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纪录片作为影视类型片中一个重要的片种,其最大魅力可能就在于所展示内容的本色自然。为达到本色自然的艺术效果,纪录片镜语的三个组成部分画面语言、文学语言、音乐音响语言均体现出了和其他类型的影视片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关键词】纪录片 镜语 画面语言 文学语言 音乐音响语言
纪录片是以客观纪实的手法,对历史和现实生活进行真实、客观地再现,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正如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家任远先生所说:“纪录片是现代社会人们借以阐明抉择、解释历史和沟通彼此的强有力的手段。它集‘说服、告知、娱悦’于一身,使我们的屏幕闪耀着‘文化使者’的灵光。”[1]作为影视类型片中的一个重要的片种,纪录片的最大魅力可能就在于所展示内容的本色自然。围绕着本色自然,纪录片镜语的三个组成部分画面语言、文学语言、音乐音响语言均体现出了和其他类型的影视片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一、画面语言:大量长镜头的合理使用
纪录片画面语言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对长镜头的大量、合理的使用。长镜头就是在一个统一的时空内不间断地展现两个以上的动作或一个完整事件的镜头。换言之,其就是指摄像机与摄影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连续一次拍摄的视频片段。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整体性,只有长镜头能够完成。长镜头是纪实风格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镜头几乎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因此,长镜头运用的好坏,是决定纪录片画面语言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为中国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望长城》里就有一段长达五分钟的长镜头段落,描述焦建成找到牧羊人谈论民歌,邀请牧羊人唱一段,牧羊人开始不愿意唱,后来在焦建成坚持下,牧羊人高声唱出富于地方特色的民歌。这一长镜头将事件发生的地点、人物、牧羊人情感的变化都一一展现出来。从牧羊人不愿意演唱,感到为难的面部表情到自然地进入演唱状态,摄像机不断变换着机位和角度,但是镜头始终未断,完整地保留了事件进程,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此外,片中无论是对包尔呼一家探亲的跟踪拍摄,还是表现发掘长城砖,抑或是对***库车汉代烽燧的寻觅,都几乎让你看到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尤其是王相荣母亲对摄制组依依惜别的情景,让你切实地体会到了大西北人,像黄土地一样质朴的情感。
在优秀纪录片《最后的山神》《龙脊》中,长镜头的使用都有着精彩的表现。如《最后的山神》中“孟金福等人制作桦皮船”的段落;《龙脊》中“爷爷进考场”的段落,摄像机就好比观众的眼睛,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感受所发生的一切,使观众体会到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这也许正是纪录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当然,长镜头的使用必须“量体裁衣”,倘若只是为纪实而滥用长镜头堆砌素材,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就会荡然无存,更不用说达到纪录的真实感了。
二、文学语言:引导观众,补充画面
纪录片中,解说词是文学语言的核心和主干。由于纪录片以真实作为生命,所以纪录片的画面时空被严格限定在现在进行r,对过去时和将来时却鞭长莫及。此外,对于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事物发展的规律等抽象、无形的因素,画面就更加无所适从了。所以在纪录片中解说词承担着画面局限所不能完成的职责。
纪录片中,解说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观众、补充、升华和衔接画面。解说词是以画面为基础,为画面服务的,不会取代画面语言和被采访者,代替观众去审视和思考。因而,解说词一般不能太满,只在画面转场和必要的地方做画龙点睛的说明。此外,由于纪录片本色自然的风格,所以其解说词既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既精练深刻,又充满感情。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在老一辈人眼里,山林是有魂灵的;而在年轻人眼里,山林不过是山林。”短短的一句话,将两代人在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说得通脱透彻,这句近乎白描的语言不是评论,而是陈述语气,巧妙地把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平静客观的陈述中。
纪录片《藏北人家》结束时的画面是:晨光中的草原,万物生机勃勃,远山,逆光中的草原,措达微笑着走出帐篷去草原牧羊。与之相对应的解说词是:“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同过去的每一天都一样。对措达・罗追来说,昨天的太阳,今天的太阳,明天的太阳都一模一样,牧人的生活,就像他们手中的纺锤一样,往复循环,循环往复,永远是那样和谐,那样宁静,那样淡远和安宁。”这段解说词揭示了全片主旨,表达了创作者的淡淡羡慕,超越了画面内容本身,是全片内容的概括和深化。
纪录片《沙与海》中有打酸枣一段,画面长达5分钟,解说词却仅有100多字,它这样写道:“离刘泽远家门不远的地方长着几棵沙枣树,是种植的还是自生的,谁也搞不清楚,也从来没有人为它浇水,然而这几棵树每年都开花结果。”这平淡、简练的解说,引发了观众无限的联想,想到刘泽远一家也像沙枣树一样,克服生存环境的艰难而生活着,并且“开花结果”。
三、音响语言:展开了真实的生活氛围
音响语言也称为同期声(包括现场采访),是指用电子采录设备在记录视频信号的同时,记录与视频信号保持同步的真实的现场声音。同期声包括画面上出现的和未出现的人物语言、动作声响、环境音响。纪录片中营造纪实风格,一靠长镜头,二就是靠同期声。
同期声能够增强现场的真实感,把观众带入现场音响所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去,达到对真实世界的完整复原。同期声还具有强大的叙事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拓展对事物表现的纵深度。同期声还可以增强纪录片的参与性和可看性,使片子不再是单方面的解说词的播读。当出现人物同期声采访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要求被采访者出镜,因为这种声画同步的形式可以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也可以丰富叙事的方式,增加传播中的信息含量。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对人们进行交谈时信息传递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在交谈时,传递某项信息的总效率=言词7%+声音38%+面部表情55%。”就声音而言,它还有音色、音高、力度等声音的表情特征,这些特征也可以从某个角度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人物在特定状态中的心境,伴随同期声出现的人物形象都能传递出更多的信息。在纪录片《沙与海》中,记者与纳鞋的女子关于恋爱、婚姻谈话的同期声与该女子的动作细节密切结合,非常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心理活动。除此之外,持续的同期声、现场声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镜头转换给影片带来的断裂感和生硬感。
四、音乐语言:烘托画面,深化主题
纪录片中的音乐,一般是后期根据片子的需要配上去的。纪录片在恰到好处之时,用音乐来烘托画面,深化主题;音乐语言运用得好,不仅能增加纪录片的色彩,而且还具有***的表现力。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片中的主题音乐,作曲家采用了单主题音乐贯穿式。乐曲带有远古的气息,像古老山林的悠韵古调,和片子的画面基调相得益彰。
纪录片中的音乐应该少而精,因为音乐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而纪录片追求的是客观的真实。只有在画面语言、文学语言、音响语言都无法表达感情广度和深度的时候,音乐才会有用武之地。音乐可以是语意的延伸,人物感情的深化,也可以是抵达观众心里的桥梁。
五、结束语
纪录片将画面语言、文学语言、音乐音响语言完美结合,相互补充,去再现人物或事件的原貌,挖掘人物或事件的主题思想,从而成就了纪录片独有的风格与特色。
【参考文献】
[1]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2]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高廷智.电视声音构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倪祥保;邵雯艳.纪录片专题片概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纪录片的镜语风格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