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今人常常将“不肖”和“不孝”混用,把成语“不肖子孙”衍化为“不孝子孙”,本文从“肖”与“孝”的字形根源及意义演变上,探讨“不肖”与“不孝”的区别。
关键词:不肖;不孝;区别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78-01
成语“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祖辈事业的、没出息的、品行差的子孙或晚辈。这里的“肖”,本是指“相像”。《说文解字・肉部》:“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也就是说“不肖”本来只表示子女与父母的形貌不相像。那么,今日指不成器,不成材的“不肖”一词,原来的意思也不过是子女不像其父母,而不像父母为何就“不肖”了呢?
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实行原始群婚制度,女性有着绝对崇高的地位,家族系统也按女性来计算。因此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私有财产大量增加,父亲的身份地位日益上升,父系氏族开始取代母系氏族。继承财产需要对下一代的继承权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原始的群婚方式使得父亲与子女的关系不像母亲与子女的关系那样容易确定。因此,男子要实行对偶婚来限制配偶与其他男子发生关系,以确保自己子女血统的纯洁性,而子女是否在形貌上跟父亲相像就成了判断子女血统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的“不肖子孙”即骨肉血脉不像父亲的子孙,这种人是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的,只有与父亲相似的真正的子孙才有继承家产的权利。
父亲的地位得到了认可,父亲的绝对权威得到了确立,子女与父亲的血缘关系不再难以确认。这时,先民在评价子孙时就把目光转向了品行上。《庄子・天地》:“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则谓之不肖臣。”这段话的意思是: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这是大臣和人子中品德最高的。父母说的都认为对,做的都认为好,这就是世俗所说的不肖之子;国君说的都认为对,做的都认为好,这就是世俗所说的不肖之臣。这里,子孙若认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对的,对其言听计从,就被认为是“不肖子”,即没有出息,不成材的子孙。《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丹朱是帝尧的儿子,因为“不肖”,所以尧传位给舜;舜也因为儿子“不肖”,传位给了禹。这里,“不肖”就是不争气、不贤能、品德差。
到了封建社会,讲究孝道的先民把父亲作为教育子女的法则。《白虎通义・三纲六纪》:“父,矩也。以法度教子也。”而所谓的“矩”,就是画方形或直角用的曲尺,具有“法度”、“准则”的意义。也就是说,子女要在道德品行上与父亲相似,继承先祖之志。如果子女的品行不像父亲,就是“不肖”。《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愿循着父亲贾***的足迹,走仕宦道路,实现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被调侃为一个“于国于家无望”的天下第一“不肖子孙”。由此可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不肖”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观念积淀,终于演化成了没有出息、不成材、品行不好的子孙的代名词。
今人常常将“不肖”和“不孝”混用,把成语“不肖子孙”衍化为“不孝子孙”。其实,“不孝子孙”只是一个词组,混迹于成语行列,是擅改成语“不肖子孙”而来的“伪成语”。
“孝”字的甲骨文,只有老人的长发,没有老人的身手。长发之下,是个孩“子”。金文中的“孝”,形作“ ”上半部像一个老态龙钟、佝偻着的老人;下半部是一个孩“子”的形象。整个字形看上去像是一个孩“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以此来表达中华民族所提倡的尊敬老人的社会风尚,展现了“孝”的原义。到了小篆时期,“孝”字形作“ ”,仍然可以看到其最初的象形。《说文解字・老部》:“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是指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的顺从行为。这一解释符合“孝”字所体现的尊重老人敬重老人的观念。 “不孝”多指不孝敬父母和长辈,不顺从、违背父母意愿的忤逆行为。
“不肖”与“不孝”扯上关系,是从清代开始的。
清代学者王应奎《柳南续笔》中有“不肖子”一条,其中说:“今世人子丧中用帖,称‘不肖子’。”意思是父母死后,儿子在居丧期间自称“不肖子”。那么这是自称不孝顺的儿子吗?王应奎紧接着质疑道:“然大约是谦光之辞。吾邑严观察韦川云:‘近世士大夫不明此意,凡中科甲及仕宦中人,皆改称不孝,非俨然自谓胜其亲乎?’按家礼,丧称哀子、哀孙,祭称孝子、孝孙,从未有称不孝者。且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岂可以此自居!”由此可知,本是父母死后,儿子在居丧期间谦虚自称的“不肖子”,被清代一些不明事理的士大夫改称“不孝”,并用作考中科举或步入仕途之后往来书信中的自称,实在是一大谬误。
综上所述,“不肖”与“不孝”音同义近,但二者侧重点不同。“不肖”侧重指道德品行不好,没出息。“不孝”侧重指不孝顺父母的行为。明白了这一点,生活中我们切不可再把“不肖子孙”当作不孝顺的子孙来用。
参考文献:
[1] 许 慎《说文解字》中国书店1989年1月第一版
[2] 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3月
[3] 许 晖《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不肖”与“不孝”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