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洒下了最后一抹余晖,仿佛是那被打翻了的葡萄酒,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微微的醉意之中。
晚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我微闭双眸,面对窗外的车水马龙,静静地享受着繁华尘世中仅存的一丝宁静。时间仿佛停了下来。
当我从这份宁静中自拔,太阳已然落下山头,一切都沉寂了下来,似乎静止了一般。
可人们似乎总是渴望光,渴望明亮。一盏灯亮了,两盏灯,三盏灯……世界又亮了,一切又热闹起来了。
河对面立着一座尚未拆除的百年老屋。屋子很老,青砖乌瓦,木质的门上早已布满虫洞,锁已被磨光,窗户是用一张轻薄油纸糊住的。屋主人是一个做灯笼为生的倔强老人,儿女劝他搬出来住,他不愿意。我猜想,他要的恐怕只是自守一份安宁吧。屋檐上挂着一对大红灯笼,散发着淡淡的红光,在城市刺眼的白光中,显得格格不入。而我却深深喜欢这散发出淡淡温暖红光的大红灯笼,喜欢老人的坚持,更喜欢这种宁静。
我跑下楼,向河对岸的老屋走去。
老人正坐在门槛上,褶皱的双手中拿着今早刚从山上砍来的竹条,颤巍巍地将它们编成大红灯笼的骨架。
我越走越近,老人意识到了有人来访,抬了抬头,脸上满是被无情岁月划过的痕迹。或许是看出我不是来劝他搬出去的,他的表情放松下来,只看了我一眼,便又埋下了头。
我站在老人身边,静静地看他做着大红灯笼,心无杂念。朱砂的红在绿竹的清香中多出一份安宁的壮美。静原来是这么好呀。
老人继续着手中的活。他搭好灯笼骨架,又将油纸用糨糊黏上去,等干了之后,再将鲜红的朱砂均匀地涂抹在油纸表面。他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小心翼翼。终于,一个大红灯笼完成了。
老人在灯笼当中点上蜡烛,将其高高地挂了起来,让红光尽情地向大地撒播出去。相传旧时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而此时,这红光似乎也正点开了我心中的那盏灯。
我向马路望去,路边那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不论有多么亮丽的颜色,也不及这绽放着单一红色的大红灯笼。
我转过身来,看见灯火下老人泛着暖暖红光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我的心中不觉涌上一股幸福的感觉。
人们啊,停下来看看吧,停下来看看宁静的生活,停下来看看宁静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简 评 >>>>>>
文章给人的感觉就如作者所言“静原来是这么好呀”,安静的百年老屋,安静的老人,安静的大红灯笼,看着这些,时间好似真的会静止。作者将老人做红灯笼的细节刻画得很生动,足见其对生活的观察入微之至。美中不足的是,作者过于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外物上――他在面对灯红酒绿的世界时立即感到浮躁虚荣,而看到百年老屋、安详老人时又即刻觉得安静和享受。实际上,烟火人间自有其动人而深邃的美丽,不能太过否定热闹的世界,安静固然好,但世上绝不仅仅只有安静好。
(指导老师:黄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