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亦称叉玛。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辽、金时代进入鼎盛,以后亦有继承和发展。
萨满文化与“萨满教”
萨满文化起源于原始渔猎时代。在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历史文献《三朝北盟会编》中,它是女真语,意指巫师一类的人。远古时代,人们把这里各种捉摸不定的自然物体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人的意识,对它产生了敬仰和祈求,从而形成了最初的萨满文化。就其本质来说,萨满本身并不是一种宗教。它没有始祖、没有教义,崇拜的是多种神灵。由于没有固定的庙宇教堂,也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所以在信仰萨满的古今众多民族和部落里,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经典,也很少有共同供奉的神灵,从而也就没有统一的信仰组织。它只是一种自发的民间信仰活动。但萨满的本质也像其他宗教一样,是关于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因此也不能把它排除在宗教之外。所以称其为萨满教也没有什么过错。
由于萨满是原生性文化。所以即使是到了古代,我国北方的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吉、H、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或保留萨满的某些习俗。
萨满教认为世界分上、中、下三层,上界为神居的天堂,地面为人居的中界,下界为鬼魔居住的地狱。在萨满看来,万物皆有神灵,如上天是由“天神”或“天老爷”主宰,山有“山神”,地有“土地神”,火有“火神”,风有“风神”,雷有“雷神”等。久而久之人们便自然形成了三种崇拜:一是自然崇拜(如风神、雨神、雷公、电母等);二是***腾崇拜(如凤凰、鹰、天鹅、喜鹊、龙、麒麟、犬、虎、鹿、蛇、蟒、狐狸和黄鼠狼等),所以北方人过去即使是在杀鸡时,也要叨念一段杀鸡忏悔词“小鸡小鸡你别见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今年死明年再回来。”;三是祖先崇拜。在喇嘛教传入北方之前,萨满祭祀活动主要是祭山神。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铃、铜镜、抓鼓、鼓鞭等。萨满的法器上都刻有各种神的***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时候都刻绘有色彩丰富的神灵面具。满族萨满面具被满族人视为宗教用品,一般只由萨满传世珍藏,外人是很难见到的。满族的萨满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它是萨满的活化石,历史久远,画面内容充满了神秘感。
北方人信奉萨满的主要形式是把大地之神看作是“万物起源之母”。故对山的信仰与崇拜十分古老。在北方其它少数民族流传到后世的民间传说里,山也往往被他们看作是全人类和民族起源的基本构成因素。对山的信仰与崇拜同对祖先及其灵魂的信仰与崇拜结合在一起,于是便产生了后世的山神信仰与崇拜。此外,流传于后世突厥语民族中的山神是一位白发白髯、全身素裹的老人形象。而火在北方各民族中的信仰通常是同女神联系在一起的。水则被看作是宇宙初始的形态,也是生命的源泉。古代突厥人也有暗示女水神掌握人间生杀予夺大权的传说。而在萨满教的世界里,还有一些动植物,尤其是鸟禽等,也都往往成为灵魂的象征。其中鹰、天鹅作为萨满巫师特殊灵魂的显形具有突出意义。
丰富多彩的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丰富多彩,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甚至在佛教和***教成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的一些民族当中,仍可见到一些历史遗留。
萨满跳神
萨满跳神最初是远古中国东北的女神祭祀仪式;祭祀女神的祭司即巫;跳神就是祭祀女神时的祭司,即巫跳的祭祀女神舞。最早的萨满是由一女一男“二人”组成的,他们所表现的是先民集体的“幻想思维”:以理想的结果形式表演来控制实际生活的形式。萨满跳神在中国东北诸民族萨满的跳神仪式中,尽管不同民族的萨满有不同的程式,甚至不同的氏族之间亦不尽相同,但基本程序是完全相同的:请神――向神灵献祭;降神――用鼓语呼唤神灵的到来;领神――神灵附体后萨满代神立言;送神――将神灵送走。这样,请神(献牲)、降神(脱魂)、领神(凭灵)、送神便构成了阿尔泰语系诸族萨满仪式的基本架构。
此外,阿尔泰语系诸族中的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相同内容的祭祀仪式,譬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都有祭敖包的萨满仪节;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鄂伦春族的“奥米南”,达斡尔族的“斡米南”,都是同一性质的萨满集会活动。显然这是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互相影响与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萨满跳神一般在三种情况下进行:其一,为人治病;其二,教新萨满;其三,举行祭神仪式。萨满为人治病的跳神仪式一般是:傍晚,在患者居住的“仙仁柱”中,人们围坐在周围,在跳神前点燃一种木本植物,发出香气,净化污浊 空气,以便神灵能够到来。
届时,萨满身穿神衣,头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盘腿坐在西北角的“塔了兰”的专门位置上,病人坐在东南位置上。萨满在请神前,双眼半睁半闭,打几个哈欠后,开始击鼓,然后起身,边击鼓,边跳跃,边吟唱,音调极其深沉。萨满唱一句,“扎列”(二神)和参加跳神仪式的人们伴随着合唱。鼓声渐紧萨满下巴哆嗦,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双目紧闭,周身摇晃,表现出神灵附体时的痛苦情状。这时有人拿出一团烧红的火炭,放在萨满脚前,为神引路。萨满鼓声突停,混身大抖,这是神已附体的表现。这时附体的是祖先神,借萨满之口询问:“你们请我来有什么事?”“扎列”及病人亲属代答:“因某人患病,惊动祖先来给看病。”这时萨满再击鼓吟唱,通过逐一恭请诸神,探寻病人冲犯哪位神。萨满提到一位神的名字,病人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则认为是此神在作祟病人;有时作祟之神借萨满之口,自认是他所为,要求供祭某种牺牲(牲畜),患者家属赶紧应允,答应病好后就还愿。有的萨满看病人的病情严重,就让病人躺在床上,向其身喷开水,叫“阿尔沁达兰”。如果认为危重病人的灵魂被恶神掠去,萨满要借助祖先神的力量,于想象中远征沙场,与恶鬼搏斗,把患者的灵魂夺回来,病人方能得救。萨满跳神时间长短不一,视病人症状轻重,短则半小时,长则1~2个晚上。有的萨满斗不过凶神恶煞,便嘱咐另请其他高人萨满来跳神。
萨满巫师
萨满巫师的社会地位很高,除了被认为是神与人类沟通的使者,主持祭祀、占卜、预言等外,还是原始的医师。这里的萨满在给人治病的时候,装出鬼神附体的样子,手舞足蹈地为人驱邪治病。几千年来的东北大地上,总是不断地响彻着萨满震颤灵魂的咚咚鼓声,不断地摇动着萨满牵动心弦的清脆铃声,不断地闪烁着萨满耀眼明亮的神镜,不断地唱诵着萨满高亢嘹亮的神词,不断地跳跃着萨满上天入地神秘的身影。据说当今有一种***腹痛的药方就是萨满传下来的。由于有的萨满巫师技艺很高,萨满节上有的在火上行走,有的用针穿透脸皮,外行人也看不出破绽,所以现代汉人把其称为封建迷信。
萨满派系
萨满分黑白两派,但无明显区别。蒙语称男萨满为“波”或“列青”,称女萨满为“乌大根”。由于萨满没有寺庙和成文经典,所供奉的神称为“翁古达”或“赛胡鲁斯”。无论哪派的男女萨满,他们在求神问卜时(蒙语称“占达”),词的腔调都是一致的。一般唱词:坐上能行白龙马,锋刃刀剑腰中挎,。骑上快速的银鬃马,刀***剑戟手中拿,唐王李世民征东的时候,传下我们的“翁古达”。黑白两派在求神问卜的词句中,有不同之处。白派唱词:击鼓叩天向西天,如来大佛在那边,倒退三步再祷告,***班禅活神仙。烧香敬酒在苍天,释迦牟尼在上边,向前迈步再求告,葛根喇嘛活神仙。从唱词中看出白派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黑派唱词:没有乌云和大海,蛟龙的神通从何来?没有“翁古打”来安排,“波”的神通从何来?没有高山和森林,“波”的神威从何来,没有灵魂做后盾,“波”的神威从何来?从唱词中看出黑派“波”信奉“翁古达”和灵魂。无论哪派唱词都是通俗易懂押头对韵,每四句一段。无论一段、二段或三段,重章迭句都曲调优美,有悲、欢、愁、怒之分。清朝民国时期,北方旗内“波”的活动频繁,唱词流行。一般爱好民间文艺的人都会唱“波”的各种曲调和唱词。每年的旧历九月九日,“波”都要举行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萨满”文化、不仅仅是跳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