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方式之十:
与国际接轨
中国纪录片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国际市场。走国际市场就必须了解国际社会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纪录片能打入有关国家,用什么方式拍摄纪录片更受欢迎等。
美国新闻集团下属的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总经理史达民透露,我国一家影视制作机构曾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在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拍摄了长达200个小时的素材,却不知道该如何编辑和发行。最后,史达民所在的公司将该素材改编成《大熊猫“换养”记》,讲述中国专家帮助习惯于养活一个孩子的大熊猫妈妈养第二个“儿子”的有趣故事,获得了成功。还有一名外国片商,在点评中国人制作的纪录片时说:“中国纪录片虽然在拍摄的角度、人物感情和细节的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只是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观赏性比较差,很难迅速吸引观众,因此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他还称,他们购得的中国纪录片,往往要重新剪辑、组接,增强了故事性后才在他们的频道上播出。正是这种“中国材料、海外编导”的方式才使中国纪录片走向了世界。
这件事告诉我们,尝试与国际合作,应该是个与国际接轨的好办法。所谓国际合作,就是在共同承担制作费用的情况下,共同制作电视纪录片。也有由外方出资、我方拍摄、利益共享的拍摄方式。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是宣传中国,都是了解和学习外国的电视纪实艺术。在这里,中西方不同的创作观念与创作方法在一起交汇,不同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模式得到碰撞。可以说,国际合作本身,就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不仅仅是把纪录片变成商品,更有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民族了解的意义。
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是一种“易碎品”,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视听文化产品,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将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在去年的四川电视节上,国内电视机构向境外输出的节目量达到了500多万美元;去年的上海电视节,也有300多万美元的节目输出量,可见纪录片营销的前景无限。现在,自然类和动物类纪录片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输出节目的主要片种,环保类和人文类也开始大面积向国外辐射,一个充满艺术芬芳和无限商机的中国纪录片大市场,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在世界面前!
结束语:
50年代,当我们第一次看到郭兴福(***事教员)用***片讲课的时候,全国为之一振;60年代,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幻灯故事片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比皮影戏来得更加清晰真实;70年代,当我们在灰暗的暗房里用冲洗胶片的方式制作新闻纪录片的时候,我们想不到电视信号会来得这么快;80年代,当我们还背着分体机创作的时候,没有想到今天的DV机都攀升到了高清时代……现在我们正经历着一个空前的“读***”的时代,“视觉艺术”将成为所有大众传媒文化的“主宰”。我们现在不缺频道,不缺设备,不缺人员(全国已经有五百多个大学开设了电视专业),缺的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缺的是找不到中国纪录片在高层次上发展的新的起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