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级性常微分方程
+p(x)y=Q(x)
当已知函数Q(X)≠0时,称为非齐次方程,而当Q(X)=0时,称为齐次方程。这种方程,通常可用多种方法求解,如Lagrange常数变易法,积分因子法,积分变换法,或者幂级数解法等。由于后面两种方法所用工具比较高深,在教学中一般安排较晚,本文暂不讨论。一般在微积分或微分方程教程中所采用的,多是常数变易法。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解法。
(1)常数变易法 非齐次线性方程
+p(x)y=Q(x) (!)
求解的常数变易法,是从对应的齐次方程
+p(x)y=0 (2)
的通解y=Ce-∫P(x)dx (3)
出发。把这通解中的任意常数C易为待定函数u(x) ,得到
y=u(x)e-∫P(x)dx (4)
则y'=u'(x)e-∫P(x)dx+u(x)[-p(x)]e-∫P(x)dx
为了定出函数u(x) ,把(4)代入方程(1)的左端,
从而得到 +p(x)y=u'(x)e-∫P(x)dx+u(x)[-p(x)]e-∫P(x)dx+P(X)u(x)e-∫P(x)dx=u'(x)e-∫P(x)dx
这说明,函数u(X)必须满足微分方程:u'(x)e-∫P(x)dx=Q(x)
两端乘以e∫P(x)dx,然后积分得:
u(x)=∫Q(x)e∫P(x)dx+k(k为任意常数)
把这个u(x)的表达式代入(4)中,得方程(1)的通解
Y=e-∫P(x)dx[∫Q(x)e∫P(x)dx+k]
这是把任意常数又写成k的结果。
这一解法相当简洁,并且在解二阶常微方程时,这种方法也要发挥作用。所以通常在教学中多介绍它。但是,如果单纯介绍方法,而不予先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往往会觉得这方法来的突兀,也会觉得方 法过于巧妙。学生会问:你怎么想到把任意常数C变易为待定函数C(X)呢?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在这里把思路卡住,我想介绍积分因子法可能是有益的。
(2)积分因子法 上述的常数变易法,是从给它的非齐次方程所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的构造出发的。如果我们改弦易辙,不从这里,而直接从非齐次方程(1)本身出发,就会是另一番景象。我们仔细考查非齐次方程(1),
+p(x)y=Q(x)
目的是求得这一方程的解,或者说是把这方程积分。如果P(X)≠0,不能直接进行积分。不难发现,这个式子不能直接积分的困难在于方程的左端有两项 +p(x)y。一般来说,这样的和式不是一个完全微分式。但是,并非任何含有Y及 的一次二项式都不是完全微分式。大家熟知,乘积的倒数u(x)
[u(x)・v(x)]'=u'(x)・v(x)+u(x)・v'(x) (5)
就是含有u(x)及u'(x)的一次二项式。我们很容易发现,把(1)式两端乘以一个适当的函数因子μ(x)时,使之成为
μ(x)y+μ(x)p(x)y=μ(x)Q(x) (6)
(自然要求μ(x)≠0)时再比较(5)式的右端与(6)式的左端,可见,应该选择。使之适合微分方程
u(x)=μ(x)p(x) (7)
对于这样的μ(x),(6)式可写成
(μ(x)y)=μ(x)Q(x) (8)
它的左端是一个完全微分式,已经可以直接积分,于是
μ(x)y=∫μ(x)Q(x)dx+k (9)
k是任意常数。现在问题归结为求解齐次方程(7)了。这是大家熟知的事,把(7)的解:
u(x)=e∫P(x)dx
代入(9)中,立刻得到所求的非齐次方程(1)的通解:
Y=e-∫P(x)dx[∫Q(x)e∫P(x)dxdx+k]
我们称这里所乘的函数μ(x)为积分因子。
这样的解法,目的明确,方法自然,并且是建立在学生熟悉的事物的基础上。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学生容易接受。
积分因子法,象常数变易法一样地没有局限性。求解一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特别是解全微分方程的时候,积分因子也有用武之地。这些我们不去介绍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专书,例如沈璇编译,中华书局出版的《常微分方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解一阶级性常微分方程的积分因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