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董事长 邱继宝
邱继宝是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董事长。农民本色的邱继宝十多年前靠着300元起家,办起一个电器仪表厂,后来把飞跃集团塑造成为全球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
他和他的“飞跃”都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样本,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或许连邱继宝自己都没有想到,从当初一文不名的补鞋匠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明星企业家,他的传奇跟很多至今仍活跃在商界的新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一样,激励着无数有着追逐财富梦想的人们。
从修鞋匠到飞跃集团董事长
出生于1962年7月的邱继宝曾经是一个农民,在14岁那年由于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但生性好强的他是耐不住寂寞的,很快他就偷偷地用自行车拉人载客,跑一趟能挣一两毛钱。可别小看这几毛钱,在那穷困的岁月,这不起眼的毛票却足以养家糊口。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几天他就被抓了。别人说他在搞地下运输队,在那年代搞运输队也就是搞资本主义,搞资本主义就要割“尾巴”。因此,邱继宝的自行车被没收,人也被关了三天。
草根出生的邱继宝跟当年很多寻求生计的人群一样,一有阳光就灿烂的天性让他四处寻找机会。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环境宽松了许多,邱继宝便邀上三五个老乡,操起鞋刀,揣上鞋锤,修鞋“闯关东”。没想到这一补就是三年,踏遍了东北三省。不过,在这三年时间里,邱继宝在饱尝艰辛之苦时,也增长了市场意识。
1980年,带着补鞋赚来的血汗钱,邱继宝回到了家乡开始了“缝纫机大王”的传奇人生。一回到家乡,邱继宝就闻到了不一样的气息,几年前连用自行车载客都不行的地方,这时候竟冒出了一个个家庭小作坊!邱继宝心中压抑了许久的创业欲望开始萌芽。1980年下半年开始,邱继宝在附近的缝纫机零件厂等企业做了一年多的学徒。1982年,邱继宝用尽了自己的积蓄,又贷了300元款,租下了三间旧房,办起了椒江市水陡电器仪表厂,专门生产喷雾器零件,后来又转产缝纫机零件。1986年,邱继宝毅然决定生产缝纫机整机,成立了椒江市第二工业缝纫机厂,这是飞跃集团的前身。
邱继宝的缝纫机制造厂业务发展得越来越好,刚开始只是找几个人帮忙,后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开展业务,跟很多其他浙江商人一样,邱继宝组建了营销团队,发扬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只要缝纫机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他们走过的足迹和身影。
作为集团董事长,邱继宝身先士卒。为了打开上海的市场,邱继宝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场经理办公室里软磨硬泡了3个多小时,商场经理还是不让步,最后试探着问了一句:“你凭什么要让我卖你的缝纫机?”这让邱继宝看到了希望,反问说:“那你为什么不卖我的缝纫机呢,因为我是农民吗?”面对这个执着的农民,经理无奈之下答应试试。一个星期之后,飞跃缝纫机在上海第一百货上柜了。为了吸引消费者,当年邱继宝还特意做了一个宣传册。宣传册很特别,处处强调了“农民”――飞跃是农民生产的缝纫机,性能以及质量都是农民品质的体现。没想到这一宣传手法引来了无数农民和乡镇企业的光顾,就这样,上海市场打开了。
开辟新阵地
不过,邱继宝并不满足于此。1989年,他背上自己制造的缝纫机走上了中国最具权威的外贸窗口――广交会。但是,他没能迈进这个门槛,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原因很简单,只因为他名不见经传,所经营的仅是乡镇小厂。邱继宝没有死心,为了与外商直接接触,他横下一颗心***进去。可结果,他被广交会的保安人员扣住,交了50元罚款不说,还罚站了半小时。这不公的待遇没有使他气馁,反而使他真正领悟出了要想“公平”,重在要有“实力”的真谛。
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打出国门,邱继宝又赶到了深圳的罗湖口岸,花了500元人民币请一个香港老太太代买了一本香港的黄页电话簿,通过电话簿,他与香港国际经销商展开了信函“外交”,并获悉飞跃的产品在中南美洲的一些不发达国家可能有市场。于是,他背上缝纫机,带着从省外办借来的一位翻译,踏上了去拉美等国的推销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去,就趟开了一条路。到1989年,飞跃在这地区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万美元。邱继宝初战告捷。
1994年,飞跃在拉美地区的局面刚刚打开,墨西哥的经济危机迎面而来,飞跃在拉美的销售立即被笼罩在阴影之中。可邱继宝没有被难住,因为对市场变幻,他早有准备,他又竭尽全力做起了东南亚和中东国际市场的文章。在万事开头难中,他不懈努力,使飞跃产品在这些地区很快获得了很好的声誉。1996年底,让人难以预料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空前惨烈,飞跃刚刚编织起来的东南亚市场网络又遭重创。 周耀主任与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亲切交谈
面对严峻的现实,邱继宝没有慌乱,而是领悟到危机带来的机遇。邱继宝一方面收购日本的一家小型工厂,聘用了德、意、日等国的缝纫机专家和科研人才开发高新产品;另一方面,他举债斥巨资搞技改,从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引进百台套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这两个举措,一下子将飞跃领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抓住了机遇,引进了高新技术设备,飞跃集团不仅提前两年实现了装备自动化,而且比原概算节约投资7000多万元。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飞跃赢得了时间差,企业装备实现了自动化,企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企业产品实现了系列化,企业营销实现了国际化。飞跃在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又有多项产品取得了CE、GS、UL和TUV等国际认证,获得了进***欧美市场的通行证。1999年,飞跃的机电一体化家用缝纫机成功地大批量向日本出口,进入了日本家庭,从而彻底改写了过去长期单向从日本进口缝纫机的历史,并一发而不可收。飞跃从此大踏步地加快了向世界顶级企业迈进的步伐。借助在美国、德国、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阿联酋等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17个分支机构,邱继宝将“飞跃”产品打入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飞跃集团的出口创汇等综合指标已稳居全国第一,被世界缝纫机组织称为最有活力的缝纫机生产企业。飞跃实现了高速发展,业绩更加惊人。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缝纫机制造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我国的缝纫机行业发展缓慢,产品始终在中低档徘徊。而世界上的缝纫机制造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特别是近年来超高速、多功能、机电一体化的各类缝纫机层出不穷。
邱继宝的飞跃,在创业之初就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国内的中低档产品市场几乎被几家老牌的国有企业垄断,中高档产品市场又全部被海外厂家占领。
残酷的现实使邱继宝认识到,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造一流产品,拓一流市场。要想使“日落西山”的传统产业重新燃起耀眼的光芒,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更要技术创新。为此,邱继宝下了大本钱。“七五”期间,飞跃每年投入技改资金100多万元;“八五”期间,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此间,飞跃已基本完成了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和技术积累。为向新的高点冲击,“九五”期间,飞跃以2亿多元巨额投资完成了其创业史上最彻底也是最完整的、用高新技术手段铸造血脉的改造。 朱基在飞跃集团做工作调研
为实现这一目标,邱继宝把原厂区扩展到45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化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在完成了厂区扩展后,又进行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将企业内部组合成适应市场生产节奏的6个生产区、研究所、进出口公司、精工制作分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飞跃上海缝纫机制造有限公司,并在杭州组建起控股的三和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个厂的装备如何,是决定该厂胜败的因素之一。邱继宝清楚地意识到了一点,他全面引进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最先进的全自动加工中心设备,将飞跃集团的加工装备提升到世界先进行列,为飞跃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科研和生产的互动关系,邱继宝也没有忽略。在国内,他与上海、浙江、北京等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协作,同时也积极向海外拓展,与日本、德国、意大利的缝纫机研究机构合作。
他在北京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又组建了日本飞跃技术开发中心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跃研发中心。
有了完备的基础设施的同时,邱继宝也储备了人才力量。他制定了积极的人才***策和优厚的人才待遇,面向国内外,诚招八方人才。目前,通过招聘和国内外委培,飞跃集团员工中高、中级知识分子占10%,大中专毕业生达30%,在飞跃集团总部和飞跃海外公司工作的外籍专业人员已超过200人。
通过几年来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飞跃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空前提高,每年都有10―25个新产品诞生,已经实现了产品由中低档向高档转变,由单纯生产工业机向工业、家用机并举的转移。技术改造后,飞跃生产的超高速包缝机、绷缝机、全自动高速平缝机和机电一体化家用缝纫机已达140多个品种。不仅如此,飞跃应用高新技术、新型材料对国内传统缝纫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
近些年,飞跃开发的多个产品被评为部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已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水平。超高速包缝机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列为国家“两高一优”项目和经***批准的2000年国家重点技术改造――第四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飞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功能家用缝纫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指定为外交礼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邱继宝:农村娃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