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教授,您好。我患有高血压,前不久儿子给我买了一个腕式的电子血压计,我就经常拿它来测血压。但是我发现,测量的结果好像比在医院测的偏低,而且左右手的测值也不一样。是不是血压监测一定要去医院作才准确?
答:对于高血压病人,我们提倡自己监测血压。只要方法正确,家庭自测血压也能得到准确的血压值。
首先,选对血压计。在家自检建议选择经国际标准认证的合格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有上臂式、腕式或者手指式测压,腕式或者手指式更为方便,但高血压病人的动脉往往有病变,在手腕或手指处测出的结果会和实际有差距,因此,应选择更靠近心脏的上臂式血压计。
其次,大量资料证实,在医院时,病人往往有些焦虑,会导致测量的血压比在家里测量的数值约高5毫米汞柱。因此,在家测血压的诊断标准就应当调整为135/85毫米汞柱。一般选左侧手臂进行测量,如果两侧手臂的血压差距较大,就应以高的那侧为准。
测量血压最好连续测三次,每次间隔两分钟。第一次血压值不要,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血压值比较可靠,把这些血压值和脉搏,连同日期和时间以及当时的精神状态、体力活动情况记录下来,就诊时拿给医生,是调整用药剂量的可靠依据。
Q2王教授,您好。我患有高血压6年了,服用倍他乐克和拜新同降压。最近感觉有点不舒服,测量血压发现降得有点低了。于是我把药片掰开,改成一天2次,每次吃半片。结果几天下来觉得头晕头疼,一量血压,又升到了150/100毫米汞柱。这是怎么回事?
答: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高血压病人将药片掰开服用,有的是由于吞咽困难,有的想一天吃半片省点钱,有的觉得一片的效果稍强或稍弱,就吃半片或一片半。但是往往血压很快就出了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曰服用一次长效降压药是高血压病人日常用药的首选。长效降压药可以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从而使病人的血压也相应控制在稳定水平。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药片就常常做成缓释或控释药。能否掰开服用,要根据药物的缓释、控释原理来分析。
如果是由于药物本身的半衰期长(如络活喜),或者做成了微粒化的缓释或控释药片(如倍他乐克缓释片),每个微粒相当于一个控释或缓释系统,而每个药片由成千上万个这种微粒组成,则可以掰开服用。
还有很多降压药如拜新同、波依定等,采用的是非微粒化的控释或缓释技术,每个药片就是一个大的控释或缓释系统,通过特殊的控释隔膜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当药片被掰碎后,隔膜遭到破坏,药物迅速释放出来,这样就达不到缓释和长效的目的了。甚至,大量药物迅速入血,还会导致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引起药物中毒。因此,降压药是不能随意掰开服用的。
Q3我父亲是一位高血压病人,他吃降压药有个习惯,就是血压一降到正常就不肯再吃了,直到反弹回去才肯吃,于是血压总是波动,我们都很担心。请问王教授,这种情况属于难治性高血压吗?是否需要给他换药呢?
答:血压控制不好,首先要分析原因,而不是加药或者换药。临床研究发现,药物应用是否正确,是老年高血压难治的重要原因。老年人不能正确应用药物的原因比较多,例如记忆力衰退,忘记服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愿意坚持服药;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多种药物一起吃,有些药可能会影响降压药的药效;考虑药价太贵,想给子女省钱也是不服药或者少服药的常见原因。
因此,老年人更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正确服用。血压降下来后,医生会根据情况把用量减少在维持量水平,但是不能彻底停药。我遇到过一个病人,总觉得吃七八块钱一粒的进口降压药心疼,血压降下来了就偷偷停药,结果血压很快反弹,而且发生了心肌梗死。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代价却是三四万元的支架费用。因此,作为医生,在选择降压药的时候,会权衡病人的经济能力,不一定选择药效最好的,但是一定要选择病人能够长期坚持服用的。作为儿女,一定要和父母充分沟通,让他们明白吃药花的是小钱,省的可是放支架的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