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专注地做一件事,为此隐姓埋名三十年。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虽然居功至伟,但在数十年里,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这样的成果背后,是他默默的付出。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89岁的“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坐着轮椅,缓缓来到***台中央,接过国家***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是***和国家的崇高褒奖,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耀。这一刻,距离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于敏是一个神秘人物,由于保密的原因,他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直到1999年9月18日,于敏才重回公众视野,作为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代表发言。在这之前,因为从事工作的保密性,他隐姓埋名长达28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
数学考了100分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各科第一闻名全校。1944年,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后来于敏发现,因为是工学院,老师讲课更强调知识的运用,而他对新知偏偏喜欢寻根探源。他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是,1946年,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显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了教授们的欣赏。于敏思维敏捷的特点是在求学时就表现出来的。有一次,近世代数考试,张禾瑞先生出的题目很难,数学系学习最好的学生只得了60分,唯独选修的学物理的于敏得了100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随后考取研究生,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很快,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这期间,于敏与杨立明教授合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没想到会与氢弹结缘
我国核弹爆炸成功后,研制氢弹就摆到了第一位。
其实,于敏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没想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绑得这么紧,一次与钱三强的秘密谈话,让他的人生改变了轨道。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和谈话里,于敏明白了,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核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接着,钱三强拍拍于敏的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把氢弹研制出来。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 片刻思考之后,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于敏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所说的“欺负”,并非仅指过去而言。20世纪50年代,美国等核大国多次威胁使用核武器来打击中国。“抗美援朝的时候,美***统帅麦克阿瑟就曾建议用核武器袭击中国。它是真的在进行核讹诈、核威慑,不是报纸上说说玩儿的。”于敏回忆道。从此,从事氢弹研究的于敏便隐姓埋名,全身心投入到深奥的核理论研究工作中。
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他的夫人孙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二十多年后才恍然,“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氢弹爆炸的中国速度
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的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
1965年1月,于敏率领“轻核理论组”携带所有资料和科研成果,奉命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
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万次,当时国内速度最快)完成了加强型核弹的优化设计。
同年10月下旬,于敏为上海研究人员作了“氢弹原理设想”系列学术报告,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再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当于敏将整理出来的方案再一次向大家报告时,同志们群情激奋,高呼“老于请客!”请客的还有另外一人。当氢弹原理的方案传到北京后,邓稼先第二天即飞到上海,听完于敏的汇报后十分兴奋,请大家吃了一顿螃蟹。
氢弹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接下来的一年,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但在试验现场的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他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于敏确信他的氢弹原理是正确的,他也确信,我国已经取得了设计实战氢弹的自由。
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这次的蘑菇云更大,仿佛一颗人造“大太阳”,爆炸点以北250公里处仍能看到,烟云升离地面10公里。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多年后,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晤面,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从第一颗核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的速度为世界之最。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
爆炸成功后,氢弹须根据实战需要进行武器化并装备部队。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和核武器生存能力、降低过早“点火”几率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曾有核武器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而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技术难关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同行们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大物理学家之外的于敏,还是一位喜欢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的老人。
于敏的儿子于辛说,父亲业余时间很喜欢读书。《三国演义》《红楼梦》更是一读再读。“父亲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父亲的座右铭。”
杜祥琬也回忆说:“于敏从年轻时代起就喜欢看书,物理方面的专业书就不用说了。文学类的书他也特别爱看,尤其喜欢诸葛亮。以前一起开会时能把《出师表》从头到尾背下来。”
何祚庥回忆说,当年于敏率领的工作组还很能苦中作乐,因为都喜欢看京剧,但京剧票买不到,邓稼先、于敏和他三人常常从郊区赶到人民剧场等退票,“现在京剧没人看了,那个时候红得不得了,我们的经验就是跑到门口去等退票,一定会有的。”
诸葛亮是于敏老先生心中的完人,那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常被老先生提起。而在报效祖国之外的于敏,有诸多憾事。于敏最常念叨的,就是因心脏病去世的爱人孙玉芹女士。在媒体的采访镜头里,老先生感叹:“常常睹物思情啊。”说完,是长长的沉默,接着又叹了一口气。“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于敏念叨着元稹的这两句诗,要送给离去的爱人。
虽然于敏爱诗,但甚少写诗。在73岁那年,他却以一首《抒怀》为题的七言律诗总结了自己沉默而又轰烈的一生: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