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和谐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团队建设中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因而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的团队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命运。一个团队是否和谐,关键是看他的个体目标和学校目标是否一致,能否形成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的实现过程中,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与团队发展的统一,才能实现团队的和谐发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的这句名言凝炼地概括出为师之道而延续千百年。常言道,“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为范。因此,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孔子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从教的生涯中创立了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后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独特的师德观,成为后世为师者的指导思想,其身体力行的师范行为,成为后来为师者的榜样。当今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孔子的师德思想,为我们确立新的师德观是大有裨益的。孔子是所有老师的楷模,作为一位新老师,在考虑师德的问题上,我再次研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且有了如下思考:
一、倡导仁爱
有这样一组塑像展示出和谐真切的师生情:描述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师者手持画卷,神情庄肃,目光深而平和,弟子则围绕四周,或诵习,或聆听,上有飞云朗日,下有青松古石。“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着学生,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学生,能不为他尽心劝导吗?怀着一份对学生的爱,他不知疲倦的教导学生。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爱自己的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琐碎,教学、管理、师生关系、与家长沟通等等,如果对学生没有深切的爱,教师就很难主动的去费时费力地钻研教学、去了解学生,也很难从工作中得到一种享受。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良师益友。
二、尊崇有教无类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的教育家,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且实践之。他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不受国籍、年龄的限制。他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也有贱民。颜回“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仲弓父为“”,家“无立锥之地”;子路是“卞之野人”;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曾参居卫,“锡袍无表,颜色肿哈,手足脐服”;公冶长曾“在螺继之中”;漆雕开“形残”,似受过刑罚。这些学生都是下层人,学生的籍贯也复杂。孔子是鲁国人,做过鲁国的官。他的学生有魏、吴、陈、齐、宋、楚、晋、秦等国人,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学生也不受年龄的限制,最大的学生,如秦商,只比孔子小四岁;最小的学生,如公孙龙,小孔子五十三岁。对以前声名不好的人,只要现在要求学习,他也可以吸收。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发展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把“有教则无类”作为我们的一种职业态度,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博学著称,在当时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圣人,可孔子认为,自己无非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罢了。他曾不谦虚地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者之好学也!”他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他不耻下问,决不不懂装懂,粉饰无知。
孔子这种好学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老师作为教书育人者,如果自己本身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必定知识面狭窄,语言乏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实际上,一个教师要面向很多学生,如果他只有一桶水,这桶水很快就会给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如果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只是固步自封,那么,很快,他就会知识陈旧,缺乏创新。要知道,一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接触的学生成千上万,优秀的教师可能桃李满天下,可糟糕的老师也会误人子弟无数。因此,教师个人必须不断充电,终身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
四、贯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孔子深谙“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的道理。他重视陶冶学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他教育学生要奋进不已,持之以恒;他教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不会讽刺、挖苦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特长;他不会“满堂灌”,而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和学生一起切磋探讨,“教学相长”,师生共进;他与其他为师者一道,互相勉励,共同合作,亲如一家,放低自己,欣赏别人;他敢于负责,决不遮遮掩掩,文过饰非,固执己见。他总是坦诚地说:“过则勿惮改。”正如人们赞美他那样:“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今天的老师们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优良品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根基,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要追随孔子的教育思想继续前行,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践行“责任、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教书育人中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机关幼儿园)
(责任编校:白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师德――孔子教我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