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鲁迅最后自画像

鲁迅1881年出生于绍兴城一没落家庭,十三、十四岁后因家道衰落而生活日益艰难。尽管童年天真无邪的生活里有着许多温馨、柔和而美丽的体验——这种温馨、柔和而美丽的体验以及对这种体验的温馨、伤感的诗性怀忆与追往,曾在《呐喊》、《彷徨》、《野草》和《朝花夕拾》等集子内的一些文章里有所流露和体现——但旧社会里丑陋而险恶的东西(包括科举),尤其是自己家族所表现出来的丑恶而险恶的东西,加以家道中落所带来的艰难、辛酸特别是他人的卑视和轻蔑,给鲁迅童年、少年时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他的性格注入的坚强、坚韧和反叛。1898-1902年,鲁迅离开家乡远走他处,“去寻求别样的人们”[1]。在南京新式学堂对自然科学技术的学习,以及维新思潮影响下对《时务报》、《天演论》、《译学汇编》等进步书刊的阅读,使他接受了进化理论,接受了承认和主张社会变革的社会***治思想,开始对社会历史的发展问题尤其是社会的思想文化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形成自己的各种看法。

1902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弘文学院就学后,他在学习预科的同时喜欢阅读哲学和文艺方面的书,并尤其注意起人性和国民性的问题。鲁迅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一面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2]由于在日本看到中国人“赏鉴”中国人被杀头的电影镜头,由于在日本耳濡目染了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思想和性格的差异,特别是由于他对文艺的浓厚之兴趣,他决定放弃学医并最终退学返回东京。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3]

1906年退学返回东京后,鲁迅开始联合一些人提倡文艺,创办刊物,撰写稿子和翻译外国的文艺作品,但是他提倡文艺以改造国民和挽救国家的梦想又终因没有人理会而失败了。医学梦想的破产,文艺梦想的破产,鲁迅陷入了无比的失落、孤独、寂寞和悲哀。“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4]现实对有着远大报负的青年鲁迅其医学梦想和文艺梦想的粉碎,使他开始失却作为青春少年鲁迅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之激情和报负,也开始认为“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5],现实主义以及他对世事、时事的冷峻、冷酷之看待,开始在鲁迅的心中攀升……

恰在此时,因为母亲和兄弟等在经济上的需要”,鲁迅便在1909年返回中国,开始在杭州、绍兴和北京等地从事***门的工作,并沉于研究和整理古代的有关文献资料。虽然鲁迅曾目睹辛亥***之光来到杭州和绍兴一带,但辛亥***戏剧性的昙花一现和***前后中国社会的实质性之依然一致,不但没有把鲁迅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意志主义的东西“召唤”回来,反而大大促进了他对这场“***”的思考,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下层社会,对中国民众尤其是下层民众的思考。鲁迅饱含“地火”、“熔岩”的心,带着中国社会的苦难,带着自己人生的苦难,走进了孤寂而冷峻的思维之城堡……

就在这样的寂寞与冷峻中,鲁迅度过了他1909-1918年这10年在教育领域的时光,这10年主要心向古代文献资料的思维时光。辛亥***昙花一现,并没有对下层民众(这是中国社会构成的主体)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封建***阀对“民国”***权的窃取和封建主义的倒行逆施,“民主”、“科学”旗帜下反对旧***治、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学、旧艺术而主张新***治、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学、新艺术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起来。***、、鲁迅、胡适等激进的民主主义分子或初步的共产主义分子,利用《新青年》等阵地开始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道德以及旧文学旧艺术等核心内容展开了进攻;而旧的伦理道德,旧的伦理文化,则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批判对象,主要攻击对象。

鲁迅大量的小说和杂文批判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尤其是批判了中国“国民性之陋劣”,并且是“尖刻的”和“不留情面的”。而读者如果就以此来判定鲁迅是一个尖酸刻薄、逞勇好斗、胸量狭小的人,那只能说那只是读者自己的浅簿与尖刻。长期生活在专制主义***治之下以及长期沐浴专制主义思想文化的中国大众,又岂能人人都理解鲁迅的良苦用心(也许总处处矫枉过正)?又岂能人人都领悟鲁迅的上下求索?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无如号为战士。”[6]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的确是战斗的一生,批判的一生。鲁迅在批判中国社会的黑暗时,也间接地展示了他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光明的预想,这些都直接显示了他的内心精神世界,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因而说,鲁迅在批判中国旧道德的同时,也真实显现了鲁迅自己的道德品行,显现了鲁迅自己的人生精神。

“我其实是知识阶级中最末的一个,而又是最顽强的。我没有照着同阶级的人们的意志去做,反而时常向他们挑战,所以旧的知识分子如此恨我。”[7]“鲁迅度着战斗的生活,处处受着绅士们的压迫,大学教授中绅士居多,使他不能好好的教书;批评家中绅士居多,使他不能好好的创作。”[8]有的人骂他尖酸刻薄,有的骂他冷酷毒辣,有的人骂他阴贼、多疑、善妒,有的人骂他胸量狭小,爱复仇,喜报复,有的人骂他虚荣好颂,领袖欲强烈。总之,“他逝世前的几十年,备受国粹派、现代派、保守派、***派、左派的讽刺、笑骂、诅咒,攻击;逝世后的半个世纪也不得安生,无意的误解,有意的曲解,只责他骂人,不提人骂他……至于视鲁迅为异类,为绊脚石,为怪物,为落伍,为***,为封建余孽,或以青年名义、或以***名义、或以无产阶级名义,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事,更是史不绝书。”[9]

“那些对鲁迅作品浅尝辄止的人们常有一种误解,认为鲁迅尖刻、好斗,没有包容慈善的胸怀。其实,鲁迅待人是宽厚的,也很少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倒是那些反对鲁迅的人们,对鲁迅采用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的。”[10]鲁迅的一生是复杂的(不管是思想还是其他),鲁迅的被评价,自然也是复杂的,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真如鲁迅自己生前所言:“呜呼,鲁迅鲁迅,多少广告,假汝之名以行!”[11]那么,鲁迅论战而批判的一生,撇开对其著作和思想尚未登堂入室的误解以及鲁迅一些的确的不足与缺陷,他正面的,为我们今天仍有启示与鉴照价值的道德品格或者人生精神又有哪些内容呢?

1、爱国爱民

鲁迅批判中国旧道德的一大特点就是鲁迅在批判中国旧道德时情感上时时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12]又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13]鲁迅自己说:“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14]鲁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批判中国旧道德的“吃人”,就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鲁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农村不觉醒的劳动人民和批判种种顽固不化的“国民性之陋劣”[15],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劳苦大众,对国家前途,对民族命运,鲁迅可谓是“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16]

论文普罗米修斯:鲁迅最后的自画像来自免费论文网

鲁迅本来是抱着“革新古国的人民”[17]的追求而弃医从文的,鲁迅本来是自任以“精神界之战士”[18]而翻译介绍外国战斗性的文艺作品和宣传觉醒和启蒙的。然而,在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特定的时代,死沉而无际的社会“荒原”或“沙漠”,让“从别国里窃得火来”[19]的第一批思想开拓者,第一批文化开拓者,倍感了现实的无奈和事世的苍凉;个性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爱国情怀和救国情怀,在“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20]的寂寞与悲哀中,让鲁迅感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21]——这,是一个怎样的爱国者的酸楚、悲戚之心声?!

辛亥***的失败,中华民国的空招牌,***先驱者不幸的血和古国人民不变的心,让鲁迅更觉沉痛、悲哀、凄凉和寂寞,使他开始抛弃了青年时期英雄主义的“慷慨激昂”,而沉入到对中国社会、对中国***、对中国国民性更深层次性的思索中,使他对中国要真正实现变革与进步有了较之一般人更深邃的体认,真所谓“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鲁迅’而已”。[22]

新文化运动爆发后,鲁迅受邀加入《新青年》团体,从表面上平静的研究工作和任职***的工作站出来,开始为“前驱的猛士”摇旗呐喊,写作了大量批判中国社会黑暗面,批判中国旧道德的文艺作品。无论是批判北洋***阀时期倒行逆施的尊孔复古运动,还是批判时期同样为专制主义招魂的“八德四维”和“新生活运动”;无论是对国民劣根性不遗余力的直接批判,还是对中国农村劳动农民和城镇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的直接刻画,鲁迅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爱,出于对国家的诚。“恨”只是“爱”的反面,鲁迅恨一些“正人君子”,鲁迅攻击一些“旗帜外套”,何尝又不是爱“正人君子”的反面,捍卫“旗帜外套”的反面呢?在社会大黑暗中首先觉醒起来的鲁迅,“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23]

2、战斗抗争

“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24]出于爱,出于对自己的国家与人民的忧虑,鲁迅对旧中国黑暗面的批判,才显得那么锋芒而温情、尖锐而厚重。但战斗与抗争,却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而鲁迅,也一直以战斗者自居,以抗争者自居,向“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等举起了投***![25]他还在自已的散文诗中自抒性地写道:“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26]

鲁迅从小就有叛逆意识,他热爱远离四书五经和远离功名伦常的“百草园”;他向往自由自在、纯朴天真的乡村和乡村童年……因为“流言”及其他,他离开了绍兴去南京,然后又离开了南京到日本,他要寻找自己的天地,他要抗争压迫人的力量。鲁迅崇尚“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之“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战”,并且不畏“为世所不甚愉悦”。[27]鲁迅对中国旧社会、中国旧道德的批判,的确在“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状况下做到了威武、刚健、勇烈、雄桀、坚韧、坚毅、坚定。“托尼学说,魏晋文章”[28],战斗抗争的鲁迅,用他那冷峻、辛辣、锐利、简洁、峭拨的文笔,刺向了中国社会黑暗的一切……

鲁迅说:“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与时宜不合。”[29]他又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学,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30]曾说“***不是请客吃饭……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31]为“无力无笔的弱者”而战斗抗争,其中自然“不得已的矫枉过正也是免不掉的事”。[32]***在《新青年》创刊号《敬告青年》一文中说:自觉就是自觉自己新鲜活泼的价值与责任并不自卑,奋斗呢,就是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的黑暗与***,视之若仇敌,视之若洪水猛兽,而决不与之为邻、共舞、同流、合污。鲁迅“爱博而心劳”,他的战斗与抗争,他的批判与攻击,固然常有“矫枉过正”之处;但时,他的确做到了***所说的自觉与奋斗,并且一生“一切***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哭骂……都不推辞”。[3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哲学鲁迅最后自画像

学习

南拳妈妈

阅读(21)

近日,台湾唱作组合南拳妈妈来到北京为最新发行的专辑《决斗巴哈》开展宣传。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前南拳妈妈来的是四人组合,LARA,张杰,宇豪和弹头,但这一次来的却是只有宇豪和弹头的二人组合,LARA和张杰已经各自离队单飞。事实上,这已经是南拳妈

学习

勾股定理证明范文

阅读(15)

勾股定理证明范文第1篇在初中数学中,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而且与直角三角形有关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讲授该定理时,教师有必要严谨地设计方案,让理论依据和教学思路都能清晰地呈现在课

学习

浅析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设备

阅读(2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钢的国家之一。考古工作者曾在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墓葬中发掘出一把铜格“铁剑”,经研究证明是钢制的。这是我们所见到的中国最早的钢制实物,说明炼钢生产在中国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科学家叶渚

学习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内容包括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家庭教育分享,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读后感。〔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倾听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调整和提高自己

学习

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合作共赢

阅读(16)

十报告对全面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各大国的关系,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永远做发展中

学习

六类特殊人群如何饮茶

阅读(19)

孕妇儿童孕妇、儿童一般都不宜喝浓茶,因过浓的茶水中过量的咖啡因会使孕妇心动过速,对胎儿也会带来过分的刺激,儿童也是如此。因此一般主张孕妇、儿童宜饮谈茶,通过饮些淡茶,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和钾、锌等矿物质营养成分。儿童适量饮茶,可加强

学习

逆境能成才 顺境也能成才

阅读(2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这句话,许多人把它作为至理名言,不时提醒自己。但我觉得此话有些片面。“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学习

低头做事与抬头看路

阅读(16)

低头做事与抬头看路,哪个更重要?当农夫辛苦劳作一整天来“帮助”幼苗长高的时候,他是否看到了翌日满地的干枯?当飞蛾振翅飞向心中的那一束光明的时候,它是否看到了光亮后消逝的灰烬?当蜗牛迎着秋日的阳光爬向葡萄藤顶端的时候,它是否看到了那些

学习

角的认识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角的认识,内容包括角的认识四年级,角的认识课堂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p64—66试一试想想做做教材简析: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例题1是在具体事物上抽象出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例题2通过钟面感受到角的大

学习

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

阅读(22)

当前中职学校的一线班主任老师们,面对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特别是自新生一入学这段时间,就要适时的制定好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规定,尤为重要和紧迫。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学习

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性质、危害及常用的检测方法

阅读(19)

三聚氰胺本是化工原料,但利益的驱使使之进入了食品中,引起猫、狗等宠物中毒死亡,更为甚者引发了“三鹿事件”。本文结合他人对三氯氰胺的研究,对三氯氰胺的性质、危害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整合综述。关键词:三聚氰胺性质危害检测方法三聚氰胺是一

学习

圣诞节的由来与习俗

阅读(24)

圣诞节的由来每年12月25日是圣诞节,这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会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而圣诞老人的原型其实是生活在第三、四世纪的尼可拉斯主教。在他的生平事迹中,最脍炙

学习

问候语范文

阅读(13)

问候语范文第1篇问候语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维持关系而说出的一种具有寒暄功能的语言,它一般不承载信息,就是为了打招呼,也就是说,它只具有感情功能而不具有信息功能。问候语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是交谈得以实现的基础。不管哪种语言团体,问候语都

学习

旧电脑的11个用途

阅读(20)

你终于买来了一台新电脑,它配备了大容量内存、多核处理器和快速的最新显卡。而那台旧电脑正待在角落里,你知道它好歹是台陪伴你很久的机器,一想到扔掉它就觉得过意不去。毕竟,它完全可以使用。当初你买来时,它的配置差不多是最先进的。当然,要

学习

简论东方朔的大隐哲学

阅读(29)

东方朔是中国古代大隐哲学的开创者。追求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平衡和统一,是东方朔大隐哲学的突出特点和重要意义。这种大隐哲学思想已积淀成为并代表着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独特内容和重要类型,影响深远。关键词:东方朔大隐哲学隐逸文化如果

学习

浅论庄子哲学的生死观

阅读(18)

庄子认为生与死只是物理的过程,对生死持有一种达观豁然的态度,追求顺应天命,自由逍遥,把生死问题提高到一种很高的哲学境界。这种达观态度对现代人有很有益的启示作用。关键词:庄子;生死观;达观;逍遥;现代人;启示一、庄子的生死观《列御寇》篇记庄

学习

马克思辩证法哲学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马克思辩证法哲学,内容包括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然辩证法,马克思辩证法理论。论文关键词:辩证法;本体论承诺;本体论批判;实践批判论文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思维,有其存在的“本体论承诺”。辩证法也就生成于对其“承诺”的“本体

学习

走进鲁迅手抄报范文精选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走进鲁迅手抄报范文精选,内容包括走近鲁迅手抄报文字内容,走进鲁迅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字数少。走进鲁迅手抄报篇1[摘要]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学识,但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

学习

简述笛卡尔的心灵哲学思想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简述笛卡尔的心灵哲学思想,内容包括笛卡尔的心灵哲学,笛卡尔的主要哲学观点。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此,笛卡尔

学习

钱学森的科学观和科学与哲学的统一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钱学森的科学观和科学与哲学的统一,内容包括钱学森的科学之美,钱学森的科学态度与精神。钱学森对以学科研究的对象领域为依据的传统科学分类方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应当按照研究客观世界的着眼点或角度的不同来划分科学领域,他

学习

聂绀弩的“鲁迅体”

阅读(21)

鲁迅晚年有几个小友,在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气,但后来念及导师的友情,一直不忘的是对鲁迅思想的呼应。他们经历的命运都很曲折,那些都是鲁迅也未曾料到的存在。在极其艰苦的时候,自我的扭曲伴随其间,细想起来,血液里有鲁迅的因子,在文章与气韵上衔

学习

“什么是哲学”简述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什么是哲学”简述,内容包括什么是哲学简述,什么是哲学简述问题。摘要:关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有多种回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具有时代性。通过讨论作为“爱智慧”的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而得出哲学是系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