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科技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在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城镇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和科学普及等领域进行研究、示范和推广,加大了科技对民生和社会领域的关注,促进了民生改善,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生活。
科技关注民生
多年来,兵团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实需求,开展民生科技行动。兵团“十一五”社会发展规划中,科技工作者将以医药卫生、水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城镇化建设、公共安全、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内容,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医药卫生方面:以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为重点,开展新药创制,常见病、地方病、多发病研究,建立了全民健身指导指标体系,注重药品、食品、饮水安全检测,有毒有害污染物、生物源性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监测技术研究。建立了***地方与民族高发性疾病资源库,进一步完善了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技术体系。
水资源方面:开展了水资源评价、承载力、合理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节水科技示范工程。
环境保护方面:以荒漠化和盐渍化控制与治理为重点,开展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土地盐渍化等综合治理;绿洲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五防一治”技术(防冻、防雹、防旱、防虫、防风和治理残膜污染);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兵团较完善的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循环经济方面:以“减量、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开展了农用残膜及废旧塑料、作物秸秆、工业废水、工业废弃物、包装材料等再利用的技术研究,建设了石河子循环经济技术示范园。
城镇化建设方面: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兵团师、团城镇规划与定位,城镇建设与节能,城镇建设与环境,城镇废弃物处理,城镇水安全与合理利用,城镇综合服务体系等技术研究。
公共安全方面:在公共卫生、事故灾害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开展了应对突发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外来有害物质及生物入侵等的预警预报和预防技术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方面:开展了生物育种、生物发酵技术的研究,注重分子水平上的生物育种技术与育种方法研究,动植物转基因与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推进了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苗、植物生长调节剂、饲料用酶制剂的研制与中试示范。
清洁发展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兵团清洁发展机制(CDM)技术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开展改善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供应方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开发、替代燃料开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减排技术和碳汇等项目开发与示范,重点实施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通过碳封存或碳汇作用从大气中消除温室气体的项目。
科技改善环境
“十一五”以来,兵团科技服务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促进了民生改善。自2007年以来,***农垦科学院主持的“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石河子大学主持的“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主持的“年产40万吨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示范”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得到国家3954万元资金支持。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兵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制出棉田应用的可降解膜在产量上与普通PE膜相当,降解效果明显,研制的残膜回收机当年残膜回收率80%左右,有效减轻了农田残膜含量,避免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性。采用新型的素养分管理技术,有效减少氮素的环境排放,氮环境排放量减少8.8%至12.9%。项目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筛选出适宜沙生植被恢复的灌木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多花柽柳、草本羽毛三芒草四个物种,集成水利、生物、化学和农艺等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总结出绿洲与沙漠交错带植被防沙体系构建模式,为广大***盐漠带地区植被恢复、保障生态安全、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控制和治理、弃耕地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保障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年产40万吨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示范”项目,实现生产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达到排放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使传统电石法聚氯乙烯高污染、高消耗、工艺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构建了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新概念。在工艺的各个环节,实施资源有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天业(集团)公司年废水排放量降幅达70%以上、COD排放量降幅达80%、废气排放量下降了70%。“天业”成为了高效环保、节能减排的绿色国企,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双赢。
科技惠及民生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2001年至2008年,获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的447个项目中,约36.2%的成果直接惠及民生。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涉及衣、食、住、行、医疗卫生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以食为天”,在获奖的项目中,“优质、高产、抗病特种稻新品种新稻10号选育”、“食品中天然色素番茄红色素、辣椒红色素、甜菜红色素、红花色素的检测方法研究”等项目,都与“吃”紧密相关;“天然彩色棉纺织产品的开发”、“绿色环保内衣产品开发”等为百姓衣着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而“垦区公路盐胀和冻胀病害防治技术应用研究”、“风积沙路基(垫层)在道路中的应用”、“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系统研究”等成果为百姓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西部干旱地区节水技术开发与示范”、“囊型肝包虫病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临床及基础研究”、“兵团农场户用沼气生态建设示范与推广”、“大规模现代化数字化农业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等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也在更大范围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生存质量、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保护技术改善生存环境。近年来,兵团应用环保新技术、新成果,有效改善了团场生态条件。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充分利用了农业秸秆和牲畜粪便,不仅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推行了清洁生产,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团场的生态环境。在棉田周围积极推行频振式杀虫灯、杨枝把诱蛾等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减少了防治害虫过程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大大减少了药物对人、畜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大力推广环保节能型厕所,双瓮漏斗厕所结构简单,造价低,可有效降低肠道疾病传播,改善团场环境卫生。同时,可将发酵的粪便变成田间优质的农肥,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对化肥的使用,使团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环保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农四师62团、农五师90团等9个团场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36个团场获得“兵团环境优美团场小城镇”称号。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职工如今可在家上网,等于把农业专家请到家里来了。网络不仅改变了团场人的科学种地观念,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目前,兵团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89.82部、移动电话172.36部,团场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83部、移动电话89部。城镇家用电脑普及率达到53.68台,百户,团场、连队家用电脑普及率达到4台,百户,连队光纤网络宽带通达率达到77%。
(农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科技:兵团职工幸福生活的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