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资料得知,带钩一般用于束腰,钩挂随身小物品,或者与佩饰成组使用。带钩通常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位于器之一端并向上弯曲成钩状,钩身正面为钩面,多有纹饰,钩身底部有纽。
玉带钩数目众多,形状各异。钩首一般有龙首、螭首、禽鸟首等。元代至清代,龙首的玉带钩较为常见,在形式上比较相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分对比。
龙首,元代扁而长,头、面平整。明代龙头较短而厚,头顶隆起。清代更为显著,出现了圆顶状的高额。
龙颈,元代从侧面看较宽阔,明代较元代窄,清代龙颈更狭窄。
龙嘴,元代闭口为多,口沿雕刻两排整齐的龙牙。也有的没有龙牙,只用一条阴刻线表示闭口。嘴形也有微张状。明代龙张口为多,嘴巴呈斜直状,不露整齐牙齿,露牙也只是上下两颗。龙嘴口角线开口大而深,吻部斜杀明显。清代和明代同。
龙睛,元代长眉压住两个大眼睛,下凹,但鼻梁平整,使头面形成平整状。明清两代鼻梁下凹,眼睛呈虾米状,突出于眼眶。明代龙钩用两重刀刻划出眼鼻,其他年代无此特征。
龙发,元代有的分两缕,有的分三缕,毛发飘逸、整齐,很长,到钩身的三分之一左右。明清两代龙发很短。明代龙发呈一小撮,一般在背后,只露出一两撮发尖。清代更少更短,甚至不画毛发。
钩背上的螭龙,元代距离钩首较远,深雕,紧贴钩背枕上。明清两代螭身距钩首近,且透雕,四肢腾起。明代玉带钩背上的螭龙,腿生硬斜直。清代螭纹两条后腿在一平行线上,没有高低之分。
元明清三代龙钩的玉质和抛光也不同。元代玉带钩大多经过精细的碾磨,所以底子平,但是光亮度并不高,玉质以青玉、碧玉、灰白玉为常见,羊脂白玉很少。明代碾磨水平较差,底子上往往出现水波纹痕迹,虽然光泽很强,但掩盖不了做工的粗糙。清代无论在创作和抛光上都超过前代,特别是在选材上非常严格,大多采用上等白玉和上等的粉皮青玉进行加工。
从钩体看,元代钩体较宽,近似琵琶形,明清两代基本上是螳螂形,后逐渐成为板块形。
从钩钮看,钩钮越高则年代越早,钩钮矮则年代晚。钩钮越贴近尾部年代越高。元代钩柱中间厚四周薄,钩钮成长方形环孔、矩形、银锭形、花形、圆钮或组合形等,且贴近尾部。明清两代钩钮不及元代高,钩钮薄而短且距钩身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元明清三代玉龙钩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