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是包含在“中产”范畴之内的。中国的中产与欧美中产,在压力组成,相对收人、职业等方面,是同构的。中产对中国社会的作用,就是中产者的职业对中国社会的作用。
《新周刊》:中国中产阶层的概念似乎非常模糊。你如何定义中产?
蔡禾:在全世界范围内,中产的概念都比其他阶层更不纯粹,中产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改变,而争议也相当之多。赖特・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把中产阶层概念划分为“新老”两个部分,“老中产”指的是小农场主与小业主,这些人已经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破产,正在慢慢退出社会舞台。目前学术界比较能达成共识的是,新中产可以是无产者,即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又有不同的观点从收入和职业的角度对中产分别进行了界定。从收入上来说中产阶层就是指,在“纺锤”型的社会收入结构中,处于中间部分的人群。而从职业上来说,那些承担着国家或者资本管理的延伸职能的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都属于中产阶层。《新周刊》:你认为中国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
蔡禾:按照刚才的定义,中产在中国近代各个历史阶段都是存在的,无论是以小业主的形式,还是以中间收入者的形式。只是人数规模和社会影响的问题。
《新周刊》:为何很多号称中产者,实际生活状态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惬意?这些人能否称为“伪中产”?
蔡禾:我并没在学术界听说过“伪中产”这一概念。至于民间对于“伪中产”的假设,依旧是基于某个单一的标准,比方说有些人的年收入并不高,有些人的职业给人的感觉没有格调。事实上,哪怕在环境相对较好的欧美发达国家,中产也是个艰辛的阶级。首先,他们的收入相对于低收入人群好一些,但他们的梦想却不会只比低收入人群多一点而已,强烈的“向上爬”的欲望给他们带来了低收入人群无法想象的压力。其次,中产的组织化程度是所有阶层中最为糟糕的,这就极大地弱化了他们表达利益诉求的声音和发挥自身力量的能力。比方说在西方社会,白领是被拒绝加入工会组织的,而公务人员也不能参加任何******。中产本身的复杂性也导致了这点。
《新周刊》:从“小资”到“中产”这样社会流行称号的变更,对于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蔡禾:“小资”实际上是包含在“中产”的范畴之内的。而当人们提起“小资”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情调、品位、消费习惯与交往的倾向。中产的浮出代表人们对财富与地位更为清晰的追求,任何社会里的人都有这种欲望。
《新周刊》:中国的中产阶层与欧美有什么差距?
蔡禾:在绝对收入和生活环境上,的确与欧美有差距,但在不同的社会进程中进行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一方面,中国的整体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另一方面,与欧美已经成型的“纺锤”型收入结构不同,中国的收入结构还处于“金字塔”型,甚至“钉子”型――低收入者占多数,而其他收入阶层的人数都不多。站在穷国的位置遥望与富国中产的距离没有意义。但中国的中产与欧美中产,在压力组成、相对收入、职业等方面,是同构的。
《新周刊》:那么中国中产与欧美的有什么不同呢?
蔡禾:在欧美地区,中产阶层可以起到缓冲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冲突的作用,所以有一种说法“中产是稳定社会的中坚力量”。原因有三:首先,欧美的中产阶层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宪法、伦理、意识形态非常认同,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就认为中产是资本主义“坚定的价值理念拥护者”,所以他们在***治取向上趋于保守;其次,如果社会发生动荡,无产者可能有“破罐破摔”的倾向,资产阶级则有较好抗风险能力,但中产的利益一定会受损,所以它能缓冲二者的冲突;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欧美中产阶层的规模在整个社会中最为庞大,如果它确有缓解冲突制衡两方的能力,那么这个能力的确能发挥效用。但在中国,目前的中产阶层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较低层次的“安全”、“温饱”之后,在人权、社会地位、财产持有等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多,且由于中国的中产集中在“高文化”阶层,他们的***治参与冲动要比西方强烈得多。而且,中国的中产阶层在人数规模、组织化程度上都不及欧美,可以说中国中产的发育很不充分,我对于他们能有效表达意愿与参与***治的可能性,表示怀疑。
《新周刊》:中国中产阶层的“中国特色”也在此吗?
蔡禾:可以这样说。此外由于每个社会在社会资源上不同,不同社会中的中产也会表现出对不同资源的向往。比方说,美国是个市场化的社会,它的中产会趋向于追求事业;欧洲是个福利化社会,它的中产会追求安逸的生活。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产会同时追求优质生活、社会地位和***治表达。
《新周刊》:那么中产对中国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在哪里?
蔡禾:目前中国中产阶层多承担着国家或者资本管理的延伸职能,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力资本上,中产呈现出“信息管理”的特征。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进一步扩大,他们会撑起与之相关的整个行业的发展。中产对中国社会的作用,就是中产者的职业对中国社会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专访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蔡禾中产是个艰辛的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