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之过篇1
上一期中,我和家长朋友一起学习了《弟子规》中的“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但是,要提醒家长朋友们不可操之过急。孩子真正能做到“闻过则喜”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家长的耐心引导和率先垂范也是必不可少。
如何看待成长中的错误?《弟子规》中有专门论述“过错”的句子:“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它的意思是: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则为过错;如果是明知故犯的便为罪恶。不小心犯的过错,如果能够勇于改正,那过错就会越改越少;反之,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么,反而又增加了一项掩饰的罪过。
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意思是:人常常会犯错误,在这之后才能够改正。《左传》又言:“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就是说,有了过错能够及时改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善行了。先贤古语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人犯错误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
第一,关于对和错,判断标准要统一
小孩子的是非观念很容易确立,当然也很容易被摧毁。非黑即白的判断方式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心理阶段,这就要求孩子和大人标准要一致、平时要求和特殊场景要求要一致。孩子第一次模仿听来的脏话,家长理应及时制止,那同时也要求家长朋友不要使用不文明语言,否则孩子会失去判断的标准,无所适从。我们平时要求孩子爱惜粮食不挑食,但是不能因为孩子是参加爷爷的生日宴会就姑息纵容,更不能因为“今天爸爸心情好”,所以这次犯错误就没关系。统一的标准,是建立在尊重孩子基础上的严格规范。
第二,对于错误,分析原因重于抱怨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此时家长变身孩子的敌人,居高临下、劈头盖脸,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将孩子推到了家长的对立面。这时我们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性质、为什么会犯错误、如何避免下次再犯类似错误。“你当着外人这么做,我真丢不起这人!”可以说,这样的抱怨对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没有任何好处。
第三,对待孩子,奖惩分明,赏罚及时
相同的错误,对再犯的批评要重于初犯。以前的错误,没有再犯,家长应及时表示肯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批评,应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家长的情绪为判断标准。另外,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要及时做出反应,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及时。
举个例子,孩子由于过度兴奋失足踢碎酒瓶。显然,这种情形下高喊“你踢碎了你爹我的酒瓶子,就是看老子不顺眼”是不明智的做法。家长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看孩子有没有受伤。确定孩子的哭泣只是由于惊恐所致,就应该马上将孩子叫到没有外人的屋子里,询问其哭泣的原因,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错误,帮助孩子提出改正措施,并在之后关注类似场景中孩子的表现。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不会惧怕承认错误,也就会正确看待家长的批评了。
无心之过篇2
学霸简介 熊昊楠,高中毕业于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年获省级数学竞赛一等奖,顺利保送至清华大学,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专业。
中学名片 江西省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2014年高考,该校上一本线人数为1539人,其中理科1220人,文科319人;共有8人居全省文理科前10名。
我是一名数学竞赛保送生,我的成功是和数学分不开的。在高三时期,我的数学成绩基本维持在140―150分的水平,相对于高一时的110―120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我认为我的学习方法是值得推荐的,希望读者们看了我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领悟。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目标就是消灭无心之过。所谓无心之过,即在考试中因为一时疏忽而犯下的错误,例如计算时出现错误,解题时没有考虑清楚特殊情况等。我要介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套程序化的行为准则去规范自己的学习和答题,使得无心之过减到最少。当然,考试丢分的情况还包括基础概念不清、思维不到位等情况,关于这些问题的应对方法,我在文章里也会略有涉及。
我的方法主要分为日常学习攻略和考场夺分秘籍两部分。
一、日常学习攻略
日常学习攻略被我归纳为:听讲,做题,反思,总结。
听讲
听讲包括:(1)了解定义、概念、定理、公式和相关的公式推导过程;(2)认真聆听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和总结,了解某一知识的特点,并记录老师的总结(一般就是板书内容),这能够为自己搭建起知识的框架,方便自己复习。
做题+反思
做题要和反思相结合。做题的目的有两个:
(1)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做题时,同学们应以基础题和中档难度题为主,解题速度不需要太快,想清楚每一个关键步骤即可。值得强调的是,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找出有疑问和思路不清晰的地方,看能不能运用其他方法来解决,一定要做到各个击破,不留遗漏。做完题目后,要反思自己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题的。在这一时期,题目的量不是考虑的重点,重点在于做过题目之后,学过的东西能铭记于心。
(2)提高解题熟练度。这是在已经完全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之后的另一个新目的。提高解题熟练度指做题时能够又快又准,这个阶段的反思主要在于看如何根据题目特点,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最佳解题思路和最便捷的书写方式,想清楚每一步演算可能出现的易错点在哪里,找出相应的方法防止自己犯错。
那么,做题做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呢?最好的情形是能在大脑里形成一套解题程序,根据这一套程序,你能迅速给每一道你做过的题目分析出一种最佳解题思路(当然是要从题目的特点出发,分析出思路,而不是凭借记忆“复制”思路),做到书写有条理,不会出错,这样才算达标。比如,一道求函数参量范围的题目的解题程序可以如以下流程***所示:
类似于以上的解题程序,我们要尽量做到熟练,不遗忘任何一步。当然,熟练度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的,所以需要通过频繁的练题加以提高,比如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做一些相应的题目来“练手”,以此提高自己的解题熟练度。
总结
除了平时练习时要多加反思,考试之后的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要回想自己考试时的状态,检讨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忽略分母不等于零、没注意根号的非负问题等情况),将它们记录在便利贴上,然后贴在桌上以时刻警醒自己。每次考试“绊倒”自己的题目都需要格外注意,要认真分析失分原因,进行改正,这样才能获得进步。
所有你在做题时反思过的你认为有价值的内容,都应当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总结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建议大家把老师的板书内容当作总结的框架,然后在旁边附上自己的反思和对应的题目,作为对这个框架的个性化补充。记录了这些,还要对所记录的要点进行思考,搞清楚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而全面透彻地了解整个知识体系。打个比方,老师的板书是树干,自己的反思和对应的题目是枝叶,那么两者的结合就是你收获的果实。总结应该达到这样的效果:看到总结,你就能回想起全部基本概念与解题技巧。
二、考场夺分秘籍
在考场上,如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做到又快又准的解题呢?请看我的考场夺分秘籍:
(1)懂得跳跃,调整心态。如果你在考试时被某一道题目卡住了,不要陷入其中,要懂得放下。此时的放下,不是懦弱,也不是逃避,而是为了避免浪费时间,调整心态,以便能把试卷上所有会做的题目做完,不留遗憾。
(2)书写有条理,计算准确。大部分人发生的不经意的错误,都源于计算时不按步骤进行,高估自己的大脑容量,从而导致遗漏。在考场中,每一个计算步骤都要写到草稿纸上去。举个例子,在草稿纸上拆括号时要注意符号,不要一边拆括号,一边进行合并、消去的运算。考试速度的提升并不在于计算的时候省略步骤,而是取决于解题思路的熟练度。
(3)善用技巧,速解两大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要注意技巧性,也就是要学会用代入法、排除法或者特殊值法来解答题目。使用这些方法解题,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还能够减少失误。
此外,做题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做数学的某道大题时,前面几问的结果一般可以在后面几问中用到;数学题的计算结果一般是凑好的数据,如二次方程解出来的结果不会是无理数,以及如果立体几何题的结果是无理数的话,根号下的数字不会过大(一般不会上百,如果出现了数据奇怪的结果,则应当检查自己是不是算错了);像一些求定点定值的问题,应当采取“先探索,后证明”的方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高考是大众化的考试,从细节做起,夯实基础,尽量减少自己的无心之过,我们就可以把数学轻易拿下。学好数学并非难事,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
无心之过篇3
一天晚上吃完饭,我在厨房收拾碗筷,女儿则在客厅用无绳电话煞有介事地给我“打电话”,这是我们之间经常玩的一个小游戏。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她对着话,正说得起劲时,忽然听到“啪”地一声。我从厨房冲出来一看,原来是电话掉到地上了。我赶紧把电话捡起来,边检查边说:“这部电话是新换的,千万别摔坏了。”在确定电话没被摔坏后,我把电话放了回去,然后回厨房继续忙去了。
等我从厨房出来时,发现女儿不在客厅,卧室的门紧关着,不晓得她在里面做什么。我有些累,没顾上管她,便坐下来看电视。过了一会儿,卧室门开了一条缝,女儿站在门边,很委屈地呜呜大哭。我连忙跑过去,问她怎么了。“妈妈,对不起,我把电话摔到地上了,我不是故意的。”她诚恳而且充满自责地向我道歉。“没关系,电话又没有摔坏。再说,我没骂你,你干嘛躲在屋里哭呢?”我困惑地问道。“妈妈,我错了,你说过,做错了事就得受惩罚!”女儿边哭边解释说。
我大为吃惊,女儿只是个5岁的孩子,“惩罚”这个词是从哪里学到的呢?是从我这里吗?记得女儿小时候比较任性,常常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耍赖哭闹。每当她闹得厉害时,我就将她关在小卧室里,由着她去闹,并告诉她,她可以哭闹,但那些无理的要求爸爸妈妈是不会答应的。可能这种情景在女儿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她现在很自然地认为,犯了错误就要被关禁闭,就要受惩罚,即使我们没要求,她也要自己惩罚自己。
女儿的这句“做错了事就得受惩罚”让我既感慨,又不安。感慨的是,女儿懂事了,她已经有了是非对错观念;令我不安的是,作为一个孩子,她的这种自责行为是不是太过了?仔细反省后,我发现问题出在我身上。主观上,我希望给女儿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不做一个苛刻的妈妈,可事实上我常会为她的一个小错误或一点小过失而吹毛求疵,甚至给予惩罚。在我的严厉要求下,女儿产生了恐惧心理,生怕自己犯一点点错误。看来,我对孩子的要求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力。
大人尚且不能避免犯错,何况一个5岁的孩子?我决定试着改变自己对待女儿犯错的态度。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女儿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她很慌乱,沮丧地说:“妈妈,对不起,我把碗弄碎了。唉,我总是给你添麻烦。”我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早上时间紧,宝贝是担心我上班迟到,想赶紧吃完饭去幼儿园,才着急碰掉了碗的吧!妈妈不会怪你的,再说,我早就不想用这几只碗了。这样吧,下午从幼儿园回来,你陪妈妈去超市买几只漂亮的碗,咱们换新碗用,好不好?”女儿一扫刚才的沮丧,兴奋地说:“妈妈,我们买画着绿色葡萄的碗吧,我上次看到了,特别漂亮!”
后来,女儿还是经常会犯一些小错。但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过失,我摆出一副豪不在意的样子,以减轻她的内疚。我对女儿说:“谁都会出错,大人也会,你不必为一件错事而责备自己,意识到错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慢慢地,女儿变得豁达大度起来,如果因为疏忽犯了错,她就会主动对我说:“妈妈,对不起,下次我一定小心。”尽管语气里没有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但我相信她是诚恳的。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足够了,家长不要太过关注孩子犯的错误或过失本身,这才是家长对孩子无心犯错最恰当的处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