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资金”管理,即将整个企业视作一“体”,尽可能多的吸引资金流入或内部流转,尽可能少的造成资金流出或循环体外,以充实、壮大整个有机“体”,强化“凡是有资金流动的地方就有就能监管”的意识,尤其在资金即将流出“体”外的关口,更应慎之又慎,同时利用资金的逐利性,自然调控各业务版块增速及占比,使企业整体收益最大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资金”管理的前提
资金流比利润更重要
从持续经营来讲,利润良好却无资金流的企业很容易陷入支付危机;但资金流良好而利润不理想的企业却无生存之虞。例如很多企业的破产倒闭,不一定是因为没有利润,大多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没有资金支付到期债务而不得不宣布破产保护等。从价值创造来讲,资金流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过多的关注会计利润而忽视资金流,往往会导致管理者做出毁损企业价值的行为。比如关注会计利润的企业多牺牲当期的研发投入、资本投入,而使企业增长潜力不足。国外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股票的市场分析与企业资金流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强,公司的市场价值与折现现金流量有很大关系。当然并不是说利润不重要,大部分投资者对利润的增长还是有一定要求和预期的,在此只是说资金更重要。
现金流量净额比净利润更“真实”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净利润更能真实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对而言,由于主观和会计***策的模糊性,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调整会计***策、变更会计估计或者操作关联交易等进行利润调节,但作为直接标志真金白银流向的现金流量,牵涉不同的***的经营利益体,很难被人为虚构或调整。根据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利润指标在反映企业的收益方面确实容易导致一定的“水份”,而现金流量指标恰恰弥补了权责发生制在这方面的不足。关注现金流量指标,甩干利润指标的“水分”,剔除企业可能发生呆坏账等因素,投资者、债权人可以更充分、全面地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
规避资金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
目前仍旧有不少企业存在库存现金余额过大、备用金长期挂账、白条抵库、超限额现金支付等现象,个别单位还存在私设小金库、大额资金支付未有审批及发放明细、公款私存或体外循环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个别人的蓄意违规违纪,另一方面是因为监管力度较弱或失效所致。监管力度较弱或失效的原因又可分为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人为因素是有个人利益在里面而蓄意指使或伙同违规,致使监管失效;客观因素是无强有力的监控手段,致使监管乏力。因此为规避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一定要做到“有资金流动的地方就有就能监管”。必须要注意的是,“就有监管”是指制度机制上的保证,“就能监管”是指方法手段上的保证。
“肥水(资金)不留外人田”是收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一是生产环节、业务板块的“肥水不留外人田”。任何一个经济体从事任何业务、事项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赚钱)。例如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包工队”就是要赚钱,可若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工程队”或者是同一系统、集团内的其他二三级公司,即便赚了一部分利润,也还是包括在“系统内”的,仍旧是企业整体利润的组成部分,进而是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做到“内部优先、尽可能少的致使资金流出”,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创效收益率,获取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是提高企业内部资金集中度和使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外部借贷款,进而减少利息支出,等同于直接创效、获取收益。
实施“大资金”管理的措施设想
掌控资金全局,依托两个平台
资金在流动时才有威力、才有效益,怎样让其更好的“流”并产生最大的效益?重点应放在资金流的管控方式上。
首先要掌控资金全局,就是要财务部发挥其全局性管理的职责,突出资金预算管理,强化资金控制,统一对外融资***策,合理控制信贷规模,抓好风险管理。
其次是依托“两个平台”――依托财务公司加强资金的集约经营,财务公司要尽量用足所赋予的金融职能,发挥资金营运的中枢和纽带作用,管好用活资金,既要确保企业内部资金安全,又要让有限资金产生更大效益;依托结算中心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结算中心要发挥其资金监控的职责,协助财务部进行资金的回笼和资金的调度,盘活存量资金,挖掘内部融资的潜力,严防内部资金“体外循环”。
企业总部对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的各自运作平台,整合系统内的资金资源,对资金存量进行统一高效的资金运作,使资金管理、营运部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起到减少结算环节、畅通流转渠道、调节货币流通、加快资金周转的作用,进而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财务费用、提高使用效益。
建立资金管理实时信息系统和资金流风险防控体系
企业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和执行,其中执行的本质是对各个细节的充分落实,而决策的本质是对信息的占有、利用和判断。如何实现公司管理层的科学决策,就需要在企业总部账户统一运作的基础上,建立资金管理实时信息系统,通过整合企业与各商业银行的联网资源,及时采集企业系统各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各种数据,实时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运行情况,使资金流能够像电流一样得到实时、全面和真实的反映,使企业能够对各单位在不同时间时点的资金存量、资金流向和资金流入流出量进行实时监控,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适时、有效、多角度的信息,从而为企业领导资金决策提供快捷、准确、全面的运行信息,做到“凡是有资金流动的地方就有就能监管”。
资金风险每时每刻都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如何规避,控制资金风险都是企业始终面临的问题。一是建立资金管理专设机构,落实风险控制责任;二是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制度落实;三是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审批,确保资金运转安全。
调整法人结构,加强内部调控,提高投资协同
一是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资金***策支持,辅助相关新兴产业壮大成长,尽快使其具有市场***性,具备行业竞争力。对于新兴产业、创效板块,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尽量为其提供***法人、***市场主体、***发展的条件,去赢得更多客户,占领、开拓更大市场。要使相关新兴产业、创效板块尽快尽早的完全市场化运作、具备行业竞争力,一方面可以给系统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争取更多的系统外客户,提高整体创效能力。
二是加强调控,注重诚信,优化系统、集团内市场环境,为系统内各法人单位提供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同时采用考评加分等手段,建立利益分享机制,使之乐于采购接受系统内有关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同样亦使系统内的产品或服务乐于销售提供给系统内的其他单位。但要避免产生逾期欠款或形成保护“落后”和“低效率”的温床。
三是投资协同,整体运营,获取收益最大化。此处所说的投资既包括外部投资又包括内部投资,重在“整体运营”。例如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项目的投资开发,应充分发挥“投资-设计-开发(土地、矿产等资源)-施工”一体化优势,在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促进产业协同发展,考虑综合收益,并处理好内部收益的反哺、分配等关系――以BT、BOT方式获取的低价土地。在内部收益的处理上,要考虑对BT、BOT项目本身的反哺,以及与设计、施工方的利益分配等,在保证整体收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内部收益分配也应市场化、合理化。投资运营项目应优先选择内部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开发等单位,增加企业整体收益,对内部单位无法承担的部分可对外公开招标,相应的房地产开发等亦应如此。
根据、利用资金的逐利性,自然调控
资金有两大特点:一是有限性,二是有偿和逐利性。这就决定了其投量投向,一是不可能无限制的投,也就是说对于新兴产业、创效板块的初始投资是应该有限额的,完成初始投资后,各法人单位应尽早具备自我造血功能,要靠自我的积累去发展壮大自身;二是资金的投入要有回报,哪儿赚钱多才能往那儿投,不仅只看眼前回报还要考虑长远利益,应紧扣企业主业,关注边际收益,与内部其他单位协调发展,相对减少市场开发成本等,取得资金回报最大化,进而促进、支持企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内部审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