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30岁的张英(化名)因为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入狱服刑。假释后,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又重操旧业,凭借自己对监狱的熟悉,竟冒充狱警,通过网上交友诈骗70余万元。这是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近日提起公诉的一个案件。那么张英究竟有怎样的神通,被骗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网遇“能人”
老李的家位于城乡接合部,近年由于拆迁改造,分了不少的拆迁款,日子过得挺富裕。老李也没有什么正经工作,有时觉得很无聊,只得通过上网聊天打发时间。
2011年9月的一天,老李照常上网聊天,聊天过程中,一个女人主动与老李搭讪。她自称叫张英,是北京市某女子监狱的狱警,有房有车,连父母和自己家的住址也说的一清二楚。老李发现,这个张英住的离自己家很近,让他感觉两人很有缘份。
老李忽然想起自己的一个同学的姐姐,因为杀人被判了刑,好像就关在张英工作的那所监狱。待老李提起这个犯人,张英马上接口说:“这个人就在我的监区,是我负责的犯人”,并且把这个女犯的体貌特征和犯罪过程说的一清二楚,十分准确。此外,张英还谈到不少监狱内部管理的程序、规则等,许多情形不为外人所知,张英显得十分内行。老李见张英说得头头是道,还认识自己的熟人,于是便对张英的身份深信不疑。
之后,两人就经常聊天,成为好友。张英经常在不经意间炫耀她办事的神通,比如能“捞人”了,能“挣钱”了等等,这一切都让老李艳羡不已。
老李是个老实人,内向普通,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拿得出手的朋友,虽然现在有了点钱,但是总觉得自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原因就是没有人脉,不认识什么有权有势的朋友。这次机缘巧合认识了张英,实在是让他求之不得的事,因此,他一心想要和张英做长期的好朋友。
献错爱心
2011年10月的一天,张英和老李又在网上交流。老李发现张英情绪不高,连忙关切的询问。张英告诉老李,她的一个同事也是她的一个好朋友,前段时间挪用公款1.2万元的事情败露,上级正在调查,按理说应该赶快把窟窿堵上,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节骨眼上,同事偏偏又出了车祸来不了单位了,自己替朋友担心,想先替同事垫上,但是因为投资做生意,手头一时没有钱,正想着问谁借钱。老李一听,马上说自己手里就有钱,同意借给张英。怕张英不够用,老李还多给她汇了3000元,一共1.5万元。
为了感谢老李的鼎力相助,张英提出和老李见个面表示感谢。两人在一个餐馆相约见面。“真人版”的张英30岁左右,大方漂亮,又不失干练精明,说话一套一套的,办事有板有眼,和老李心目中的“女警察”形象十分符合,老李觉得和张英的朋友关系又近了一步。
过了两天,张英又找到老李,这次她一反平时的“女强人”形象,一见面就开始哭泣,老李一见很是心疼,连忙询问详情。张英抽泣着说:“我看管的犯人自杀了,家属一直追着我讨要赔偿费,否则就要大闹,如果那样的话,我的工作就保不住了。”老李一听,安慰张英说:“这有什么难办的,你要多少,尽管说话。”这次,老李又借给张英3万元。
几天后,张英给老李打电话,说自己的麻烦暂时过去了,她听说老李需要周转,暂时没有房子住,主动提出自己的哥哥有套房子,一直闲置着,为了感谢老李,想把房子借给老李一家住。
此举让老李很感动,他觉得自己交的朋友很实在很仗义,关键时刻能帮自己,就带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
“祸事”缠身
两人的朋友关系就这样延续着。老李自从有了这个“狱警”朋友,感到有了靠山,自己也有了面子。心想以后自己要有什么事情,还真能用得上这位神通广大的朋友。张英呢,仿佛苦情电视剧里女主角,总是遇到一些倒霉事。她的解决方法就是向老李借钱。
11月27日,张英说自己开车不小心撞伤了个小女孩,借了9000元;2012年1月3日,需要赔偿小女孩的家属,借了1万元;1月10日,张英说自己同学的女儿要换肾,借了3.5万元;1月19日,张英说自己的生意需要周转,借4.5万元;2012年春节前几天,说要赎回自己的车,借了5万;1月29日,说同学的母亲做手术,借了2万;2月11日,张英说自己儿子交学费,借了2万。
每次借款老李都是通过银行打钱或是当面给现金,张英从未打过借条。而此时,老李家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自我介绍是房屋中介,让老李交这几个月的房租。仔细一打听,老李才得知自己所住的房子并不是张英哥哥的,而是张英租的,且一直没有支付房租。
出了这事,老李的妻子开始追问张英的事,并对张英起了疑心。可是老李并不以为然,他坚信凭张英的身份,她一定能把借的钱还上。不过,他还是答应妻子,让张英打了三张借条。
转眼到了2012年3月。一天,张英急慌慌地来找老李,说自己正在接受调查,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误,犯人出狱后要告她,需要借10万摆平。虽然有了上次的“租件”,有了妻子的提醒,老李还是鬼使神差地汇给她8万;3月30日,张英说上次的事虽然赔偿了家属,但却不算完,需要给一个叫王某的领导送礼6万元,老李又乖乖地往王某的账号汇款6万元……
真相大白
因为借钱的事,妻子和老李不知吵了多少次。妻子逼急了,老李实在拗不过了,就让张英还钱,张英每次都答应的很痛快,却都以种种理由拖延。虽然在此过程中张英给老李打了三张借条,但钱却是一分也没有还上。2012年5月,张英又找老李借钱。而此时老李的妻子也终于知道,自己的丈夫借给张英几十万元的事实。夫妻二人找到张英,让她在5月10日还钱。期限到了,张英还是没有还钱的意思,在妻子的坚持下,老李终于到公安机关报了案。
直到张英被抓,老李才恍然大悟,张英根本不是“狱警”,她今年37岁,无业,初中文化。2007年因犯诈骗罪入狱服刑,2010年12月20日被假释。假释后,张英没有经济来源,便重操旧业干起了诈骗的行当。
她之所以对监狱的事那么熟悉,是因为她曾经在监狱服刑六年。至于老李提到的那个犯了罪的熟人,正好和张英在一起服刑,因此,张英才对她的情况了如指掌。也正是这个细节,让老李深信张英的身份,一步步走入陷阱。
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的八个月的时间里,张英以看病、同学死亡、孩子换肾、母亲住院、请客送礼等名义,共计向老李借款70余万元,并将所有钱款挥霍一空。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张英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之规定,涉嫌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
法庭上,张英神情漠然,她对自己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此刻的老李仿佛在梦里一般,他怎么都无法相信,自己曾经那么信任、那么有地位、有能力的朋友却是个骗子。截至发稿时,案件还没有判决。
检察官提示
司法实践中,冒充官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案件并不少见。被害人往往倾慕骗子手里的所谓“权力”,请他们帮忙办事,这样才被骗子引入陷阱。
本案的不同之处在于,被害人更加容易上当,被骗的更加彻底。他甚至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请托,只是想通过满足骗子的需求,来维系一段“朋友”关系,实现他有一个体面朋友的心理愿望。
和其他诈骗案件一样,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她只是精准地把握住了人们普遍具有的炫耀和虚荣的心理。中国是熟人社会,一些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这样的想法:有熟人好办事,认识的人多,认识的能人多,人脉广,就是有本事的体现。因为想着与有权力的人拉关系,所以即使面对骗子,也会放松了对骗子身份真伪的鉴别。
当然,骗子们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实施诈骗,而且屡屡得手,不可能全无技能。首先,他们对其所冒充的人物都有所了解,比如本案中张英就对监狱环境十分熟悉,还虚构出“挪用公款”、“捞人”等逼真情节,让人对她的身份不敢有丝毫怀疑,让人上当。
此外,有时人们的这种心理还会助长骗子的气焰。有的案件中,骗子起初冒充某种身份,只是贪***一时虚荣,或许并不想利用这种身份进行诈骗。而周围人却因为认识了这样一位“能人”,脸上有光,逢人便介绍,久而久之,犯罪分子的身份变得不容置疑,而他们实施犯罪的风险也同时大大降低了。
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还应该摒弃对“权力”的迷信,遵守社会规则,“一切都按规矩办”,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消除“骗子官员”们的生存空间。
再有,网络交友是个新兴事物,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但新型的生活方式诱发了新型的犯罪,大家在体验网络交友便利的同时,要“擦亮眼睛”。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注意核实对方的信息,不要轻信他人,特别是在对方表示了特殊身份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崇拜;对方提出汇款要求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