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海滩,风光无限,无限的风光里更有一番风光,那就是来自江苏南通海安的海安花鼓。明嘉靖年间的《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绔子弟”的记载;成书于清同治甲子三年的《海陵竹枝词》有词曰:“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敲镇伐鼓都卢语,聒得居人夜不眠。”
十里花鼓舞不同
海安古称宁海,属海陵郡、扬州府,现属于江苏省南通市,由乡间进入镇市的花鼓在海安地区的流传,已经有三四百年悠久的历史。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海安花鼓和苏北地区的牵驴花鼓、苏南地区的渔篮花鼓、洛子花鼓一样,在明代以前,都属于歌舞相随的戏曲表演节目。海安花鼓在海安流传的三四百年间,受到了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海安以田间劳作和河港捕捞为营生,既不同于北方的狩猎文化,又不同于中原的旱作农业文化,甚至也不同于南方内地某些地区的稻作文化和捕捞文化。它是捕捞文化和稻作文化的完美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在了海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体现在了海安花鼓里。
在海安一带的海边,每逢节日或出海前“祭海”,都要举行花鼓演出活动,祈祷平安,祝福丰收。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渔民家每家门口高挂红灯笼,称为“天灯”,以此祝福出海打鱼的亲人,红灯高照,平安无事。
柔美的海安花鼓表现的是生活在溪水清悠、田禾葱翠的鱼米之乡的村姑,面朝大海、背朝田庄的黄海渔村的渔妇的生活,展现的是她们既热情奔放、又柔美温情的个性。特别是表现村姑、渔妇穿梭织网于花前月下的“颔首、摇肩、展臂、舒腕”“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舞蹈语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村姑渔妇悠然自得的劳作生活,蕴藏着村姑渔妇生活富足的欢乐情怀。
这一创作形态的个性特色,不同于牵驴花鼓的洒脱,也不同于渔篮花鼓的轻盈,而是凸显了这一地域村姑渔妇特有的既质朴、又纯情,既凝重、又柔美的内心世界,属于如清代姚鼐描述的那种“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其情其势展现出“如东升初日、如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沧、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廊”的阴柔之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安花鼓的仪式感慢慢减淡,开始融入更多的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中。***前,有专门从事演出的戏班和人员。海安花鼓属于“幼学”“家传”,老艺人把脱颖而出者收进班社进行重点培养,也有老艺人作为一种技艺传承给后代。因而在表演风格上多有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形成各不相同的流派:
角斜班――以卞姓为主。闹场歌舞强调八男八女的表演组合,围绕红娘子、上手、骚三作伴歌舞,讲究气势和阵***变换,击鼓动作也时有更新。
旧场班――以曹姓为首,红娘子、上手的表演动作细腻、优美,造型多变,骚的表演极为活跃,姜太公、和尚的表演诙谐、风趣,为五人一档的表演组合。
李曹班――为李堡西郊及原曹园乡一带的班社,以演唱和演折子戏为主,唱腔变化多,器乐讲配套,舞蹈表演偏少。
沿口、丁所、西场等地的班社也都各有异同之处。
正月里的花鼓
海安花鼓戏始于明朝中后期。那时,海安一带流传一折歌颂明朝抗倭英雄刘景韶的花鼓戏,其词曰:“花鼓唱起一条声,国泰民富出忠臣。刘公平倭安天下,三世难报子成(刘景韶之字)恩。”
清朝和民国时期,海安花鼓戏主要流传于海安通扬、通榆运河以东地区,以角斜地区为中心,并延及到如今东台的新街、如东的浒零等地。
花鼓戏习惯以三人一组或五人一队,表演时敲锣打鼓,伴之歌舞。伴舞者,动作有模仿织网女子诸多细节,颤颤悠悠,美妙难言,构成海安花鼓之精要。常用曲调有花鼓调、莲湘调、穿心调,感彩丰富,乡土气息浓郁。“正月里有个元宵节,花鼓一打真开心……”花鼓是元宵灯会上受人青睐的娱乐节目。
海安花鼓的原始表演形式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打场子”,亦称“上秧鼓”,常为八男八女之闹场歌舞;二为“杂戏”,亦称“唱奉献”,其剧目或为歌颂英杰,或为传说故事,或为倾吐爱情。表演分三段,先是“打场子”,此为广场演出,以花鼓灯、莲湘、镗锣为道具,表演歌舞杂耍;接着是“唱奉献”,此为演出主体,在室内进行,以“花鼓调”“莲湘调”“穿心调”等曲牌演唱折子戏;第三段为“收场子”,仍以歌舞杂耍为主。
三个表演段落中,以闹场歌舞为出彩,也是海安文化馆人进行搜集整理、传承保护的重点部分。出场人物“红娘子”、男主角“上手”、丑角“骚”及“姜太公”“和尚” 及花鼓队员等。其表演程序是男女主角的“头唱”(对唱),接下来是群体表演的舞蹈“莲湘”、组合杂耍“翘粮船”“翘荷花”。说唱表演的曲目多为说唱民间传说故事,除上文提及的《刘公平倭安天下》《李三宝救驾》外,还有《大补红》《种大麦》《卖豆腐》等,主要以渔家、农家生产、生活及男女爱情生活为说唱题材。
收场歌舞的表演多为闹场反复,但其“莲湘”中的“十八把滚莲湘”及“翘荷花”中的高难动作皆属表演的高潮部分。进入搜集整理时,以男女混合群舞的加工导排为主,因其舞蹈动作多从其流传区域、主要是其时海安角斜地区尚属渔农交错的南黄海边的劳作生活提炼而来。舞蹈动作的“风摆柳”脱胎于春风拂柳的态势,舞蹈步伐的“麻雀移步”则是对飞禽走步的模仿;舞蹈典型动作的“颔首摇肩、颤悠相济”“两叉站,荡扭三道弯,欲动先出胯、举步微微颤”则从其时村姑、渔妇忙时务农、闲时织网的劳作生活习惯提炼而来,经过创编导排而成“男扮女装”的女子群舞。现已成为独具一格的女子群体。
花鼓戏最精彩的是赶上“赛戏”,两个戏班子赶场碰到了一起就热闹起来。戏班子各显其能,轮番出场,这种较劲不仅是功底的较量,还看谁的戏多,动作难度大。赛戏有时候要持续整夜,直到东家出来圆场才罢休。这是花鼓戏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通常会从春节一直闹到清明期间。
“李三宝救驾”这么一折戏,演活了“红娘子”一角。李三宝名李岩,明末农民起义***首领之一。其妻苏鸾娇,人称“红娘子”,亦为起义***首领。公元1658年,李自成于陕西潼关遭明***伏击,身陷重围。李岩、红娘子乔装成花鼓艺人,深入重围,救出李自成等17位首领转至商洛山重整旗鼓。因李自成曾称“大顺王”,遂将故事篇名定为“李三宝救驾”,其中之旦角即红娘子苏鸾娇,沿袭为海安花鼓若干唱段之女主角。
海安花鼓的表演讲究诙谐、风趣、以丑为美,似乎是为了取悦神灵,但在以前,手持花鼓的却是男性。因为当时对神灵的祭祀,是对出海打鱼、维持生计的男性的祷告。据当年跳花鼓的老艺人回忆,直到***初期,花鼓还一直传男不传女,以前的“红娘子”均由男性扮演。
过去海安花鼓的代表人物要数卞文学,卞老汉70多岁时扮演红娘子仍惟妙惟肖。有一年在县城元宵灯会上,花鼓队在鼓乐声中登场表演,红娘子、上手、和尚诸角色,踩着鼓点儿,飘然而至,宛若神仙。尤其是那俊俏的红娘子(卞老汉扮演),丹凤眼,樱桃嘴,婀娜赛如风摆柳,腰身扭出三道弯,引得男人们目不转睛地痴看,误以为是真的“红娘子”,不时赢得人们一片喝彩声。
而当今健在的还有旧场的纪荣俊,也是***后花鼓班社的领班之一,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其歌舞动作仍不减当年。坊间人称“西卞东纪”,两者皆为家传。卞文学唱舞俱佳,动作程式严谨,潇洒大方;纪荣俊跳、唱、念、做功夫俱全,动作俏丽妩媚。
新时代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海安的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花鼓戏,并进行艺术再加工,使海安花鼓艺术进一步升华,并登上文化艺术的“大雅之堂”。1958年,海安县文化馆的文艺辅导员在《江苏音乐》杂志上发表海安花鼓的词腔之一“花鼓调”,并以《看谁登上光荣榜》为题填词。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角斜民兵文艺队曾以花鼓戏的形式,编演以说唱为主的《五坊今昔》,反映新旧社会的变化。海安花鼓经县文艺工作者艺术加工后,逐步演变成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以说唱形式为主体加伴舞,常为八男八女之歌舞。另一种形式是根据花鼓的音乐旋律编创的二胡独奏曲和花鼓舞蹈编排的《二胡与花鼓》舞,海安花鼓逐步舞蹈化。
1999年初,海安花鼓被首都国庆游行***活动筹委会直接点名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广场晚会鼓舞演出。这是江苏唯一直接点名参加国庆50周年大典的民间文艺作品。“海安花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由传统的男女歌舞改为纯女子舞,其动作设计保留了“海安花鼓”中“风摆柳”“蝴蝶绕花蕊”“杨柳步”“船帮步”“喜鹊登梅”等基本舞姿,同时融入“渔兰花鼓” “泰兴花鼓”等江苏民间鼓舞的精华。
2002年,海安花鼓被制成电视专题片,于4月21日晚18时05分在中央电视台7频道播放16分钟。同年11月1日,海安花鼓在南京艺术中心“金秋华章”大型文艺晚会上献演,获得观众的赞赏。此后,海安花鼓连续多年参加南通市、海安县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和经贸洽谈会开幕式演出,直至2008年舞进北京奥运会……
2007年,海安花鼓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正在申报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代表江苏的唯一节目,海安花鼓也亮相国家主体育场“鸟巢”,和来自全国的26个节目一起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暖场”上出现的《海安花鼓》经过大“变脸”,跟江苏人熟悉的街头舞蹈形式截然不同。新加入的舞龙表演给带着浓郁江南特色的女子舞蹈增添了阳刚之美。由江苏音乐家重新创作的配乐听来跟经典曲目《拔根芦柴花》很像,热闹大气,却在音乐中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不时传来的方言甚至带有一丝说唱的味道。
原本女子着绿衣、持红色鼓的传统面貌被改头换面。男女演员的服装颜色很炫,男演员的服装造型处处加入了龙的元素,五彩的小坎肩,搭配缀满“龙鳞”的长裤,就连金色的头饰也是龙头造型,还“长”着龙角。整体感觉让记者一下子想起了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再看女演员的服装,玫红色的单肩抹胸上缀满五彩的珠饰,下面搭配同色系的中裤,煞是艳丽。
由320人组成的海安花鼓队,在著名的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和“海安花鼓调”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时而形成“小桥流水”,时而又变成“江南秧田”,营造出一种清新、秀丽的江南水乡气息。
一溜鲜嫩嫩的水乡娇娘,一溜红红的花鼓,一袭碧碧的绿裳,苏北的里下河,接纳了淮河,接纳了大海,接纳了长江,接纳了从上天垂下的雨帘。
清清的海风,绵延了五千年,从青墩碎瓷中滚落的稻种、棉籽还有桑树根,落在这块土地上,卷起了千里银浪、万顷金浪。留给今天,依然是蚕蛹的丝丝作响。
――《好一个,海安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