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中日甲午海战后,国际红十字运动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旅日侨胞孙实甫由于长期在日本经商,习见日人深获红十字会之益,遂与志同道合者翻译国外红十字组织的章程,广为传播西方“人道”理念。孙实甫被认为是“中国倡导红十字会第一人”。 1904年3月10日,清朝大臣吕海寰、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等人在上海邀请中立的英、美、法、德国等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当年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承认。1950年8月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红十字会协商改组会议(实际为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会改组事宜。会议明确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为“中央人民***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并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审阅了改组报告,并亲笔修改了《中国红十字会章程》。2004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八届一次理事会选举彭云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聘请国家***为名誉会长。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和坎坷历史,至今已走过百年漫长历程的中国红十字会本着“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宗旨,大力开展卫生救护和社会服务,为“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全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红十字会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区分会,共计82847个基层组织2026万会员。作为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现在主要从事备灾救灾、卫生救护、推动无偿献血等工作。据统计仅在2004年底的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中国红十字会就向海啸受灾国捐出1066万美元的现金和价值上千万元人民币的货物。
相关链接
“国际红十字会”
19世纪中叶,在意大利的北部索尔弗里诺,法、意、奥三国***队发生了激战。战后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染山冈,数不清的伤员躺倒在地上痛苦地着无人过问。瑞士人亨利・杜南见此情景立即开始了民间伤员救护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呼吁各国成立救护团体。经过他的努力,1863年2月17日,委员们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会议,由此“五人委员会”(即后来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成立了。在亨利・杜南的呼吁下,欧洲陆续组建了17个伤兵救护国家委员会,即后来各国的国家红十字会。186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与会各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改善战地陆***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使红十字工作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运作起来。从此,国际红十字会成为国际公认的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组织,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红十字会的标志是白底红十字:红十字是由五个正方形拼成的,分别代表亚、欧、非、美、大洋洲世界五大洲,这说明红十字会具有国际性。有些国家叫红新月会,其标志为白底红新月。为了纪念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5月8日被定为世界红十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