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原本只在虚拟经济领域产生的危机突破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界限,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虚拟资本进行分析研究,探析虚拟资本的特性并对其特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旨在得出虚拟资本的准确内涵。
【关键词】虚拟资本 虚拟性 资本论
“虚拟资本”一词最早是由英国银行家威・里瑟姆提出,虚拟资本是什么?在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何为虚拟资本”都持不同的看法。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第三卷第五篇中,有大量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对“虚拟资本”作出明确的定义。从《资本论》第三卷中对“虚拟资本”的大量描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虚拟资本”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论述是建立在对里瑟姆所提出的“虚拟资本”概念的基础之上的。
一、虚拟资本的特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三卷(尤其是第五篇)中对“虚拟资本”作了大量的详尽的论述。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虚拟资本之所以被称为“虚拟资本”,是因为其兼具了虚拟性的特征与资本的属性,在这二者之中,虚拟性是构成虚拟资本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的首要特性就是虚拟性。虚拟资本的虚拟性实质上是一种“多重存在”,即资本的二重或者二重以上的存在或者运行方式。实际上,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双重存在,他认为,资本可以分为实体的存在和虚拟的存在,实体的存在就是资本以产业资本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存在,主要在产业资本的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虚拟的存在是实体的存在的“映像”、“影子”,但是虚拟的存在并不完全依附于实体的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脱离实体的存在,成为***的存在,并且对以实体存在的资本的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虚拟资本的演化过程正是资本的虚拟存在逐渐脱离实体存在的过程,其演化顺序是商品一货币一资本一生息资本一虚拟资本,马克思顺着这个演化顺序对虚拟资本作了详尽的分析。
货币本身就是一种虚拟性的存在,货币的产生过程就伴随了虚拟性的萌芽。货币是在商品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随着交换次数的增多、范围的扩大,原始的物物交换已经不能满换的需求,这时就产生对作为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的需求。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暂时地交替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当这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众多商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的交换媒介即货币时,它已经内在地具有虚拟性了。货币的多重性存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一般商品的实体存在,它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作为货币的虚拟存在,这种存在脱离了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地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即使这种存在的形式知识现实货币即金或者银的形式,只是以自己的物质充当价值尺度的商品的形式,那么,这个货币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也必然只是虚拟的,也就是说,完全像价值符号一样,只是对价值的权利证书。”
货币在变成资本后,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于货币的特征,作为货币资本的这一部分仍然具有货币所具有的各种职能,但是,资本与货币有着本质的不同。资本以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两种方式存在,其中,产业资本是单重的实体存在,存在于产业的实际运行中,不包含虚拟性的存在。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不同,具有双重性的存在,其是实体性的存在是以借贷资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虚拟性的存在则是以债权、汇票、股票等虚拟资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银行资本构成了虚拟资本的主体,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银行资本组成部分的论述:“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由债权(汇票)、国债券(它过去所代表的资本)和股票(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构成的。在这里,不要忘记,银行家保险箱里的这些证券,即使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例如国债券),或者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例如股票),它们所代表的资本的货币价值也是完全虚拟的,是不以它们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的;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要求权,并不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权的要求权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资本货币上。”
二、资本虚拟特性的具体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三卷中通过对国债券、股票、银行存款、银行券以及商业票据的分析说明了他所论述的资本虚拟性。
关于国债券,马克思认为,“这种资本,即把国家付款看作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即国债券本身不代表资本,只代表获得利息的权证,作为“资本”,它只是想象和虚拟出来的,“当债券卖不出去的时候,它的假象就会自动消失”。
关于股票,马克思认为,“这个资本不能有双重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另一次是作为在这些企业中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它只存在于后一种形式,股票不过是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一个相应部分的所有权证书”,所以,股票只是已经在企业中执行只能的资本的纸制复本。其次,股票的资本价值也是虚拟的,股票的买卖不是按照股票面值而是按照其市场价格来交易的。如果一个股份公司的效益好,股息高的话,股票的资本价值可以是股票面值的几倍。反之,如果一个股份公司的效益差,股息低的话,股票的资本价值会低于股票面值。因此,股票也是一种虚拟资本,“它们的货币价值或者资本价值完全不决定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
关于存款,马克思认为,首先,银行存款可以作为生息资本贷放出去,其次,在存款人相互间提供的贷款由他们的存款支票相互平衡和相互抵消的时候,存款只在账面项目的结算中起作用,随着生息资本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完善,银行的存款实际大大超过了现实资本,“一切资本好像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会增加两倍,因为有各种方式使用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各种不同的人手里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银行存款的不断积累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虚拟资本的出现。
关于银行券,马克思认为,银行券是缺乏准备金保证的,失去价值保证的银行券也只能是一种虚拟的资本。马克思通过引用恩格斯对英格兰银行超发银行券的论述阐述了这一观点,“1844年银行法的暂停执行,使英格兰银行可以发行任何数量的银行券,而不用考虑自己手中有多少准备金可以作为保证;这样,使它可以创造任何数量的纸票形式的虚拟货币资本,从而用来贷给各个银行和各个票据经纪人,并通过他们,贷给商业界”,这客观上造成了虚拟资本的泡沫化,为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关于商业票据,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信用货币如银行券不是以货币的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为基础的,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使汇票成为虚拟资本的是银行将贴现后的商业票据作为生息资本贷出,而商业票据保存在银行里作为银行准备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地通过贷放票据,虚拟资本就制
造出来了,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商业信用不断膨胀,虚拟资本中的泡沫成分大大增加,“在东印度贸易上,人们已经不再是为了购买商品而开出汇票,而是为了能够开出可以贴现、能够转换成现金的汇票而购买商品”,这也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从马克思对国债券、股票、银行存款、银行券以及商业票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所论述的“资本的虚拟性”存在就是“资本的多重存在”,虚拟资本应当包含虚拟的“多重存在”性和具有“剩余价值索取权”两个特征。但是,虚拟的“多重存在”和“剩余价值索取权”仅仅是构成虚拟资本的必要条件,仅仅具备这两个特征并不能保证虚拟资本的正常运行。虚拟资本的正常运行还需要一个充分条件,即流通。如果缺乏流通这个充分条件,虚拟资本的虚拟性就只能停留在形式上的虚拟,不能参与到价值的运动过程,也就无法对实体资本产生任何影响,那么,这种虚拟资本是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的。马克思通过对国债交易过程的分析说明了这一点,“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然而,我们马上就会知道,这种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运动。”因此,形成虚拟资本除了要具备虚拟的“多重存在”和具有剩余价值索取权之外,还必须具备能够进入市场自由流通这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同时构成了虚拟资本,缺一不可。
三、总结
虚拟资本的范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国债、股票、汇票、银行存款等范畴演变到了今日的金融、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虚拟资本不仅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其层次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当代金融衍生品的多重存在性,使虚拟资本的虚拟性不断增进,也变得更难以琢磨了。尽管虚拟资本的形式和层次发生了各种变化,但其构成仍然没有超出虚拟的“多重存在”、“剩余价值索取权”以及具备流通能力这三个方面。
根据以上对虚拟资本的分析,虚拟资本可以定义为:在信用制度前提下,由实体资本所派生的、具有***价值运动形式的金融资本及其衍生物。虚拟资本的主要特征如下:①建立在实体资本的基础上,但却从实体资本中分离出来;②存在于金融领域;③具有剩余价值索取权,能够作为索取一定剩余价值的凭证;④存在的多重件:⑤能够进入市场交易,自由流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