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兴起于20世纪早期,从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到麦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艺术家们创作热情极其高涨,在艺术史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他们在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自成一派。随着表现主义社团“桥社”和“青骑士社”的出现,德国艺术在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年代里迎来了被视为转折点的、最为辉煌的黄金岁月,其间经历了“一战”,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
1905年在德莱顿成立的“桥社”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起点,成员包括埃里希.黑克尔(Erich Heckel)、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等。他们以简洁、扭曲的线条和浓重而不自然的色彩冲击人们的视觉并激感回应。而另一社团“青骑士社”于1911年在慕尼黑由俄国人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 Kandinsky)和弗朗兹.马尔克(Franz Marc)发起。社团名字来源于康定斯基的一幅关于马和骑士的作品。他们注重抽象的形式和明亮的色彩,以凸显当时的腐败与物质主义。该社团由于“一战”的爆发而解散。他们的作品集中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和美学变革,涉及自然、宗教、城市生活、战争等主题。
表现主义派的个人和团体虽然具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强调表现自我感受。20世纪初,艺术家们以大胆简化和扭曲的形象及夸张而不谐调的色彩表现对根深蒂固的资产阶级社会价值观的摒弃及对陈腐的***府资助的艺术学会的批判。直接、坦率、注重视觉效果是表现主义的共同特点。表现主义艺术家们排斥当时主流视觉文化陈旧的绘画传统及主题,并从先锋派前辈那里获得灵感,如19世纪90年代欧洲后印象派画家法国的保罗.高更、荷兰的文森特.凡.高及挪威的爱德华.蒙克。除了用色大胆,早期表现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抽象的平面海报似的构***,后期逐渐形成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风格。
20世纪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从描绘抽象、浪漫、理想化的感性世界回归到理性的客观现实世界。创作以肖像画为主,代表画家有麦克斯.贝克曼、奥托.迪克斯(Otto Dix)等。他们冷峻的自然主义画法有时会令人想起严谨的古典名画家们,以讽刺的手笔描绘魏玛时期的社会风貌。
表现主义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一些颇有影响力的主题和风格崭露头角,深刻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及对现代性的矛盾心态。其中涉及对充满诱惑和低俗的现代城市生活的迷恋,自然和宗教的慰藉,象征原始情感的肖像以及“一战”的破坏性影响。肖像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一个重要主题,艺术家们试***通过手势、姿态和表情来挖掘人物及事物的内在。肖像画技法在现代经历了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变革。他们着重挖掘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情感,而不是单纯描绘外表。由此创作出夸张的面容、姿态和表情,同时形体上的扭曲增强了艺术效果。
表现主义风景画传承了浪漫主义传统,认为自然风景可以缓解现代社会的压力和堕落。“青骑士社”的成员曾到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村庄去写生,融入自然中,激发了他们创作色彩艳丽的抽象风景画的灵感。而“桥社”成员创作的与女友湖边嬉戏的情景体现了回归自然及主义运动,以此反抗“一战”前期德国社会拘谨的社交礼仪。“一战”爆发后,他们的风景画色调转向朴素、平淡,从自然中寻求精神慰藉。
随着19世纪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德国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在1871年第一次实现统一至1910年期间急剧增长。表现主义艺术家们怀着矛盾心理审视着现代城市。一方面,他们认识到城市生活的疏离化和非人性化,另一方面又为充满活力的城市节奏和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所吸引。首都柏林,也是最大的城市,成为表现主义运动繁荣发展之地。艺术家们对城市矛盾的表现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幻想也是表现主义的一个重要主题。经过社会动荡和战争影响,虚幻的幻想世界代替了令人失望的、噩梦般的现实,更加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他们抛弃了现实世界,在幻想中重塑新世界,那里有时甚至完全没有人的存在,纯净的自然界中只有动物和奇异的生物。此外,文学主题也被融入现代艺术家们的作品之中,他们出版了大量配有讲解的作品选辑。
对于表现主义艺术家们来说,艺术和宗教联系紧密,相互影响,都注重探寻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尽管处于怀疑论和哲学虚无主义的年代,艺术家们依然创作了影响德国几世纪的基督教主题作品,包括典型的创世和重生主题。预言和先知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而对“一战”的恐惧和厌恶使一些艺术家转向圣经的救赎主题。这与德国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幻想有很大关联。
20世纪初活跃和繁荣起来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注重精神性是这一流派的最大特点,反对机械描摹客观现实,主张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强调形式的表现力,同时也带有德意志民族的传统特色,对后来的艺术风格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德国表现主义:冲动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