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到具体且操作性强的整合策略呢?“整合点”的提出,能够让大家有针对性地探讨整合教学中的整合得失和整合效果。于是,不仅有像钟绍春教授和金陵馆长这样的学者围绕“整合点”提出了诊断方法和分析方法,而且有一批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呈现了丰富的“整合点”案例,甚至在一些优质课教学大赛中,也把“整合点”纳入了评价体系中。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推进,依托“整合点”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局限性也在逐步显现。
“整合点”实施与分析之所以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有其自身原因。首先,整合点的切入口小。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某个教学环节或教学步骤,甚至某个点的教学行为作为“整合点”开展整合教学,涉及的教学因素显得更少,教学更有把握,且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契合度高。其次,整合点的操作性强。教师面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要考虑的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眼前的教学问题,因而教师易于整合操作,不一定需要进行教育理论的先期准备。另外,整合点的指向性明确。整合点的发现和实施,目的就是让教学更有效,或者“情境激趣”,或者“突破重点难点”等,以便更好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最后,整合点还具备深层整合的空间。在整合点的研究中,大家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不断丰富其内涵,有的提出了从不同层面寻找整合点,有的提出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整合点的高级层次,因而,整合点既让教师入门便捷,又有探索提升的余地。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推进,依托“整合点”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局限性也在逐步显现。
不管怎么样,整合点毕竟是立足于点状来实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考察,即使整合点的作用如何突出,仍跳不出“点”的单一特性和孤立特性,从而往往使教师陷于点状思维和割裂思维。例如,如果教师拘泥于某个整合点,虽然上出了精彩的教学片断,但失去了与本节课甚至本单元其他教学内容的呼应整合,成为孤零零的一个点,就会削弱应有的价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整合点”就会永远达不到应有的高度,点始终是点。
再者,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仅仅依托于整合点,就会有碍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再深入、再发展,低估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作用和意义。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尽管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研究范围窄化后势必会影响整合的深层次推进。继而如果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局限于整合点,这种再窄化认识的负面影响就会更甚,乃至一叶障目,看不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更深远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坚持整合点的操作实践,但不能止于整合点的认识,必须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整合突破,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按照整合点的既有思路,我们可以“连点成线”,进而提升到整合线的层面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谓整合线,就是指以更宽泛的视野来整体考察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整合点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达成更优的教学效果。可见,整合线的提出能够弥补单个整合点探讨极易形成的点状思维、割裂思维和窄化认识,也更符合一节课或者一篇课文教学整体设计的需要,赋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更有影响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中《春联》一课时,我针对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介绍的“春联讲究对仗”和“春联声律和谐”两个内容,依次设计了“揣摩春联体会对仗”“背诵春联领略奥妙”两个教学板块,并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整合于教学,形成了三个整合点。第一个整合点是在学生体会了描写春联对仗的课文语言后,提供顺序散乱的六列语句,要求学生依据春联的对仗特点,到白板前拖运语句配对成三副春联。第二个整合点是在学生不理解什么是声律美时,通过播放《声律启蒙》中“一东”的童声诵读和声调现场标注,让学生去发现声律美,发现春联末字的声调规律。第三个整合点是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保存学习页面的功能,让学生根据声律特点回到第一个整合点的学习页面,在配对的基础上确定那三副春联的上下联,并通过移动操作正确摆放,然后在诵读中进一步整体体会春联讲究对仗、声律和谐的特点。以上三个整合点贯穿两个教学板块,之间关系,前者呼,后者应,其间又不失铺垫,相互依存,浑然一体。
当然,整合点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形成的整合线也就丰富多彩,这需要根据具体教学案例具体处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整合线要注重形成推进感、生长感,即在整合线上的不同整合点之间能够层层递进、步步提升,给学生的发展、情感的升华、智慧的生成、方法的创新等方面以增长。例如,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二泉映月》一课时,设计了四个整合点,并形成了一条逐步深入推进的整合线。第一个整合点是在初读课文教学环节之前,通过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让学生初步感知这是一首动人的乐曲。其它三个整合点依然是播放《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只是依此展开的语文学习活动不一样,运用的时机不一,分别是:边听曲子边想象阿炳在卖艺时的悲惨遭遇;边听曲子边诵读语句,揣摩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在感受阿炳的人格精神后播放曲子,让大家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人生的思索之中。这条整合线贯穿了整篇课文的教学,每次播放《二泉映月》,不仅目标不一,而且让人感到好似海浪层层叠起,让学生的情感、课文的主旨、技术的妙用不断得到升华。
在整合点、整合线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追求整合面的整合境界。一方面,我们可以放大整合点的作用,以整合线为轴发散辐射,撬动整个教学板块、整节课的教学整合;另一方面,我们要善于挖掘关键整合点,形成整体联系,甚至能够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凭借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构建体现教师自主课程意愿的课堂教学。也就是说,在合适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和决定整个教学板块、整节课乃至整篇课文的教学,而且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能力,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层面的整合,而不是局限于某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应用,更不是局限在教材的某个教学环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整合面的整合境界,必须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深厚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并能够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课程发展的整体视野,巧妙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灵活利用课程资源,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开展整合教学。
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同、目标不同,具体的设计也必然大相径庭。在众多的选择中,如果决定某节课的设计价值取向与信息技术整合密切联系,需要依托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那么,我们就不能受制于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试***通过信息技术来“修补”点缀课堂,否则,戴着镣铐跳舞,永远不会进入整合的理想境界。钟绍春教授在《“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一文中提出,“首先将各种教学条件拿掉,只考虑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情况,并假定教学条件只要想到就可以实现,在此基础上构思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而后,“系统分析信息技术、常规教学手段两种支撑方式的优势与劣势,从而确定出一节课的所有整合点”。这固然是一个不错的整合教学设计思路,但我还提倡另一种教学设计思路。对于有一定整合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有时先搜集到某个教学资源素材或发现某项信息技术功能,会根据资源和技术的独特性,找到教学设计的灵感,形成不拘一格的整合教学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创新教学方法”,找到纲举目张的整合点,形成整合面的整合境界会应运而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整合点出发,连“点”成“线”,以“线”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