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自1968年6月正式组建,至1976年2月宣布“撤消”转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历时近八年。尽管只有短短八年的历史,兵团不仅在黑龙江农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同时也在中国“屯垦戌边”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摘要: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自1968年6月正式组建,至1976年2月宣布“撤消”转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历时近八年。尽管只有短短八年的历史,兵团不仅在黑龙江农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同时也在中国“屯垦戌边”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关键词:黑龙江 兵团 建立 撤销 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 兵团 建立 撤销 意义
1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建立的历史背景
1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建立的历史背景
上个世纪中后期,我国在15个省、自治区组建了12个***区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成立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
上个世纪中后期,我国在15个省、自治区组建了12个***区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成立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
1.1 国防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两国建立了良好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原苏联一步步走向霸权主义道路,1959年,原苏联***府擅自撤回援助中国的建设专家,撕毁多项合作协议,而后,又在中苏边境地区陈兵百万,不断进行武装挑衅,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一贯主张和平,维护正义的中国***人,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与之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苏***在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似乎准备着大规模的武装入侵。为了国家的安危,同时为了加强东北及黑龙江的安全,***中央决定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这既是一项艰巨光荣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在当时来说重要的战略性举措。
1.1 国防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两国建立了良好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原苏联一步步走向霸权主义道路,1959年,原苏联***府擅自撤回援助中国的建设专家,撕毁多项合作协议,而后,又在中苏边境地区陈兵百万,不断进行武装挑衅,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一贯主张和平,维护正义的中国***人,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与之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苏***在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似乎准备着大规模的武装入侵。为了国家的安危,同时为了加强东北及黑龙江的安全,***中央决定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这既是一项艰巨光荣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在当时来说重要的战略性举措。
1.2 缓解自然灾害。全国在结束了***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后,国防渐趋稳定,国家要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恢复战争的创伤,***队需要缩减,国家全面进入建设期,有大量官兵需要转业复员。同时,国家又面临着渐起的三年自然灾害。因此,开发北大荒,使之成为北大仓,成为国家粮食基地,是当时的一项重要国策,使全国的***垦和农垦工作逐渐开展起来。
1.2 缓解自然灾害。全国在结束了***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后,国防渐趋稳定,国家要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恢复战争的创伤,***队需要缩减,国家全面进入建设期,有大量官兵需要转业复员。同时,国家又面临着渐起的三年自然灾害。因此,开发北大荒,使之成为北大仓,成为国家粮食基地,是当时的一项重要国策,使全国的***垦和农垦工作逐渐开展起来。
中国人是在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中迎来20世纪60年代的,1961年初,农村已经严重缺粮,城镇粮食供应也难以为继。6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下达《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市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根据这个规定:我国从1961年起,每年压缩城市人口1000万,精简职工800万,力争3年内回复到9900万人左右。今后“全国城镇只许减人,不许加人。”1958年制定的《城市户籍管理条例》进入到强制执行的阶段,农业人口再也不能随意入户城镇了。于是,一场压缩城镇人口和确立城乡二元制的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中国人是在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中迎来20世纪60年代的,1961年初,农村已经严重缺粮,城镇粮食供应也难以为继。6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下达《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市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根据这个规定:我国从1961年起,每年压缩城市人口1000万,精简职工800万,力争3年内回复到9900万人左右。今后“全国城镇只许减人,不许加人。”1958年制定的《城市户籍管理条例》进入到强制执行的阶段,农业人口再也不能随意入户城镇了。于是,一场压缩城镇人口和确立城乡二元制的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1.3 社会稳定需要。停课闹***、工厂停工。长期的派系斗争逐渐在学生、工厂、机关及社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人事社会关系和矛盾。大批学生不上课,拥挤在社会上,势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需要以***治动员的形式安排大批学生青年走向农村。
1.3 社会稳定需要。停课闹***、工厂停工。长期的派系斗争逐渐在学生、工厂、机关及社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人事社会关系和矛盾。大批学生不上课,拥挤在社会上,势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需要以***治动员的形式安排大批学生青年走向农村。
1.4 就业需要。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就业问题,由于连续四、五年的造成大量学生留滞在学校和社会,无法正式分配就业。城市工厂和三线工厂,许多处于停产、半停产。工厂与参***一时也只能接纳极少数的学生。据不完整的统计,当时面临待就业的人口约在三、四千万左右。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央当时采取“屯垦戌边”的策略与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是分不开的。“上山下乡”也是其中在同样背景下的另一项重要***策和策略。全国除黑龙江兵团以外,相继还有内蒙、***、云南、海南、江西等地兵团,全国奔赴兵团和上山下乡的人数约达1700万人之多。
1.4 就业需要。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就业问题,由于连续四、五年的造成大量学生留滞在学校和社会,无法正式分配就业。城市工厂和三线工厂,许多处于停产、半停产。工厂与参***一时也只能接纳极少数的学生。据不完整的统计,当时面临待就业的人口约在三、四千万左右。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央当时采取“屯垦戌边”的策略与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是分不开的。“上山下乡”也是其中在同样背景下的另一项重要***策和策略。全国除黑龙江兵团以外,相继还有内蒙、***、云南、海南、江西等地兵团,全国奔赴兵团和上山下乡的人数约达1700万人之多。
2 成立
2 成立
1968年6月18日,由***批示,中共中央、***、中央***、中央小组批准省革委和省***区《关于建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省革委、省***区在哈尔滨召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连以上干部代表大会,宣布兵团正式成立。
1968年6月18日,由***批示,中共中央、***、中央***、中央小组批准省革委和省***区《关于建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省革委、省***区在哈尔滨召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连以上干部代表大会,宣布兵团正式成立。
1973年8月21日,***、中央***作出决定,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交由黑龙江省委领导,名称改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任务是“配合边防部队和边境广大***群众,共同建设强大的***治边防,确保祖国反帝反修前哨的安全”,“同时进一步开发边疆,建设边疆”。这个任务概括起来为四句话:“屯垦戍边,反帝反修,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1973年8月21日,***、中央***作出决定,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交由黑龙江省委领导,名称改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任务是“配合边防部队和边境广大***群众,共同建设强大的***治边防,确保祖国反帝反修前哨的安全”,“同时进一步开发边疆,建设边疆”。这个任务概括起来为四句话:“屯垦戍边,反帝反修,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3 撤销
3 撤销
跨入七十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和中苏边境的紧张形势趋于缓和,加上一个省存在两个农场管理机构而相互重叠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省委的一元化领导。因此,1975年10月30日,龙江省委、黑龙江省革委会、龙江省***区委员会在征得***同意后,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的一元化领导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请示报告》。12月27日,***和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1976年2月25日,根据***中央、***的批复,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
跨入七十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和中苏边境的紧张形势趋于缓和,加上一个省存在两个农场管理机构而相互重叠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省委的一元化领导。因此,1975年10月30日,龙江省委、黑龙江省革委会、龙江省***区委员会在征得***同意后,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的一元化领导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请示报告》。12月27日,***和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1976年2月25日,根据***中央、***的批复,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
4 历史意义
4 历史意义
兵团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巩固中苏边境的国防,以及应对由于造成的严重的就业和潜在的巨大社会危机,而采取的一项以“屯垦戌边”为形式的大型移民性应急措施。
兵团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巩固中苏边境的国防,以及应对由于造成的严重的就业和潜在的巨大社会危机,而采取的一项以“屯垦戌边”为形式的大型移民性应急措施。
4.1 积极影响。兵团八年由于数十万知青的介入,加速了东北农垦的快速规模化的开发,从人才上促进了农场的知识化和现代化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也是历史规模最大的一场城乡大结合的运动。由于知青的介入,知青也就成了东北农场与城市之间的一种纽带。同时,这一大批知青经历了在这一艰苦条件下的长期锻炼,从而磨炼了每个人的意志和品格。
4.1 积极影响。兵团八年由于数十万知青的介入,加速了东北农垦的快速规模化的开发,从人才上促进了农场的知识化和现代化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也是历史规模最大的一场城乡大结合的运动。由于知青的介入,知青也就成了东北农场与城市之间的一种纽带。同时,这一大批知青经历了在这一艰苦条件下的长期锻炼,从而磨炼了每个人的意志和品格。
4.2 负面影响。兵团八年对知青而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主要还都是直接造成的结果。首先是使广大知青失去了正常学习、上大学的机会,先后荒废了十余年的学业,即便是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也只有极少数人有幸捡回了上大学的机会。更主要的是让每个人失去了正常的就业分配的机会,先后给个人的婚姻、家庭等都造成了一系列后续的影响。其次,兵团期间的过度开发造成了某些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早期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黑土地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其三,还有一些问题不是兵团本身直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是由***采取把大批知青推向兵团和农村这一***策而造成的后果。
4.2 负面影响。兵团八年对知青而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主要还都是直接造成的结果。首先是使广大知青失去了正常学习、上大学的机会,先后荒废了十余年的学业,即便是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也只有极少数人有幸捡回了上大学的机会。更主要的是让每个人失去了正常的就业分配的机会,先后给个人的婚姻、家庭等都造成了一系列后续的影响。其次,兵团期间的过度开发造成了某些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早期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黑土地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其三,还有一些问题不是兵团本身直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是由***采取把大批知青推向兵团和农村这一***策而造成的后果。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自1968年6月正式组建,至1976年2月宣布“撤消”转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历时近八年。尽管只有短短八年的历史,兵团不仅在黑龙江农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同时也在中国“屯垦戌边”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吕书奎.亲历兵团[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吕书奎.亲历兵团[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美]托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乡――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3][美]托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乡――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区生产建设兵团史研究》,批准号:11XDJ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区生产建设兵团史研究》,批准号:11XDJ01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晓慧(1979-),女,黑龙江萝北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治教育;罗利华(1982-),男,湖南人邵阳人,中共***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史。
刘晓慧(1979-),女,黑龙江萝北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治教育;罗利华(1982-),男,湖南人邵阳人,中共***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史。
存入我的阅览室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撤销及历史意义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