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之藻关于西方数学知识的译介是在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指导下开始的。李之藻于1601年结识利玛窦,之后被利玛窦广博的知识吸引,于是在利氏的指引下翻译出版了大量的数学、逻辑以及宗教作品,把西方流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观念介绍给了本国士人。李之藻的数学翻译对我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关键词]李之藻;数学;翻译;影响
一、李之藻生平简介
李之藻,字振之,又字我存,号凉庵居士、存园寄叟等,明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1565年,卒于1630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官平禄寺少卿、知州、太仆寺卿、南京工部员外郎等职;万历二十九年(1601)跟随传教士利玛窦学习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万历三十一年(1603)任福建学***。李之藻学识渊博,长于天文历算、数学,并深谙兵法,与徐光启齐名。李之藻毕生致力于学习西学,撰译西学***籍,是晚明“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下的优秀科学家。
李之藻的曾祖父为李荣,曾是一个“听选官”;李之藻的祖父李子堂,当过知事;父亲李师锡,未任任何官职。李之藻于1598年会试中名列第五,成为五魁之一,及第进士后,于1601年来到北京任官并在此时结识利玛窦,从此开始跟随利玛窦研究西方科技知识。1602年翻刻了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1605年,主持福建乡试,后回到北京,并根据利玛窦传授的知识和自己的实地考察,写成《浑盖通宪***说》一书;1608年写成《圜容较义》,探讨了多边形和多面体的问题;1627年辞官回乡的李之藻在杭州与葡萄牙传教士傅泛际(Furtato,1587-1653)共同写成《名理探》,主要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1630年李之藻在徐光启的推荐之下到北京参与编写《崇祯历书》,李之藻为西方数学在我国的传播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对我国数学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清朝初期的数学家梅文鼎就参考了李之藻的数学著作,他的三极通机、三角法等都是建立在李之藻的数学研究之上的。
二、李之藻的实证思想
胡适曾经说过:“中国近三百年来思想学问皆趋于精密细致科学化,一般学者,认为系受西洋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的影响。”李之藻的重要贡献之一即为传播了西方的实证思想。
李之藻生活在封建社会开始没落的时代,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他在见识了西方科技发达之后意识到明末国家实力的落后,于是倾自身之力介绍西方科技富国强兵也就成了他追求的目标。“实证”的思想在他身上表现出两层含义:其一,学贵求实。虽然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但在认识到中西方科技差异的时候,他能及时突破中国妄自尊大的夷夏观,认识到中国儒学内在缺少对客观事物自然规律的探求,以至于“二千年来论推无证,漫云存而不论,论而不议;未不议则论何以明,不论则存之奚据?”而西方科学“阐著实理”、“窥测既核,研究亦审”,注重对客观事物及内在规律的研究;其二,严苛论证。李之藻的儿子李次■在为李之藻的译著《名理探》作的序言中说:“先大夫(李之藻)自晤利先生于京师,嗣辙所之,必日偕西贤切■扬■,迨癸亥庐居灵竺■延体斋傅先生译《寰有诠》,两载削稿,再阅岁……第厥意义宏深,发抒匪易,或只字未安,含毫几腐,或片言少棘,证解移时,以故历数年,所竟帙十许。”
李之藻谈翻译《寰有诠》时说,“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止,不敢妄增闻见,致失本真。”此时的李之藻不是初识西学,而是已经或翻译、或编写了《坤舆万国全***》、《圜容较义》、《同文算指》等响当当的西学著作之后了,在西学的译介上已是享誉盛名,可他仍然秉持了一贯的认真严苛、一丝不苟的学风,实属可贵。除此之外,李之藻在治学中采西学“实证”之长,对于不确定的知识,在讨教利玛窦之外,还会不辞辛苦反复验证,“依法测验良然”。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将西方科学工具和方法,运用到治学活动中的中国科学家。”
三、李之藻实证思想之影响
1.传播逻辑思维
中国古代数学较为发达,以《九章算术》为代表,发展了割圆术、圆周率、天元术、四元术和大衍求一术等复杂的数学成果,并在明末完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转型。但正如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所提到的,“中国人只注重具体数字,并阻碍他们去考虑抽象的概念;不管怎样,中国人重视实践和经验的性格,总是使他们倾向于向这方面发展,从实践到纯知识领域的飞跃中,中国数学史未曾参与过的。”中国科学在向近代迈进的过程中逐渐落后,与逻辑学思维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日本著名科学史家三上义夫曾指出:“在古代中国的数学思想中,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人之思想上,无所谓三段证法,……不便于几何学之成立,之一理由,或即在此。”
严格求证是公理化的前提,而公理化是使得科学知识系统化的有效方法。中国数学因为缺少公理化的理论结构,没能形成一个有效的逻辑系统。在此方面,《几何原本》作了大胆尝试。“昔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吾辈言几何之学,正与此异。因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几何教会了数学家如何通过严谨周密丝丝入扣的推理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正表现出其逻辑思维的说服力,“欧几里得应用逻辑学来整理几何学研究成果,建立了第一个几何学公理体系。至此,数学和逻辑才正式结合起来。”,这也是徐光启对此译著大加赞赏的原因。李之藻的老师利玛窦曾评论中国的数学说中国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命题,却都没有证明。这样一种体系的结果是任何人都可以在数学上随意驰骋自己最狂诞的想象力而不必提供确切的证明。李之藻紧随徐光启的脚步,意识到西方演绎体系的可靠性,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超性的一步步深化,使得数学在严密逻辑思维引导下的每一步论证都有理有据,“循所以明,推而通诸未明之辩”,从而保证了结果的正确性。他对严密的欧式几何学大力推荐,呼吁中国学者对西方演绎和逻辑思维的学习,并在自己的译作中竭力翻译带有思想性和逻辑性的西方著作。“彼中先圣后圣所论天地万物之理,探源穷委,步步推明,由有形入无形,由因性达超性,大抵有感必开,无微不破。”
2.改变明清数学知识结构和学风
李之藻译介的西学知识涉及很多学科领域,如天文、数学、地理、宗教,甚至逻辑推理。《坤舆万国全***》介绍的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浑盖通宪***说》介绍的关于西方天文学仪器的制作与详细画法、《同文算指》对于西方笔算知识的译介、《寰有诠》《名理探》关于西方的逻辑学知识的介绍、《天学初函》理器十编对于译介西方科技译著的汇编等,甚至李之藻践行经世致用的实学之风、为富国强兵而翻译介绍的西方火器和水利方面的知识,使得明末的火炮工艺和射程比以前优异,并在相关的战役中取得胜利。士人不仅可以舞文弄墨,还可以研究火器***事、富国强兵。由于李之藻等士大夫的积极倡导,明末士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知识结构由由空谈心性的人伦学向注重经世致用的实学转变,不仅领域有所拓宽,已有的学科也得到补充。
针对当时士人偏于空谈“汗漫空疏”不潜心治学的学风,李之藻曾利用主持乡试的机会“往返万里”、“测验无爽”,对西方的新知识亲自实践,提高了实学在士人心中的地位。李之藻每次见到传教士就会问有没有新书,“宴会时,闲居时,手不释卷,目不停阅,即乘轿亦持书卷,不废光阴,及一目失明,一目又不健,彼犹捧书近目,勉强诵阅”,其踏实求学、严谨治学的态度,给明末空谈性理的士人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秘义巧术,乃得之乎数万里外来宾之使……若吾儒在世善世,所期无负霄壤,则实学更有自在;藻不敏,愿从君子砥焉。”其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着实让人佩服。“我们只要肯把当时那班人的著译数目一翻,便可以想见他们对于新知识之传播,如何的努力,只要肯把那时候代表作品――如《几何原本》之类择一两部,细读一过,便可以知道他们对于学问如何的忠实。”
四、小结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时期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强大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人的自尊自信,也导致了中国人的盲目自信和夜郎自大。中国的科技经历了上千年的领先历史,到了明代,逐渐走向衰弱。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唤醒了部分中国士大夫,他们或兴奋、或惶恐,可不管何种态度,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技为缓慢发展的中国科技注入了活力。徐光启积极的接纳、李之藻积极的接纳,对西学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当然,他们不仅仅出于自己的兴趣,更是出于“超胜”的决心。明末的衰弱使他们不仅考虑自己的安危,而且更加害怕民族的危亡。他们或翻译、或编译,甚至自己出资出版奔走相告,大力引进的西方科技文献使得中国知识分子的学风和知识结构出现了很大的改观,传统的科技成就得以重新发掘。对我们整个中国数学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德礼贤编,方豪译.利玛窦年谱[C].周康燮编《利玛窦研究论集》,香港:崇文书店,1971.
[2]杜石然.数学・历史・社会1[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方豪.方豪文录[M].北京:北平上智编译馆,1948.
[4]方豪.李之藻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5]方豪.中西交通史[M].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1954.
[6]郭书春.汇较九章算术[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7]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嵇文甫.晚明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9]李迪.中国数学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10]利玛窦.利玛窦年谱.16世纪的中国――利玛窦1583至1610年日记[M].香港:崇文书店,1953.
[11]罗冬阳.论明末清初西学的分期与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2]潘亦宁.李之藻对方程解法问题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13]潘亦宁.《同文算指》中的方程解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12).
[14]潘亦宁.利玛窦、李之藻与《同文算指》的编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4).
[15][葡]曾昭德(著),何高济译.李之藻传,大中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1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18]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19]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20]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1]王前.数学哲学引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22]李之藻.名理探[M].北京:三联书店,1959.
[23]胡适.《考证学方法的来历》见《大公报》1934年1月.
[24]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9.
[25]王力***.简述李之藻的治学观及其西学***籍[J].浙江社会科学学报,1994(3).
作者简介:隋洁(1988―),女,山东潍坊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