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概念一直没有定论,本文按照乡村-乡村性-乡村旅游这一思路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提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找到一个乡村旅游的新的内核,来统驭整个乡村旅游的研究。
乡村旅游,这一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形式,在过去的数年间,成为旅游者的新宠。人们被乡村自然的环境、开阔的空间和放松的氛围所吸引,大量的涌入乡村,去寻找某种满足(Sharpley&Jepson,2010)于是,从19世纪早期以来,乡村地区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逃避现代性”的旅游者(Heintzman,1999)。人们对古老的乡村田园风光的认知已经被理解为城市旅游者所追求的被社会建构的乡村性。旅游者对乡村空间的文化欣赏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乡村旅游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精神上的体验。乡村的自然的环境,是给人们生机和活力的最佳选择(Heintzman,1999)。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学术界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于乡村旅游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相当普遍(刘德谦,2006)。然而,对乡村旅游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深入,不全面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何景明,2002)。这个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对乡村的界定不够清晰不够全面。若要定义乡村旅游,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乡村。因此,本文从乡村入手,就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这个概念的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
一、什么是乡村?
哪里不是城市?小镇,村庄,亦或是乡村,这些地方也许都不是城市,但也只是某种程度上而已。你可以在这些地方捕捉到城市的足迹,例如在城市上班的旅行者、在家远程办公的人,城市和乡村的传统二元对立边界正日渐消融。
――奈杰尔.斯里夫特
什么是乡村? Dernoi(1991)认为,乡村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非城市区域。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乡村常常与农事联系在一起。尽管农业生产在已经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减少,乡村地区仍然占有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土地面积(Statics Canada,2002)。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同,给“乡村”下定义困难重重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4)。很多学者做了尝试(Bryden, 1994; Halfacree, 1994;Mormont,1987)。然而Shucksmith(1991)却认为,学者们对于乡村的定义大多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比如描述性的方法,空间决定论,地区特征等。然而,大众能够理解的乡村的定义是与“城市”相对立的“乡村”。乡村和城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因此,若要正确的理解与把握乡村的界定,必须在与城市的比较中进行。由此看来,“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张小林,1998)。地理学认为,城乡之间越是接近,乡村发展越到了高级的阶段。也就是说,城市和乡村的边界完全消失时,既是乡村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德国学者Tonies于1887年在其社会学专著《共同体与社会》中将乡村阐述为“社区(communities)--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而将城市阐述为“空间(space)――在空间里人们有着共同的利益”。(Sharpley&Jepson,2011)
另一些学者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乡村的问题,他们认为,从传统二元论的角度来看,城市与乡村是有明显界限的(Cloke&Johnston,1990)。传统的乡村结构单一,同质性明显。城市化是乡村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职业、生态与社会特征之间矛盾出现。比如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从事非农业生产,从而成为工人、商人等,而有的乡村人口实现了地域转移,采取了外出打工的形式。此外,一部分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这样一来,城市里有了乡村的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特征(张小林,1998)。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区的转型,出现了许多介于城乡之间的过度地区。克罗克曾根据人口、住户满意度、就业结构、交通格局及距城市中心远近等指标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域划分为极度乡村(extreme rural)、中等程度乡村(intermediate rural)、中等程度非乡村(intermediate non-rural)、极度非乡村(extreme non-rural)和城市(urban)五种类型。
许多地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张小林,1998)。社会学研究还指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特征(OECD,1994)。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观点,OECD于1994年提出了乡村性(rurality)。对于什么是乡村性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三个主要问题:人口密度和规模;土地使用以及农业和林业的主导地位;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身份和文化遗产问题。
由此,张小林认为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区,即城市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区,即乡村性弱的地区。两者之间是连续的,不存在断裂点(张小林,1998)。***表1描述了乡村特征与城市特征。(见表1)
用乡村―城市性连续谱对乡村的概念加以描述,解决了乡村和城市界限不清的困境,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乡村性(rurality)
学者们不约而同的把乡村性作为解释乡村和乡村旅游的重要概念(Willits, Bealer & Timbers 1990)。邹统钎认为,客源地的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之间的差异是乡村旅游产生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乡村旅游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性,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邹统钎,2006)。OECD(1994)也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