很多,写自己的两性间的苦闷的地方尤其独少。
综上所述,冰心缺少爱情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她身处于我国社会一个极度动荡变革的年代,其自身就是这个社会矛盾的展现。受到了来自家庭、婚恋、宗教、意识形态的各方面影响。既受到父爱的影响,在其幼年时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男性意识”又极具恋母情结;既有着幸福美满顺利的婚姻生活,但夫妻间“诤友”和“畏友”的身份又弱化了彼此间的夫妻社会角色的认同,更无法感受爱情本身所具有的灵与肉的挣扎或尖锐批判,减弱了女性自身所拥有的成分。既深受西方宗教影响,充满博爱思想,又受到一定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对爱情观持相对保守和私密化的态度。所以本文认为冰心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以“爱的哲学”而闻名于世的女性作家正因为受到了这三组矛盾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其创作中爱情作品的缺失,从这一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当然关于这一问题或许还应有其他更为合理的原因或是解释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1921,12,8
[2]冰心,泳心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9,
[3]冰心,往事(一),冰心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8,4
[4]冰心,冰心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9:25
[5]同上,1995,9:26
[6]冰心,冰心作品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6:190
[7]同上,2000,6:219
[8]同上,2000,6:491
[9]王统照,论冰心的《超人》与《疯人笔记》,王统照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77
[10]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文艺月刊,1931,VOL,2:146、第4期刊
[1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柯灵,中国现代文学序跋丛书,散文卷,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903-904
[12]冰心,往事(二),冰心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8,4
[13]郁达夫,有关冰心的论述,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1936
关于母爱的散文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美好的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冰心的作品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荷叶母亲》一文虽然内容简短,却也不失细腻温婉。在教学中,重点是分析雨中荷叶护莲的细节,品析精妙的语言,领悟文章的构思。难点是联系生活,体会母爱,用自己诗情画意般的语句来描绘母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语。
【课文简析】
这是一首关于母爱的颂歌。纯洁的母爱,总是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无畏的母爱,将保卫我们一生,伴随我们一世。本文触景生情,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整篇文章似乎并没有太曲折的情节,但在作者朴实的描绘中,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母爱的真挚、永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冰心的小诗:“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些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之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冰心的与莲有关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2.出示冰心的资料,学生朗读
冰心(1900—1999年),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23年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散文有《笑》《往事》,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她的创作最显文学功底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
2.学生读标题,荷叶与母亲是什么关系呢?
明确:荷叶与母亲构成了一组比喻的关系。
有这样比喻的关系还有其他的物和人吗?
明确:红莲与我。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以物喻人。
3.出示红莲的***片,一个学生读4~7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并回答自己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白莲谢了,雨打红莲,荷叶护着红莲。
“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白莲出水了,向日葵低下头;他亭亭的傲骨,分别了自己。”——《繁星》
哪段话体现了荷叶对红莲的作用?
明确:第六段,学生齐读。
我们看到了怎样的荷叶?
明确:勇敢慈怜。
4.积累语言精华:以雨中红莲为主,积累句子;适当删减,使句子联系更加紧密,尊重原文,使文句优美,文意连贯。
然后用温婉的语调、似水的柔情轻柔地朗读。
例:窗外的雨声作了,愈下愈大,那朵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明确:方法——结合文中的美句进行摘录。
5.在这美妙画面的背后,有什么在伴奏?
明确: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徘徊、不宁的心绪。
在这情感的伴奏中,情绪的高潮在哪里?
明确:最后两段,学生齐读。
多么美妙的文字啊,谁来揣摩一下妙处?
明确:“除了你,谁是……”用反问的句式,语气更加肯定。
***成段,强化感受。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出示材料:冰心的“风风雨雨”指的是,“五四”高潮过后,冰心“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之爱’”。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出现了人称词,抒情格式,面对面直接抒情,更亲切、更强烈。
三、美读文章
1~3段女生齐读,4~7段男生齐读,8~9段全体学生齐读,再次领悟诗歌的情感。
四、创意表达,升华情感
如此的美文,在《繁星》里比比皆是。出示诗歌“母亲啊,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下。——《繁星》”用同样的话语来修改这三句诗,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首小诗。
五、小结
母爱无处不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无私伟大,让我们记住她的爱,记住她的好,带着满满的母爱,在人生之路上且歌且行,快乐幸福!
六、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并摘录优美片段。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关于母爱的散文范文第3篇
《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三件小事,表现了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宽容,字里行间蕴含着自己的深沉回顾。文章虽不足千字,但语言质朴,令人动容。笔者以一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为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人手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一、教学内容见微知著,紧扣教学目标
(一)重视品味词句,发展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
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词句,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眼边红红的”“挡”等词语,及“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等描写母亲举止、神态、语言的句子。有助于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也能比较容易地达到“通过品读细节,体会母爱的厚重与宽容”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二)注重细小事件,突出文本选材的价值
作者怀念母亲,可写的内容有很多。但他另辟蹊径,只选取了三件发生在秋天的生活小事:第一件是母亲要推我去北海看花,“我”痛苦,母亲安慰“我”;第二件是母亲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花,“我”同意,母亲却倒下永远离开了“我”;第三件是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花,我理解了母亲的遗愿。史铁生选取这些材料,不仅是出于写作技巧上的思考,更是他在岁月里过滤了琐碎生活后留下的最深刻的关于母亲的记忆,显示着他对于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鼓励学生概括体现母亲关心史铁生的细小事件,在一定程度在突出了文本材料的价值,让学生对作者的谋篇布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侧重于“以篇章为中心”,使学生对作者情感产生更加全面的体悟。
二、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落实教学目标
(一)演示法
1.走进作者,拓展认知。“导入新课”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史铁生和母亲在一起的画面,与学生交流看到这幅的感受。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史铁生瘫痪之后内心自卑、痛苦、绝望的心情。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母亲对于史铁生的爱,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方面为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引发共鸣,升华主旨。在“拓展延伸,珍惜亲情”的设计中,教师在学习之后播放《白发亲娘》的音乐,营造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情境熏陶。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触发学生的情思,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就史铁生的所思所感联系自身,令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珍贵,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二)朗读法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引导学生泛读,也指导学生精读;既示意学生默读,也带领学生齐读……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在保持热情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1.泛读。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部分,教师在学生默读课文之后,让学生交流阅读的感触。这个过程能让学生从大体上把握课文,通过直觉在较短时间内对课文内容和主旨进行领会。从阅读角度来讲,散文阅读应从读者的心理认知出发;就散文阅读教学而言,进行整体感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起点和基石。
2.精读。在“再读课文,体会母爱”部分,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指出文中表现出母亲关心史铁生的语句。这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也能使学生更加真实地体悟母爱的深沉,有效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词句,感悟怀念”是文本主题的凝练,也是史铁生对母亲的追忆和怀念,更是对人为什么要“好好儿活”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重复阅读这一部分,既可以达到“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也可以实现“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反思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合作探究法
在“再读课文,体会母爱”部分,教师以生为本,以个性解读、对话生成为主,努力为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学生分小组讨论文中体现母亲对史铁生关心的具体事例,进行汇报与展示,一方面,学生在丰富的感悟中学习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见解,讨论的过程也就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的过程。这正与“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通过品读细节,体会母爱的厚重与宽容。通过合作探究,习得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等教学目标交相呼应。
综上所述,本教学设计结构完整,方法多样,紧扣目标,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是一篇比较优秀的教学设计。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在“拓展延伸,珍惜亲情”部分,可以呈现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有关文摘,例如《我与地坛》中的“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之情。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
关于母爱的散文范文第4篇
【摘要】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流露出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和感悟,他将母爱作为人类摆脱困境的其中一条途径,与冰心在散文集《寄小读者》中将母爱视作维系宇宙、支撑世界的最可靠的力量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从二人描写母爱的方式、题材选择、宗教意识三方面着手,横向比较两者写母爱的不同,最后纵向挖掘两人写母爱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我与地坛》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的作家,他将疾病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对生命、对母爱、对世间万物的沉思,所以他的作品创作虽然没有量的积累,但在质的挖掘上仍足以震慑住整个当代文坛。他质朴深沉、真诚坦荡的文笔风格十分受读者青睐。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性格,结合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母亲在园子里寻找“我”的画面,给读者对这位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主题表达母爱、自然、童真,其创作的思想内核是“爱的哲学”。冰心用与小朋友书信交流的方式歌颂母爱、重视童心。两位作家在表达母爱的主题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关注,本文就具体分析《我与地坛》和《寄小读者》两部作品中涉及到母亲的部分,试论史铁生与冰心写母爱的不同。
一、描写母爱的方式
史铁生用细节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具体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包容、坚忍、善于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在最张狂的年纪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想独自摇着轮椅前往一座荒废的园子里时母亲却没有阻止,而是默默帮儿子备好了轮椅、扶他上车、守候在拐出小院的墙角静静望着他离家的身影。试想倘若换做一般的母亲,自己的孩子身体遭了难、情绪不稳定还坚持独自外出,一定生怕孩子一时想不开或者遇上什么危险事故而对其百般阻挠,决不能像史铁生的母亲那样放任其自由地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史铁生的母亲懂得尊重理解儿子、勇于承担苦难。“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一句看似简单豁达的话中隐藏了她种种的不安与担心,文中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是十分在意儿子安危的。其一是有一回史铁生出门后又想起什么事摇车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他出去时的姿势,对他回来时竟无反应。另一件事则是母亲经常悄悄地去园子里找儿子,若发现他还好好地在园子里看书便转身离去,若找不到儿子则会焦急地继续在偌大的园子中寻找他。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找不到儿子的话:“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在读者看到这段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想必心底都会涌起一阵酸楚,为这个焦急可怜、不知所措的母亲感到心疼。这个母亲无言奉献、关切儿子的形象也成为读者心目中伟大母亲的“定格”。
除了具体的叙事描写,史铁生还擅用心理描写升华母亲的性格和形象。其一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对她的当时心里的想法进行了幻想重现,这种重现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而是史铁生醒悟、悔憾后站在母亲的立场还原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史铁生理解的母亲的内心独白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坚韧、敢于承受苦难的一面,也正是母亲这种坦然坚强的心态教会史铁生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命运的磨练。
史铁生的母亲教会他勇敢、生存的力量和无言的爱,冰心的母亲则使她保有了美好的童心、对大自然的热忱和对世间母爱的感恩。首先,相对于史铁生的具体入微,冰心用夸张化、理想化的笔调歌颂母爱。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对母爱的着墨较多,更像是一部母爱的赞歌。冰心把母爱推崇到极致的境界,认为弘扬母爱是人类达到自由与平等的途径,是建造世界的纽带和动力。母爱构成了冰心作品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甚至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至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例如《通讯十》:“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这两段话中读者可以看出,冰心笔下弘扬的母爱更偏向口号式、宣教式的,缺乏具体深刻的实例去打动读者,这样的描法是理想化的、唯心的,这也突显其“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母爱背景题材选择的不同
史铁生在写母爱时偏重个体坎坷经验,他将自己身体遭遇的苦难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加倍放在母亲的身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以致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还发出心灵的忏悔“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看到这里,不仅是史铁生,就连普通读者大概也会发出感慨这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能再多忍耐两年,等看到儿子用笔在报刊上撞开一条路时再安心的走?即使史铁生通过幻想“也许是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来暂时宽慰自己,但在园子里他反复忆起母亲已经不在的事实,又表现出对现实命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母亲的奉献和她的离世,尽管史铁生想用一种阔达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仍不免懊悔遗憾,当年因为脾气倔强错过了好好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所以多年后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仍是沉重的、苦闷的、心酸的。
比较而言,冰心写的母爱则富有张扬的时代气息。她侧重五四时期的时代变革,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的“烦闷”,高扬“人的发现”这一新时代的旗帜,热切地向社会宣告女性应该同男性地位平等,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她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敢于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而这个抗衡父制文化的武器,便是母爱。冰心将个人的母爱上升到全人类的博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抵制。冰心用浓厚、纯真的母爱营造自己美好的信念,她的作品处处洋溢着母爱浓烈的气息,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迷茫痛苦。可以看出,冰心笔下的母爱是纯真、伟大、乐观的。
三、母爱意识与宗教文化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思想代替双腿,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去世的那一章中“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从这里看出他在心里认为其实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去了以后就不必再忍受那撕心的肝疼,不必为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操心。而在整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文章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字眼,例如“宿命”、“心魂”、“上帝”等,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史铁生归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类,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史铁生皈依的宗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只是恰巧他人生遭遇的苦难和基督教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所以他借用某些教条来让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宁静并思考拯救人类困境的途径。史铁生完成灵魂彻底醒悟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归因于他在地坛得到宁静、亲密地接触自然、自由自在地思考,而不是去受洗礼入教后听牧师的开解或向耶稣祈祷。他将对自身苦难命运的思考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层次,并不断探索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着超脱阔达的生死观。
四、两者描写母爱不同的原因分析
史铁生的文风质朴深沉、重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母爱视作拯救人生困境的道路之一。史铁生在突出母亲部分时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及侧重自己和母亲的苦难体验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史铁生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轻松描绘出一幅幅***画,例如母亲帮他准备轮椅的画面、母亲在地坛寻找他的画面……史铁生的文字具有如此强的情感渲染力和画面感,和其自身残疾体验与母亲离世有极大的关系。史铁生在一个人最狂热、最张狂的年纪里残废了双腿,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自顾自地颓废、封闭心灵,因为他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所以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却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年轻的大男孩到了该反哺养家的年纪却反过来需要母亲的照顾,史铁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当看到母亲在园子里因找不到他而焦急起来时,他也不愿出声告诉母亲,宁愿母亲就这么一直焦急下去。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明白原来自己当年是如此的自私,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聊的自尊心去伤害母亲的心。史铁生本身的苦难体验和母亲离世是他写母爱这一部分的双重动因,这一段人生旅途本来就是悲痛深沉的,自然史铁生笔下母爱的风格也是凝重深厚的了。
五、结语
有学者批判冰心写的母爱太过幼稚和理想化,的确无论是在语言质朴还是情感深沉方面冰心所写的母爱都比史铁生略逊一筹,但这些评论无疑缺乏对两者的阅读对象层次不同的考虑。《寄小读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对象是天真单纯的、缺乏苦难体验的孩童,他们只能接受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能将这两部作品描写母爱方式的不同拿来做分析比较,感受二者的差别,却不能将这两部作品分出高下,因为文章本身的阅读受众不同就对分高下这个行为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1]杨剑龙,满建,李彦姝. 直面苦痛与生命追求――关于史铁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讨论[J]. 理论与创作,2011,03:39-44.
[2]缪倩. 爱之真 文之柔――论冰心与琦君的女性散文书写[J]. 唐山学院学报,2005,02:34-37.
关于母爱的散文范文第5篇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中国文联副***、中国作家协会名誉***、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作“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后在烟台创办海***学校并出任校长。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就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录》时,当读到可怜的大卫,从***他的店主家出走,去投奔他姨婆的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掰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的爆发,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
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繁星》、《春水》等。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会参***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
人们评价她说: “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的亲密朋友。”
关于母爱的散文范文第6篇
摘要:《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细细品读这首诗歌,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一种思念,通过对家乡思念感情的抒发,也表达了对生活在家乡的母亲的一种思念以及对祖国母亲的一种依恋,从中体现出一种永恒的母爱。本文将对诗歌《乡愁》中的永恒母爱主题进行解读,让读者对这首诗歌有一种全新的理解。
关键词:《乡愁》 母爱主题 文学作品
引言
乡愁是当代台湾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主题,在台湾的现代作家中出现了很多以乡愁作为创作基点的作家,余光中就是其中一位。余光中是台湾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作家,是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海外时对故乡的怀念成为他创作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生活在故乡中的母亲的怀念,是对祖国的怀念。《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首诗作中,那种淡淡的乡愁不仅是感动同样离乡的游子的颂歌,更是一首对母爱进行赞扬的伟大诗篇。
一、余光中的简介
余光中是一个情感十分丰富的诗人,而且也是复杂多变的人,因此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也基本是多元化的,实现了一种巨大的转变,先是西化的,然后不断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创作及乡土文学的论战中,余光中的作品都有一种十分强烈的西化的味道,他自己也是主张西方创作风格的,这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阅历有关,有一种无视读者以及脱离现实的倾向。余光中是福建籍人,在1949年时随父母迁居到香港,1950年又迁到台湾,后来又到美国进修,在海外游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比较重要的创作风格。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意识到民族意识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在创作过程中加强民族意识的运用的作用,因此将创作的基点转向了大陆,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家乡以及母亲的思念之情。乡愁诗是在这个时间中余光中进行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乡土文学的重视也表明了他回归到东方的一种轨迹。
余光中的文学语言十分繁复善变,他希望在中国的文学世界中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力量。诗歌是他的一种主要创作方式,从诗歌的艺术上来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也就是说他的创作风格比较多变,不像其他的作家或者诗人一样,他的诗歌风格也会因为题材的变化而变化,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意志以及自己的理想,对于那些表达理想的诗歌,一般说来创作风格都会比较铿锵,而对于表达乡愁或者对祖国以及母亲的思念时,一般都会显得比较委婉一些。余光中是一个驾驭文字的高手,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对文字的运用十分恰当,一生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比如《乡愁》《蓝色的羽毛》《钟***石》《敲打乐》《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其中最著名当属《乡愁》。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乡愁》正是这样一首表达了他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目的的作品,他不仅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及散文家,更是一位驾驭文字的高手。
二、《乡愁》的主题以及创作风格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家乡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同时还表达了一种希望祖国统一的感情。在余光中的乡愁诗作中,表达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是一种具有民族历史感的创作方式。作为一个漂泊在海外的台湾人,面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分离问题,作者也希望可以实现两岸的统一,也希望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在这部诗作中,作者用一种温婉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自己对祖国的深深思念进行了表达。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他积极地应用各种比喻,将乡愁比喻成为邮票、坟墓等,表达了对母亲的一种怀念以及对社会变迁过程中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作者借用不同的意象对乡愁进行具体化,有助于作者的情感表达,对于作者的乡愁以及对母爱主题的揭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余光中的代表作品《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作者自身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是十分热爱的,正是这种热爱,使得作者的情感变得日益丰富,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三、对《乡愁》中永恒的母爱主题的解读
对于《乡愁》这首诗歌,乍一看仅仅是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想念家的味道的感情表达。但是这首诗中所包含的主题远远不止这些,还包含了对目前的思念以及一种永恒的母爱。这首诗歌中母亲出现的次数最多,从年少时对母亲的思念,一直到最后母亲去世之后对母亲永恒的怀念,他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永恒的母爱。
在这首诗歌中的第一段写道: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个时候的乡愁被作者比喻成为一张邮票,一张载着他的梦想的邮票,将他带到了国外,他在国外求学与生活,但是对家里的母亲是十分怀念的,这一枚小小的邮票,包含了很多的母爱。余光中从小就离家,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几乎完全是依靠书信方式,这个时候乡愁就寄托在了邮票上。在思念家乡的过程中,最想念的也就是母亲,但是由于隔着千山万水,余光中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体会到的母爱就是在那一封封家书上。他收到母亲写给自己的书信,那上面是母亲的嘱咐以及叮咛,是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母爱是一个做母亲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余光中思念母亲,母亲在中国也一样思念余光中。他对母亲的思念就是他每次打开信箱时的激动心情,作者在描述“邮票”这个词语时采用了叠词“小小的”,叠词加强了表达效果,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乡愁的情感有十分强烈的体现。
在第三段中,作者又提到了母亲,这个时候他将这种愁比作是一座坟墓,生老病死是人生中的宿命,母亲去世之后,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就变成了一种永恒的思念,一种没有尽头的思念。这种思念与之前的想念是不同的,因为他再也见不到母亲。以前的怀念总还是有希望的,作者还可以回到祖国,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中,但是母亲去世之后,作者便再也没有希望见到母亲的面容,再也没有希望听到母亲的声音。正是那一座低矮冰冷的坟墓,让作者和母亲永远分开,这种距离是永恒的,是一种阴阳相隔生离死别的悲痛。隔着坟墓的距离比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要远得多。在这个时候描述对母亲的思念时,他使用的叠词是“矮矮的”,通过这个叠词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悲痛的心情。他知道母亲也希望回到大陆,作者也希望将母亲的坟墓转回到大陆,但是最终没能成功,母亲去世之后,留给作者的一种乡愁,成了一座坟墓。作者的诗歌写到这里,读者也许会思考,人世间除了生离死别还有什么感情令人难过与感伤呢?作者在最后笔锋一转,将乡愁进行了升华,当时的“我”与大陆是分开的,这个时候的乡愁就上升成为了一种家国的思念,母亲去世了,但是母亲的含义却得到了升华,这不仅仅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更是所有与大陆分隔开来的生活在台湾的人对大陆的思念以及对两岸统一的一种渴望和期盼。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一种思念,就是那一湾海峡,就阻隔了自己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没有祖国母亲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大爱就没有每个家庭的小爱,这其中的母爱不仅是针对每个人各自的母亲,还针对每个人共同的母亲,即祖国。作者在对母爱进行描述时说道:“鸟倦飞之后就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浅浅的一层海水,虽然比纸都还要薄,但是就是跨不过去。”作者对祖国母亲的赞美不仅在这首诗歌中有所体现,在很多其他诗歌以及散文作品中也有表述。从诗歌的开头到结尾,作者对母爱的理解以及对乡愁的体会也得到了提升,从对自己母亲的怀念,上升成为对祖国母亲的想念。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同样使用了叠词“浅浅的”,表达了自己希望可以早日回到母亲怀抱中的一种愿望。正是这种永恒的母爱以及对母爱的体会和追求,才使得作者可以在创作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以及思母之情。
结语
余光中是我国台湾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人物,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及散文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风格比较繁复,针对不同的写作背景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来表现。在当前流传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个人情感的表达。《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其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一种思念。作者将乡愁具体化,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乡愁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邮票,后来母亲去世之后,乡愁变成坟墓,再后来乡愁又转变成为海峡两岸之间的距离。余光中在创作《乡愁》时采用了比较温婉的写作手法,将乡愁这种朦胧的情感体现得十分细致。总之,这首诗歌在创作过程中一步步加深,一步步深入,使得作者的感情得到了十分细腻的描述,从距离的跨度到时间的跨度,这其中不仅是作者的人生变迁,也是作者情感的变化。语
参考文献
[1]杨帆.大爱轻言,大爱永恒――试析余光中乡愁诗中的爱国情怀[J].才智,2010(03).
[2]古远清.关于《台湾当代新诗史》撰写及余光中评价问题――回应台湾高的批评[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
[3]徐学.余光中“适度散文化”的诗歌理论与实践[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4]章亚昕.漂泊的身世与超越的情怀――论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5]霍俊明.流年木马:母语乡愁・城市强权・历史除魅――关于叶维廉《雨的味道》的阅读札记[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
[6]陈建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独行侠”――评古远清的台湾文学研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