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经济决战中,企业的战略管理无疑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领域。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潮水般涌入说明了它的价值。我们知道,博采众长的目的在于自成一家。但不要忘却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管理思想中也存在着极其深邃的哲学意义,只不过被忽视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更重要的是推陈出新。数千年文明史的哲学积淀在当代企业管理中更具价值。这里拮取几例,但求取得“言尽身边事,无需乱求佛”的作用。
一、 想不到永远做不到
1、 老话的分析
俗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句话过时了。如果您还认为这句话是对的,那么说明您的意识已经落后。因为当你有这种意识时是在自责或者后悔,后悔人家做到了,而你还没有想到。你没有想到,自然就做不到。人家之所以做到的原因是因为人家已经想到。所以,想不到就永远做不到。有一个节目《Why don't I think of that? 》,宣传的就是创造与发明的故事。看看那些异想天开的创意与发明,真是惊叹人类的伟大!奇思妙想就是如此吧。奇思妙想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积累得来的。在企业中,最容易的是管理岗位,最难的也是管理岗位。容易似乎就是人人都可以管理,谁都干得了。难的是干好真不容易。而问题恰恰就出他在从事他就干不了的工作,或者原来干得很好,而随着企业的发展,他已经力不从心,这叫人才错位。如果这个人是核心决策层的中心人物,那企业的前景就堪忧了。这种教训在我国企业界可以说俯拾即是,触目惊心。
2、 做别人做不好的,做别人做不到的
在阿拉伯的生意经里有句老话,叫盯住孩子和妇女。是说孩子和妇女是市场上最主要的消费者。进入新世纪,有人说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就现在的市场消费趋势看,除了孩子的市场外,有两大类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那就是老人和妇女。健康和美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做别人做不好的是说别人做不好你能做好,做别人做不到的是说你手里有绝招,比如科技含量是别人没有的。能过把握住这两条,就有了既定的发展方向,可以始终领先一步。只要你能够领悟到市场发展的趋势所在,你就知道你该干什么。正所谓“魔术人人会耍,各有妙处不同”。
二、 你不必懂什么,但你必须懂得谁懂什么
1、 刘备会什么?
谈到刘备,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个长相有点怪异的三国人物,“双手过膝,双耳垂肩”,虽然武艺不精,其貌不扬,但却是青梅煮酒、鼎足三分的英雄。何也?盖因文有诸葛,武有关张赵马黄全力辅佐。能把能人团在自己的身旁,这是刘备超人特长,常人所不可及之处。看今天之企业掌门,只要取得成功,必是“礼贤下士、识人之长,用人之长”的大家,决非忌贤妒能之辈,武大开店之属。近年来,特别是民营企业,迅速由原来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老板还是原来的老板。很多这样企业中的老板深感不适应,但就是不换老板,除了心里实在是放不下之外,革自己的命那是需要勇气的,其他原因不说自明。
2、 儒商是什么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儒商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口头禅。儒者,学问家也。当知识与财富挂起钩来的时候,似乎人们才知道知识的力量。当中关村的高科企业成为“硅谷”领导中国新潮流时,人们发现,这些转瞬之间成为企业的领***人物的,却原来都是知识分子,甚至有很深的学历背景。这才恍然知道原来知识是可以生产财富的。知识当然要通过学习获得。于是大学课堂上多了一些为财富屈尊念书的大大学生。这虽然不甚雅观,但不是什么坏事情。毕竟对知识的尊崇是我泱泱华夏民族之美德。到底是学习的社会,一本《第五次修炼》爆印了十九版还依然畅销不衰。它说明了学习与知识的重要性。在泛义上,儒商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商人,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而现代儒商就是那些善于把“内圣”和“外王”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的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价值,实行人格化管理的商人。
3、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企业是人的团体,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学会用人、提高“人气”,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的重要途径。对于企业老板来说,明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企业中有一种倾向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那就是老子天下第一,惟我独尊。特别是在私家企业中尤为突出。这不仅严重地伤害了企业的士气而且常常容易激化矛盾,造成企业的人才流失。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发挥团队力量。
三、 “给我上”与“跟我来”
1、 别忘了你是干什么的
老板的职责不在于你在技术层面上有什么独到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你的职业就是管理,即调动其全员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在它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才能。有的老板喜欢事必躬亲,凡事都要亲自过问,凡事都要签字。由于其地位的关系,企业员工都不愿意谈与老板相悖的观点。久之,企业的大事小情都由老板签字,老板经常为琐事所累,管理效率低下。学会分工授权是老板的基本工作要求。这不是老板的权力问题,而是企业资源更加科学的合理分配。
2、 抓大放小是职业要求
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很重要的工作方法是要抓大放小,善于“放下”。所谓大事,就是事关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小事就是企业的例外之事。比如管理学中有一种方法叫例外管理。但是,在企业实践中,有很多人已经忘却了例外管理的前提是先要有例内管理。即已经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企业惯例。在没有形成完善的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之前就实行例外管理,实际上就是捡芝麻丢西瓜的行为。(这里顺便说一句,有些所谓策划高手给企业策划时就不顾企业的现状大谈什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什么实行制度再造,对企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该“给我上”的事情就不插手,用主要的精力来关注大事,而不是亲自上手大喊“跟我来”。
3、 错位是错事的前兆
如果老板经常做份外事,强调大事小事一起抓,搞什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际上就是错位。你做了别人的事,别人会自动去找另外的事来做,结果是该做的事没做好,不该做得事做了很多,也没有取得该取得的效果。错位导致错事,盖因老板做了他份外的事。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应该以人为中心。在私营企业中,完成原始积累的二次创业的根本问题实际上就是领导人自身的超越和组织制度管理的超越。在家族企业中,错位现象尤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创业者自身管理错位,“家族人”管理错位,公司外来人才的管理错位等。改变不了错位管理,不能各司其职,企业发展就很难。
4、 合作精神――小国家,大市场
日本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99%的能源依靠进口,但是它的经济实力却是世界第二位。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国家的强大,必然有一个强大的民族的支撑。最令人佩服的是日本人的合作精神。柏杨先生就曾在《丑陋的日本人》中谈到“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在日本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日本的产品已经做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是小国家走向了大市场而变成了强国大国。根本原因是日本那种团结一心的民族文化。相对来说,我国却是大国家小市场。这点很值得我们向日本学习。
企业的发展依靠创新,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不刷新旧的观念是不能进步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企业这棵大树上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