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所称“足衣”,有内外之分,既指鞋,也包括袜。
汉代以前的鞋称为“屦”,是用丝、麻、草或皮等材料制成。一般百姓只能穿着草编的屦,即草鞋。草屦也作为丧服或罪人的刑服。比草屦稍好一些的是葛屦,即用葛藤纤维编织的鞋,是一般平民穿着的鞋。
贵族们则不穿草或葛制的屦,而多以丝或革制作屦。且屦上多装饰名贵的珠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临朝时,常举步维艰。其原因就在于屦上装饰的珠宝太多,太重,以至举足困难。秦汉时期,屦又改称为履。
古代的屦和履除帮和底外,还有,即为屦头的装饰,如翘鼻状。其上有孔,可以穿系鞋带(***1)。“绚,履头饰也。”还有綦,即鞋带。
丝制作的屦,不能踩泥,且屦底不经磨。于是,人们又在屦底加一层木底。加上一层木底就称为舄。“其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其末下,使干腊也。”(刘熙《释名・释衣服》)不同颜色的舄,还表示穿着者地位的尊卑高下。赤舄为上,为天子所穿。其下为白舄、黑舄。在舄与屦相接处,镶嵌有丝条,用以装饰(***2)。
大约在汉代,舄又发展、演变成屐。屐,即木屐(***3)。其形制与今人的木拖鞋很相似。东汉时,京城上年纪的人都穿着木屐。姑娘到了出家的年龄时,都要先给自己新制的木屐上绘漆作画,用五彩绫绢作屐绊,这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
但屐的底是一块木板,如行走于泥水中,既易滑倒,又易被泥粘牢,难以提脚。为了方便木屐行走,人们又在木屐底的前后部位,各钉上一个木齿。再走入泥水中,就可以避免滑、粘的问题。东晋诗人谢灵运在此基础上,又作改进。为了适应行走山地的需要,他在上山时,去掉屐底的前齿;下山时,再将前齿装上,再去掉屐底的后齿。经他改进后,穿着木屐上下山,都可以保持身体的稳定。这种木屐,被称为“谢公屐”。
木屐穿着方便,且制作简单,又易于装饰,因此成为中国古代人们日常穿着的一种鞋。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加以改进,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制的木屐。其中,还有类似今天凉鞋的屐(***4)。在以后的历史中,随着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木屐也传入日本等邻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内地与周边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周边民族的一些服饰也逐渐传入内地,成为内地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日常服饰。,原是游牧民族的足衣,是用皮革制作的鞋或靴(***5)。多用于骑马,亦为冬季御寒之用。汉代,亦传入内地。不过,唐以前的鞋和靴式样很相近,且不分男女,可以互穿。《南齐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位妇人下河洗衣服,使将脱下的新靴放在岸边。有一强徒途经河边,见妇人的新靴制作精细,遂不由分说,脱下自己的旧靴,换上妇人的新靴,扬长而去。妇人无奈,遂执强徒旧靴诉于官。刺史王某便召集全城老妇,诡称本城近日有一汉子遭强盗劫掠,下落不明,只捡拾到一双靴。现请大家辨识,是谁家男儿。一老妇人见此靴,即失声痛哭道:昨日吾儿赴妻家,就穿此靴。王刺史听罢,即令衙役火速缉拿其子。经审讯,果然是其抢走了妇人新靴。这个故事就说明当时的鞋和靴,是没有男女之分的。
足之内衣的袜子,至迟出现在周代,最早称为“角袜”。只是那时的袜子还很原始,是用一块帛包裹并捆绑在脚上。袜子成为一种较普遍的足衣,一般认为是在汉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号汉墓中,就出土了两双绢面夹袜,均是用整幅绢缝制而成。这两双袜缝制得很科学,接缝都位于脚面和后跟(***6)。袜底无缝,很平整,不硌脚,穿着很舒适。袜筒均向后开口,袜口处缝有袜带,可将袜子固定在脚脖处,防止滑落。
汉代以后,一些富贵人家还穿着丝质袜。用的蚕丝轻薄,很像今天的尼龙丝袜。不过,贫苦百姓则很难享受穿袜,能有一双履就已很满足了。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家境贫寒的东郭先生,其脚上穿的履破烂不堪。“足下之履无底。行于雪中,足尽践地,为路人讥笑。”东郭先生乃自嘲道:“履行雪中,其上为履,其下为足迹,谁能为之?”可见,东郭先生脚上只有一双无底的破履,里面就没有穿袜子。
因为袜子是穿在脚上的,脚是人体最末端的部位,所以后人常称浅薄之才为“末才”。而古时的袜子需用线或带系在脚脖上,袜线很短,没有其他用途,所以,古时又称一无所长的人为“袜线”。(文章代码: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