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汉末名医,今安徽毫县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长外科。发明麻沸散,成为世界上首创麻醉术并成功实施剖腹手术的外科医生。华佗还创编了“五禽戏”,日日操练,老当益壮,活到百岁。(见《后汉书》载:“华佗晓养生之术,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五禽戏”的典故
公元198年某日,学生吴普来探访高寿的华佗。见老师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步履轻健,忙向老师求养生妙术。华佗日:“人体欲得运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尤户枢,终不朽也。”意思是说,人们要经常参加运动或劳动,但应避免过于劳累。经常活动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从而不生病。这就像门枢轴,时常使用转动,就不会僵涩失灵。
于是华佗带吴普到户外旷场,亲授他创编的“五禽戏”。但见华佗先仿虎之扑动前肢,又仿鹿之伸转头颈,再仿熊之伏倒站立,继仿猿之脚尖纵跳,后仿鸟之展翅飞翔。其套路有序,姿态逼真,动作有力。华佗解释道:“摹仿五种禽兽之动作,虎,取之猛也,甩臂、踢腿要有劲;鹿,取之巧也,伸转头颈、举手投足动作要灵巧;熊,取之懒也,伏倒起身动作求缓求沉;猿,取之跃也,跳动、攀爬要求活跃轻巧;鸟,取之飞也,耍习轻工,手足轻飘而动。”
末了,华佗又敦促吴普,操练“五禽戏”须天天坚持,日久方能奏效。吴普牢记老师教导,每日闻鸡起舞,勤练“五禽戏”每个动作。熟练以后,又自我约法三章:早不练功不着衣,午不练功不进食,晚不练功不上床。还请妻子监督,不管酷暑隆冬,下雨刮风,从不间断。90多岁时,吴普仍“耳聪目明,齿牙完整”。华佗另一学生樊阿,也因勤练老师的“五禽戏”,最后“寿百余岁”。
“五禽戏”具体操作
据最早记载华佗“五禽戏”的古籍《养性延命录》,浅译如下:
虎戏:四肢着地,向前用力跳跃3次。回头转身,向后跳跃3次。伸长腰,头仰天,再向前、后各扑跃7次。
鹿戏:四肢着地,向上伸长脖子,转动头颈左顾右盼。左顾时缩左腿伸右脚,右盼时缩右腿伸左胸。如此各做3遍。
熊戏:仰卧,双手抱膝,抬头,身子向左、右各滚动7次。后蹲地上,双手掌分别在地上支撑7次,动作力求缓慢、沉稳。
猿戏:双手握杆悬身,如今人练单杠引体向上,作7遍。后以脚钩杠倒悬,左、右脚各悬挂7遍。后以脚钩杠倒悬,左、右脚各悬挂7遍(无此功力者,手可着地)。
鸟戏:单脚站立,另一脚提到头后用手握紧,如金鸡***状,有功力者***时间愈久愈好。然后双脚站立,两臂平仲,用力上下摆动,如鸟儿展翅,做14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名医华佗与“五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