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久享“千古名石”之盛名,最能体现“瘦、皱、漏、透“这一古典赏石标准。其自然形式不仅给人色彩与形态的感性认识,而且暗含了国人对生活理想和艺术追求的平和、稳定、娴静、自律的心境,它的文化意蕴始终保持着东方艺术“以意为象“的本色。
项目名称:湖南大学复临舍教学楼
项目负责:魏春雨
竣工时间:2000年
建筑面积:9550m2
建筑层数:地上4层,地下1层
坤:元享,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象征厚实的大地,广袤无垠,承载万物包含养育一切,是生命成形起点的精元。《系辞・上传》云:“行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器者,表现出形体的物质状态。大地为器,大地上的一切有形之物都谓之器,都是由万物凝聚而成。
器形:湖南地质博物馆
作为地质博物馆,其本身的“器形”应源于大地本身,源于“坤”。
变异的格构平面意在表现板块浑然天成的自然状态。我们经常是将功能归纳梳理为理性的统一形态,这是现代规则平面的成因,而偶尔的解构变异,带来的不仅仅是形构的新解,更是空间构成内涵的新认识。
我们希望博物馆的形是地质板块碰撞的结果,而其空间亦是板块自然拼接而成,而非人为,建筑是该地块自然板块中生长出来的。
缝
项目名称: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设计时间:2001年
竣工时间:2002年
项目负责:魏春雨
建筑面积:3280.8m2
缝:结构承重体系与围护结构体系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对于体系更是如此,尝试了将两者分离,拉开,产生了“缝”:光从多角度进入,反射,散射,折射,投影多重关系,产生了奇妙的效果,这一切缘于“拉开”的缝隙。
架:由于围护墙体的外移,更彰显了结构构架的逻辑关系。用水泥、细麻线、胶、水泥浆混合,局部墙体刷上了这种混合水泥浆。由于形体呈现片段状,前面有棵桂花树遮挡,直至现在,许多人仍不知它的存在,倒真的作了配角,恰似岳麓书院门联:“藏之名山,纳于大麓”。
间
工程名称: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项目负责:魏春雨
建筑面积:6629m2
竣工时间:2005年11月
乐:音乐有情感、旋律、节奏,而我们却感知到空间。我们认为:音乐是空间的。我们反思:形与质往往是背离的。音乐学院本身的空间内涵是什么?是否形体与空间的扭曲就能反映音乐内涵?而灵感的来源与空间形态是否直接关联?
间:认知音乐的空间性,以“间”的变化隐喻音乐的“节”、空间层次的拉开隐喻“拍”。音乐学院的空间定位为单一同质,而利用内部边庭、空中平台、引桥塑造了复合界面与空间。与内部空间逻辑一致。反映在形体上是在长方体的原始形态基础上进行表皮的解构,由面的错动、凹凸、脱离形成空与间,在单一空间中注入兴奋的元素,穿插的形体与变化的光影彰显了“间”的存在。以常态的空间形式衍生出各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原朴的空间、本源的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框囿。
我们做了一个没有曲面体的单一盒子,一个容器,可能不像音乐学院。
石
工程名称:湖南大学法学院
设计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建设地点:湖南大学校内
设计时间:2001-2002年
设计负责:魏春雨
建筑层数: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10784.7m2
结构体系:多层框架
建筑高度:23.80m
工程名称: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设计时间:2002-2003年
设计负责:魏春雨
建筑层数: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5000m2
结构体系:多层框架
建筑高度:22.90m
由于长沙地质结构以石英砂岩、砂砾岩和页岩为基础,土质呈棕红甚至深红色。
石子:尝试用湘江中的石子作为材料,用水刷石这种传统工艺做外墙。把石子墙面延伸到室内,水刷石对光具有漫反射和折射效果,在不同季节、天气和阳光角度下可以呈现不同的色泽和感觉。
红枫与红土:“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霜叶红于二月花”,棕红色、橙黄色、紫荆色的枫叶,洒满麓山小径,铺满菁菁校园。
立方体:切割和复合处理可以强化形象特征,借助流动的影象、变化的光影、穿插的形体来塑造多维的空间。
墙:承载光影,通过墙的阻隔、分割与围合可以阻隔外界的喧嚣与繁杂。由整体实墙面刻意分离与界定,中空部分吸纳人流。
桥:空中庭院上配以引桥,南北贯穿,花园中植上桂花树,
边庭与竹井:
边庭:使之成为立方体的呼吸器。
竹井:种南竹于其中,竹井和边庭相印成趣。
树
工程名称: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大楼
设计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时间:2003-2004
设计负责:魏春雨
建筑层数:地上五层,半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16291m2
高度:23.90m
这是一个与树有关的设计活动,一次特殊的设计体验。
树:基地内有棵树,一棵樟树,不大,分叉长开,在岳麓山下。
缘:拆迁后的基地残垣断瓦,更加衬托了樟树的孤寂凄凉,风中树叶瑟瑟之声亦透着无奈,又仿佛在诉说,它早已在此生根落地,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它,伤害它,我们有缘分。把它留了下来,而且使它面向岳麓山,它有了依循和归属感,我们把它还给了环境。因树而生的建筑体量多了些儒雅,内敛,对一个生命的尊重亦使建筑获得了生命与灵魂。强化与树的分享、交流,营造以树为中心的场所感。在时下浮躁而游离的设计美学导致标准混乱情况下,而对一棵树,我们找到了心灵的一泓宁静。
台
项目名称:西街营造・坊
设计: 魏春雨
设计时间:2006年
施工负责:何敏
面积:108.7m2
主要材料:砖,水泥,竹模板,木板。
地上有个洞,填平了为地板,长起来可以作台凳,再长起来为台桌,再长起作高凳,作展台,高低不一,用途不同,长到顶板切断下部分自然为灯,如是而已。
作为建筑师总是在追求冲破功能的制约,而真的没了制约,反倒不知所措了,正所谓“恐惧自由”。既然没有特定功能限制,就做一间什么都可以作,或作什么都无所谓的场所。
坊:一种有包容性,场所感的空间。
台:我们设计了台,可以坐的台。没有特定功能,用“台”作为万用的元素;这次,没有约定俗成拼贴式的“装修”,没了风格,剥离了华丽的锦衣,剩下原型,难道不可以作装修?手法、语汇都是相对的,空间、场所、原型是本质的。
以小见大。
转
工程名称:长沙市国家综合档案馆
设计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时间:2005年
设计负责:魏春雨
建筑层数:地上8层,地下1层
建筑面积:13144.83m2
拓扑转换
线体:形体的起、承、转、合,在有限空间中完成,仿如一个连续的体操动作。平面形状虽然规整,但场地内高程情况比较复杂。难得的是在新规划地区棋盘格式的平面布局中,场地西南角有一小山,具有一定高度。它从纵向几乎沿45O把场地划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块。它让设计者必须重新审视小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连续―扭转―盘旋
形构方式:由一个基本空间单元在三维空间内,有规律沿不同方向连续运动,形成空间连续体,寓意档案信息的流动和传播。整个建筑形体一气呵成、穿插错落、富于变化,既体现建筑***性,又呼应山体的脉络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