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玉,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忠实性、相互适应性、创生性是三类课程实施之取向就本质的不同范式审视。三类取向侧重点各个不同,均有其独有适应范围,但三者并非孤立、互相排斥的“散体”,而是一个“连续体”,在课程实施中优势互补。
关键词:课程实施;忠实性;相互适应性;创生性
课程实施取向是就课程实施过程的本质性认识,是研究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于不同的教育观、知识观、价值观等对课程实施的基本认识和看法。课程实施取向对课程实施及研究具有全局影响。研究者普遍认同由课程专家富兰(M.Fullan)、辛德(J.Snyder)等提出的三类课程实施取向,即:忠实性、相互适应性与创生性。三类取向侧重点各个不同,均有独有的适用范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一些研究者和教师盲目追求某一特定取向、对课程实施取向的生搬硬套机械运用的现象,因此对三类课程实施取向及关系做进一步解读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课程实践者在教育情境中根据具体情况更好地选择和运用。
一、课程实施取向之忠实性
忠实性又称“忠实观(Fidelity Perspective)”,是最早被提出的课程实施取向研究,被认为是传统的课程实施取向。忠实性取向的基本假设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是“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以便能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者建立起来的程序要求要尽可能地遵循,保证课程实施符合课程设计者的意***。[1]忠实性取向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外在的,课程方案是由课程专家制定的、不变的,课程实施就是教师按部就班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规定和要求。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预期的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之间的契合程度,契合程度越高即越按课程计划实施课程就越成功,相反课程实施就是失败的。忠实性取向的课程实施主要探讨两方面问题:(1)测量课程实施对预定课程方案的实现程度。(2)确定影响课程实施的促进或阻碍因素。[2]基于对以上问题研究需要运用严格的教育与心理测量方法,因此忠实性取向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为主的量化研究。该取向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如下优势:(1)课程实施强调课程专家及课程计划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课程计划和标准由课程专家编制,教师按照课程中的方案计划行事,能够较好地保证课程专家及计划中的基本精神及基本要旨得到统一的贯彻落实。(2)由于忠实取向的课程计划事先对课程实施进行了较好的规划,对实施的步骤、程序、方法等都有明确详细的说明因此更容易被老师所接受执行。(3)由于课程实施都采用相同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因此容易收集大量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类、比较研究,便于统一的课程评价的开展。
忠实性取向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课程实施取向,由于缺乏对具体实际情况的分析,在实施过程中有着以下不足:(1)教师主体性价值缺失。(2)课程资源浪费。(3)课程实施过程走向程序化、机械化。[3]
忠实性取向的特点决定其比较适用于:(1)没有教学经验的新老师。由于缺乏经验而不了解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按照计划中预设的步骤与程序实施课程是教师从“新手”到“专家”成长过程的阶段之一。(2)课程内容复杂,师生不易准确理解把握的新课程方案或者是学生的理解需要对课程内容做特定的安排、详细讲解的课程。[4](3)中央集权式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有国家权力干预排除其他干扰因素,自上而下实行的一体化的课程改革。
二、课程实施取向之相互适应性
“相互适应(Mutual Adaptation)”理念最早是由美国课程学者伯曼(P.Berman)和麦克考林(M.Mclaughlin)共同提出的。相互适应性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学校或班级的实际情况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相互调整、适应的过程。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调适,这种调适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就是调整课程计划以适应具体的情。第二就具体的实际情况发生改变以适应课程计划。[5]相互适应性取向认为将课程计划完全“照搬”于课程实施是不可能的,在具体实践中课程实施与计划之间的相互调适是必然的。相互适应性取向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社会科学中借用新方法和理论以发现那些关于各种教育问题的详尽的资料。第二确定促进或阻碍课程实施的因素特别是各种组织变量,目的是为了提高课程实施与预定课程计划之间相互适应的效果。[6]相互适应性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与课程计划之间“讨价还价”的过程,因此它需求更广泛的研究方法,既包括量化研究也包括以个案研究、结构访谈、观察法等为例的质性研究方法。相互适应性取向的课程实施优点主要表现在:(1)教师具有很大的决策权。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局部的或者全局性的调整与改编,也可以根据课程计划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创设或者改造,因此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课程计划的弹性化。在相互适应性取向下的课程计划不再是固定的、完美的而是可调整的,弹性的,只有与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课程计划才是有效的,这样更能发挥课程计划的有效性。(3)课程实施的灵活性。课程实施不再是遵循固定的模式,老师可以根据个人水平、班级情况、学生兴趣、等调整课程实施的内容及方法等以便更好地实施课程。
相互适应性取向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在相互适应取向下,教师既是“实施者”也是“决策者”,虽然给了老师很大决策空间,但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机智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难以对课程变革进行整体性把握,由于具体的课程实施情况不一样,再加上每个老师基于对课程实施计划作出不同理解而进行的不同形式改编,因此难以形成统一标准的课程实施计划对课程变革进行整体性把握。(3)由于各个地方,各个老师具体的课程实施情况、内容、目标、方法等不一致,所以难以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统一的课程评价。
相互适应性取向强调了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之间的相互调适,在课程计划的前提下突出了具体实际情况的作用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得到了专家、学者与教师们的普遍认可与采用。但是相互适应性取向把课程实施决策的重心移向广大的一线教师,因此相对而言比较适合教学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成熟教师。
三、课程实施取向之创生性
创生性取向又叫课程缔造(Curriculum Enactment)取向,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课程实施取向的观点。具体而言,在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技能、智慧的基础上整合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联合发明、创造、构建并自然形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7]创生性取向认为,课程不是预先设定的,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师与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已有的课程实施计划只是被视为用于创生课程的一种资源。课程实施过程就是经验的创造过程,也是老师与学生个体发展的过程,不仅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也注重师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建构。创生性取向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创生的经验是什么?教师和学生是如何创生这些经验的?(2)各种外部因素如,教育***策、课程资料、教学策略等是如何影响课程创生的。(3)创生的经验对教师以及学生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8]创生取向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创生过程中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质性研究包括深度访谈、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创生性取向被认为是新时期、新型的课程实施取向,其优势主要表现在:(1)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与前两类课程实施取向相比,教师由“执行者”到“决策者”在创生性取向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创生性取向强调经验的创造,课程实施过程并非按照计划的“按***索骥”过程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尝试新方法、新内容,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3)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的生成性目标,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设开放、活泼的课堂。(4)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实施、共同探索、共同创造,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生性取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局限性:(1)忽视课程专家以及课程计划的指导作用。(2)难以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3)难以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
创生性取向是新时期课程实施取向的发展趋势,尤其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学生以及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教师师,也比较适用于注重培养师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学科。
四、三类课程实施取向关系***1三类课程实施取向“连续体”示意***
虽然三类取向是对课程实施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探讨,但是我们不应该把三类课程实施取向看成是相互孤立、排斥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连续体”。[9]如***1所表示,忠实性取向强调的是课程计划,相互适应取向强调的是课程计划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调适,创生性取向强调的是新的教育经验的创造。并且相互适应取向体现出两种倾向,实用性倾向和批判性倾向,前者更接近忠实取向的研究关注实施程度、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的问题,后者则偏向创生性取向的研究更加注重互动和情境的影响,关心变革涉及人员的观念及行为的意义。[10]因此相互适应取向的实用性倾向偏向于忠实性取向界于忠实性取向与相互适应取向之间,相互适应取向的批判性倾向偏向于创生性取向,界于创生取向与相互适应取向之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类课程实施取向的连续性与过渡性特征,相互适应取向是在忠实性取向基础上的发展,创生性取向是在相互适应基础上对忠实性取向的超越,虽然弥补其不足但是也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
在实际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哪一类取向就一定优于其他取向,每种取向各有优缺点,也存在优势互补,尤其是忠实性取向与创生性取向之间,如果简单地套用某种取向只会“顾此失彼”。相互适应性取向虽然集中了忠实性取向与创生性取向的优点但也兼顾了二者的缺点,因此我们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课程计划,具体采用哪一种或者哪几种课程实施取向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2.
[2][6][8][10]尹弘飚,李子建.再论课程实施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5(1).
[3][4]徐小容,全.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J].中国教育学刊,2011(8).
[5]赵静静.课程实施取向研究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7]韦冬余,吴义昌.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本质与涵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
[9]张华.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外国教育资料,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