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动画片的伦理导向危机是一个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目前有些动画片的伦理导向出现了偏离,导致负面的伦理观充斥其中。动画片既要有正确的伦理导向,又要有输入伦理导向的方式方法。应该使动画片集知性、趣味性为一体,真正适合儿童乃至大人享用。
关键词: 动画片 伦理导向 知性与趣味性
当下某些国产动画片在伦理导向上出现了问题,一个是内容问题,一个是方式问题。内容是指价值导向出现了偏离,一些不健康的、的、暴力的、是非善恶不分的伦理价值观有所增多。方式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指在灌输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时,仍然采用成人化、中国化的方式,教育痕迹明显,娱乐性、趣味性被挤压,动画片本身不堪重负。前一个问题是原则问题,是本质问题,后一个是技术或认知问题。两者一个是里,一个是表,既要有正面的价值导向,又要有显示正面导向、正面价值的恰当的方式,表里统一,方为上乘。在这其中,当然第一个方面是最根本的,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根本无从谈及其他,第二个方面,即使价值导向正确,但如果把动画片当成教化的工具,也就失去了动画片的本位价值。
一
作为一个被动看动画片的家长,我也时不时地看上几部动画片,有些长篇的动画片更是时不时跳入视线中。国产动画片是个不太景气的产业,这其中因素很多,批评声音也比较多,但多集中于技术、制作理念等方面。对于我,感触最深的或者说最无法忍受的则是近几年几部动画片中所呈现的伦理导向危机问题。所谓伦理问题,就是善恶是非问题、好坏问题等,动画片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改变了以往的伦理次序,即善恶不分、善恶一家,好坏不分,好坏一体。在700多集的长篇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羊们虽然天天和灰太狼斗智斗勇,但斗智斗勇显得很有规则,很是客气,遵守游戏规则。羊儿们似乎并不是对狼疾恶如仇,倒像是玩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也像是玩yo-yo球游戏,一放一收,持续不断。同样的,《开心宝贝》也是如此,敌我双方没有剑拔弩张,没有你死我活,都是不痛不痒,动画片有多长,拉锯战或持久战就有多长。我到现在为止,也没看到《喜羊羊》的结尾,或根本不知道结尾是什么。这样的电视剧没有价值立场,无非就是和稀泥,拉大锯。如果说无原则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原则错误就很难忍受了。俗话说,邪不压正,再怎么样,正的一方面总不能被邪的压倒,但有些动画片就这样做了,比如《福五鼠》,完全颠倒了角色,老鼠被塑造成又正义又勇敢又智慧的形象,而猫则与之相反,贪婪、残忍、懒惰。于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猫战胜老鼠,而是老鼠战胜猫。如果要塑造一般的敌对形象,当然是可以的。但制作者有意颠覆常识意义上的形象设定,让人难以接受,成年人尚可理解,但这种反常的颠覆会误导儿童,以致使他们搞不清在生活当中谁善、谁恶,究竟应该以哪类形象作为自己的偶像,这种流毒、贻害是很可怕的。
像《喜羊羊》这类动画片在艺术性上也乏善可陈,没有情节,前后之间缺乏张力关系,只不过是日常流水账,所以就是动画肥皂剧、无机剧。随便什么时候看,随便从哪儿看起都行。
中国动画产业在上世纪有一批相当优秀、家喻户晓、老孺都喜闻乐见的作品,比如《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铁扇公主》、《哪吒闹海》等。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像《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等,都是善恶分明、阵营鲜明,情节紧张,惩恶扬善,大快人心。现在的动画片不温不火、不好不坏,且长得要命,究其原因,在于整个社会。不仅仅是动画片如此,也不仅仅是动画片中的价值导向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出了问题,社会的价值导向出现了问题。以前的动画片是英雄主义式的,明晰的善恶立场是最基本的线索。当整个社会有一个英雄崇拜情结的时候,必然就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但现在,整个社会价值导向发生转变之后,在合理与不合理、善与恶之间没有了严格明晰的界限划分,人的心里无法再为善、恶是非做出判断的时候,动画片的制片人也是处在一个含混、尴尬的处境中。非此即彼、非你即我的判断标准连大人都不相信的时候,也就无法再灌输给孩子。采用橡皮糖式的、拉拉扯扯式的观念和价值结构或许也是成年人一种随波逐流、玩世不恭的做法。当年北岛的“我不相信”是对现实的反思和不满,那一代人不相信的是恶会长存,但现在恐怕“我不相信”已经完全走向了反面。正是因为这样的“不相信”,所以才导致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失范。即使你相信,也没有用,现实常常跟你开讽刺性玩笑。
但是,儿童总归是单纯的,也正处于价值判断的形成时期,因此,无论成人世界怎样,都不能把那种负面的东西弥漫在儿童的世界中。无论怎样,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总得靠进步的伦理观、价值观引导才能稳步向前。没有崇高,就得呼唤崇高。动画片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任何文学艺术,都以人类的精神为主旨,无论在哪种社会制度,在哪种社会发展模式中,都应该将追求正义、真理、真善美作为人类精神的根本命题。
二
但崇高或正面的伦理导向并不等于说教,也就说,它不应以一种家长式的训导方式硬塞进动画片中去。动画片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的受众主要面向儿童,儿童最主要的是童趣、童心,而不是老夫子。即便动画片的受众主要不是儿童,动画片本身的特点也应该是面向具有儿童心理的受众。好的动画片,不仅孩子爱看,大人也爱看,成为一种加深亲情的家庭盛宴。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每个人,无论年龄多大,内心的童真是其最渴望保存的最干净的圣地。这就要求,动画片制作的逻辑起点应始终从儿童本位出发。中国的动画片喜欢承载太多教育内容,这不是不可以,但要适当削减,且要有灵活的教育方式,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如果总是用大道理,板起面孔,孩子也不爱听,收效亦甚微。动画片更是要注意这个特点,即不能勉强地塞进一些说教性内容、明显的说教性内容,凌驾于动画片本位之上,否则片子就沦为教育的传声筒了。如何将童趣、童心与伦理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我国的传统习惯,这个不多说,在其他文艺文本当中也常见。另一个原因,在于当下的社会。社会发展迅速,各方面事物瞬息万变,现在的儿童接收到的社会信息刺激太丰富,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他们在想什么,以及他们喜欢什么都需要成年人去研究、去考察。因此,揣摩、理解当代社会儿童的心理需求是一项重要的事务。可以说,不懂儿童心理,总是以大人的姿态去写去制作,那只会把儿童当做自己眼中的他者,以这样的姿态去看待儿童,无疑戴上了大人的有色眼镜,必然就谈不上真实,更谈不上本质真实。大人是能指,压制了儿童这个所指,使得所指的意义被压抑,得不到正常的体现。
像《猫和老鼠》、《小蝌蚪找妈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呆和老呆》之所以能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在于这些动画片看起来似乎就如同出自儿童之手,似儿童拍出的东西,它的叙述者就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体现乐趣、亲情与温暖,非常自然、非常顺畅。有些动画片虽然也想表现儿童的趣味、儿童的日常生活,但显得造作,矫情,于是显得幼稚,比如《淘气包马小跳》、《大耳朵******》等。前者是从儿童文学改编而来,这个儿童文学本身就很幼稚。童趣、童真不等于幼稚,童趣、童真是一种天然的智慧和幽默。幼稚是失却了儿童本身的真实的做法,是成人居高临下硬是把自己模仿成儿童来写作的做法,拍出的动画片自然也幼稚。《大耳朵******》中的******的表现尚算真实,但片中大人往往以自己的姿态掩盖了整部动画片的童趣,也显得矫揉不堪,叙述语气、叙述视角包括叙述动作都成人化,让成人看来虚假、无趣,让孩子看来太累。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的家长式的教育模式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在动画片中的投射是显而易见的,观念上的不***最终导致儿童艺术的低迷。
这方面,国外的动画片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且不说经典的《唐老鸭与米老鼠》让几代人念念不忘,就是这两年很有现实性的《巴布工程师》、《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花园宝宝》、《小熊维尼》、《海绵宝宝》都引人入胜。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制作者本人的思想倾向,也就都有价值观、人生观,总体来讲就是教育内容。但这些作品的教育内容已经完全被卸掉,如果说有,其实毫无痕迹,就是像抒情诗一样美,滋润心田。实际上,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国度、人种怎样有差异,凡是人情的、人性的、温情的、善意的东西都是相通的,孩子所能承受的东西也就这些,让他承受更多的教化,于动画片无益,于孩子也不爱看,大人都不爱看。国外的动画片不说教,不教化,不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而是更乐于展示真实的现实生活,比如《巴布工程师》,场景真实生动,内容温馨可信。国产动画片在学习国外经验时,应该更多学习别人最根本的东西,即人文的东西,至于技术层面,终究要以人文为基础方才是根本,方才牢实。
国外动画片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思维方式、文化本源和技术理念与我们不同,正因如此,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注意知性与趣味性和生活化的结合,立足于自身的根基,又理解当下儿童的心理,真正为儿童提供精神食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动画片的伦理导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