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传统解释,从文字训诂学、哲学解释学、情意心理学、教育哲学等多个角度表达了不同的独特看法,并多角度地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性阐释。认为传统解释并不完全符合孟子原意,也不符合孟子的个性人格和学术追求。应该被理解为:读书学习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心灵的旷达、高远、超越与自由境界。这种解释既符合孟子这句话的本意,也符合孟子的个性人格及其学术追求,更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为学的真正目的和修身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孟子;学问之道;求放心;个性人格;学术追求
中***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095-06
收稿日期: 2013-06-20
基金项目:200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课程教学改革的传统及其现代转化研究”(06JD04)
作者简介:张传燧(1956-),男,贵州石阡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教育、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等学科领域的研究。
一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出自《孟子・告子上》。这是很能代表孟子的思想学问及其个性人格的一句名言。
向来学界都把这句话解释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1]。各家解释大同小异。兹摘取几段以说明于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把迷失了方向的‘善良的心’寻找回来。”[2]《教育大辞典》第九卷:“谓做学问的目的是找回自己已散失的善良之心。”[3]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学问之道,就在于找回已经散失的善良的本心。”[4]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要把那丧失了的善心找回来罢了。”[5]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6]
我曾对这些解释深信不疑。近日,结合对“道”、“求”、“放”等字意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孟子的思想与其个性、学问关系的重新认识,我对这种解释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认为,这种解释不仅过于简单,而且并不完全符合孟子的思想、人格及其学术追求。孟子这句话应该理解为:读书学习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心灵的旷达、高远、超越与自由境界。
与此相一致,孟子还提出了“善养浩然之气”的精神修炼目标。“浩然之气”是什么?“气”是与义、志有关但比义、志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则是指一种盛大、刚强、崇高的精神境界。孟子说:“志,气之帅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正义)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①就是说,“气”是个体在拥有了真理、正义的基础上在理想的指引下产生的,“义”是“气”的动力源泉,“志”(“道”)则为“气”指引方向。从心理学上讲,“志”是建立在清醒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想追求;“义”是在正义、真理支配下的一种坚定的价值信仰;“气”则表现为“舍生取义”,是为实现理想、信仰而献身的复杂的情感、意志、决心和勇气。“浩然之气”由于是在“志”“义”的基础上和支配下形成的,所以就比一般的“气”显得更加强盛、刚毅、神圣、高远、放达、自由。因此,是否拥有“浩然之气”就成为区别圣贤与凡人的标志。据《孟子・告子上》记载,孟子曾与公都子讨论“大人”“小人”之区别。孟子说:“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提出应“先立乎其大者”。孟子:“先立乎其大者,其小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所谓“大者”,指人的“心思”、“心志”,是指精神道德、心性修养、人格陶冶和理想追求。所谓“小者”,是指“耳目”之声色等生理本能需求的满足和安逸、舒适的物质生活追求。感官欲望、物质追求等“小者”是人所必须的,应该得到合理妥当安置,但只有崇高、神圣、自由、正确的心志精神真正内在地耸立起来,才能成其为敢于担当天下社会大任之人。
“先立乎其大者”,就是要“尚志”,即把崇尚、确立仁义之“志”放在首位,“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以天下为己任,捍卫真理、正义和良知,对社会、对民族、对子孙后代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大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孟子又把“大人”称之为“大丈夫”。(滕文公下)朱熹解释说,“广居”为仁,“正位”为礼,“大道”为义。孟子认为,自觉地进行人格修炼和道德修养,坚定地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牢固地养成盛大浩然的精神气魄,不为个人遭遇的顺逆、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贫贱死亡的威胁所动摇,才能成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这种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担当大任,必须首先进行精神心志磨练。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这是多么的豪迈和伟大,也是多么的崇高与自律!
二
中国古文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多彩,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道”、“求”、“放”几个字的意义也是多疑的和模糊的。笔者以下将探讨“道”、“求”、“放”几字都有哪些含义,那些含义比较符合或接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的意思。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孟子此话所要表达的思想及其所追求的学问人生境界。
先说“道”。“道”字在《孟子》中出现140次,与“学问之道”的“道”意义相近的主要有以下几层:一,作“路”解。《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文》说:“所行,道也。”即凡是人所行走的都叫作“道路”。二,作“途径、方法、措施”解。《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宋代三苏《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里的“道”都作方法、措施解。三,作“方向、目标、理想”解。《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司马迁《报任安书》:“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四,做“教义、学说”解。《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孟子・离娄下》:“习羿之道。”这些都作思想、学说解。五,作“事物的本体、道理、法则、规律”解。《荀子・天论》说:“道而贰,则天不能祸。”《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理也,妙皆道也,合三才物共由者也。”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这些解释中,接近“学问之道无他”的“道”意思的应是上述第三种解释,应对“学问之道”的“道”作“方向、目标、理想”解释,意思是“做学问所应当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实现的理想、达到的境界”。
次说“放”。“放”字在《孟子》中出现21次,含有以下几层意思。一,作“放纵、放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解。《孟子・滕王公下》:“葛伯放而不祀。”意思是说葛伯放任不羁,不祭祀天神。《论语・微子》也说:“虞仲、夷逸,隐居放言。”“放言”即毫无拘束而肆无忌惮地说话。二,作“放逐、流放”解。《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论语・卫灵公》也说:“放郑声,远佞人。”三,作“放弃、失散”解。《孟子・告子上》:“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求其放心”之“放”做第一义和第三义都通,但根据孟子的思想趣向及其个性特征,笔者以为第一义更贴切,即对“求放心”作“追求心灵的自由、放达境界”解。
再说“求”。“求”字在《孟子》中出现58次,主要有以下两层意思。通常,“求”都作“寻求、寻找”解。《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离娄上》:“行由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入水,遽契其舟,曰:‘始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上引“求放心”解释的各例就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求”字的含义的。但“求”还有另一种解释,即作“追求、谋求、索求、探求”解。《孟子・尽心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公孙丑上》:“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玉篇》:“求,索也。”照后一种理解,“求放心”的含义就完全不同于上述几种解释,而是应当理解为“做学问没有别的追求,就是追求放达、自由、高迈、远大、超越的心境罢了”。笔者以为,这才是合乎孟子人格个性、学术境界的阐释。
将上述“道”、“求”、“放”三字的相关解释连起来,不仅可以准确理解孟子此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追求个体身心修炼的完美及其所表达的治学与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目标”。综合起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应该理解为:读书学习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唯一的或曰根本的目的就是追求心灵的旷达、高远、超越与自由境界罢了。
三
把“求放心”理解为“追求放达、自由、高迈、远大、超越的精神境界”是符合孟子的人格和个性的。孟子的个性刚直不阿、倨傲不羁,人格特立独行,旷达张扬,不畏权势。
表现之一是“桀骜不驯”的童真性格。孟子幼小时淘气顽皮、桀骜不驯,成天和一群野孩子学习“丧葬踊痛哭”、“买卖屠杀”、“驰马试剑”之事,不喜读书,不务正业,终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滕文公上) 以致孟母非常担忧,不得不“三迁”①、“断织”②。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只会放任天性,怎会清醒地意识到“找回散失的良心”。
表现之二是“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真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大丈夫气魄!后人恐怕只有两千多年之后的能够发出这样震天动地的旷世呐喊。面对近代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情形,等一代伟人站在时代潮头勇担历史大任,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③“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④的时代强音和豪迈气概,振聋发聩!
表现之三是“不畏王公”的***人格。一次,孟子去会见梁惠王。梁惠王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说你大老远跑到我们国家来,给我带来了什么见面礼和好处。孟子则不卑不亢、理直气壮、英气逼人地针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抓住时机对梁惠王大讲了一通关于“仁义”的大道理,而不管梁惠王是否喜欢听。⑤又一次,齐宣王向他请教用人之道,他通过几个例证直说得齐宣王哑口无言,尴尬汗颜。①再一次,孟子准备去朝见齐王,齐王称病怠慢了他,他便也假托病不去朝见齐王。当门人批评他不敬齐王是不遵礼数时,他则说别人不向齐王讲说仁义才是最大的不敬,他向齐王讲述仁义之道才是敬王的表现,全齐国没有哪个有他这样尊敬齐王的。②孟子在与梁惠王、齐宣王等人应对中表现出来的不卑不亢、傲慢不逊态度充分展现了他倨傲不羁的个性品质和***张狂的人格特征。
表现之四是“藐视大人”的傲慢态度。在孟子看来,富贵、权势、贫贱都不足以成为影响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他说:“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心下)他还援引曾子的话说:“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公孙丑下)孟子认为,只要道德堂堂正正,心中有信仰,手里握真理,起居无奢求,即使贫穷低贱也没有什么可畏惧、可谦卑的。他通过以仁义为财富的平民情操,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抱负,以人格为中心的倨傲风度,卓然耸立起一个“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孟子根本没把社会上所谓的“大人”放在眼里,经常“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这种浩然坦荡的大无畏气概是春秋战国时代“士”或“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和***人格的自主张扬。只有具备这样的意识和人格,才可以做到“求放心”,追求放达、自由、高迈、超越的精神境界。
四
把“求放心”理解为“追求放达、自由、高远、超越的精神境界”更符合孟子的人生修养和学术追求。
关于人生修养,孟子首先认为人的心性自然天成,持天赋人性论。他认为,人的心性不能够改变只有尽可能地保存和养护,提出了“存心养性”说。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同时他又认为,这种天生的心性还只是善的萌芽即“善端”而不是现实的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即是说,人生来只是具备了成善的可能性和倾向性,而不是成善的必然性和现实性。要使这种可能的向善性变成现实的善性,需要个体后天的主观努力。他把这种努力称之为“扩展充实”的功夫。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这就是说,“存养”还只是适应个体心性的本然状态而不致使其受到戕残损害,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和做法。一个具有远大抱负、堪当大任的人,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努力地去发展它、扩展它、充实它。所以,“存养扩充”构成了孟子完整的心性修养模式和路径。孟子气度高昂,心境高远。他的心性修养模式和路径具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身体锻炼,意志磨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第二境界是清心寡欲,坚持正义,伟岸前行,勇担大任。“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朱熹解释说,“广居”为仁,“正位”为礼,“大道”为义。①第三境界是放任旷达,自由独行,清迈高远,藐小天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尽心上)这实际上是人生修养的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不断递升的过程。通过这三层修养,个体就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质的飞跃。
关于学术追求,首先表现在求知上。“学问”的基础是求知。孟子认为,读书求知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因做到“好学”。孟子虽然顽皮但却好学,先是学习“丧葬踊痛哭之事”,继而学习“买卖屠杀之事”,再而习记“行礼跪拜,揖让进退”之事,后来又虚心向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学习,②旦夕勤学不息,终成“天下名儒”。其次要做到“知人”,即学会与作者对话,才能把握作者在书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他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万章下)再次是要做到“逆志”,即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和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万章上)如果拘泥于文辞而妨碍了意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那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第四要做到“怀疑”。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尽心下)《武成》是《尚书》的一篇(后佚失),据载,武王伐纣时杀了许多人,以致血流漂杵。孟子对这一记载表示了大胆怀疑,他认为这种说法不符合武王是仁者之师的事实。他用这个事例说明,读书做学问必须树立大胆的怀疑批判精神,才能既把握历史真实又有所创新。第五要做到“求放心”。这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具体说就是“深造自得”,“左右逢源”。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学术追求更表现在做人上。在儒家特别是孟子看来,做人是最大的也是最难的更是终极的学问,是“学无止境”的真实写照。孟子在评价其学生乐正子时提出了做人学问的逐次递进的“六境界”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下)如此修炼,终达漫步思想自由王国、人生至善胜境之目的。关于人身修炼,前面讲了许多,此不赘述。但有一点,所谓“圣神”之境,也就是“求达放心”、“养气浩然”、“深造自得”、“左右逢源”,亦即“尽心知性知天”(尽心上),即学达性天、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是何等高深、幽远、浩大、崇高、自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境界!
五
人们之所以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解释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大概一是“就这段话论这段话”,对其只作了字面意义的片面解释,而未联系孟子的个性、人格及其学术与人生追求来对其作全面整体的把握。而仅停留于字面意义的解释,不仅不能把握这句话的深层内涵,而且也与孟子所主张的“以意逆志”相违。二是未站在孟子所追求的人格伟岸、个性特立、思想深邃、境界崇高来理解和把握孟子这句话的思想蕴含。依照孟子的性格、个性、人格、学术追求、人生理想,他都绝对不会只求人们满足于找回散失的天赋善心,而是要激励人们去追求更完美更崇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实现更伟大更高远的理想社会追求。若真是那样,未免孟子的理想追求也太浅短、狭隘了,但那绝对不是孟子。
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简单地解释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有什么局限和不足呢?第一,是一种片面的浅薄的解释,而不是从孟子的性格、个性、人格、学术追求、人生理想等角度对其作全面的深刻的阐释,因而未达文本背后的深层的完整的意义揭示。第二,是一种停留于只言片语的文字解释,未能联系整部《孟子》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其所蕴含的思想做多元理解和整体阐发。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符号不见意义的解释,是不能抵达思想的深刻、学问的真谛、人生的境界的。
我们把这句话解释为“读书学习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心灵的旷达、高远、超越与自由境界”有何价值?第一,可以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孟子这句话的准确含义,并由此进一步把握孟子思想、人格及其所要表达的学问、人生、理想等全部主体人格追求。第二,可以使人们在保存、养护好天赋善性(良心、良知、良能)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尽”)地扩展、充实、完善它,激励人们去追求更完美更崇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实现更伟大更高远的理想社会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将个体求学修养与社会发展完善结合起来,才能将人生修炼目标和人类发展理想结合起来。
这既是孟子阐发“学问之道无他”的真正目的所在,也是儒家所倡导的修身为学的真正目的所在,更是笔者撰写此文、阐发“新解”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告子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67.
[2] 辛冠洁,等.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M].济南:齐鲁书社,1980:298.
[3]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史(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75.
[4] 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8.
[5]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346.
[6] 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6.
①(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②(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③:《沁园春・长沙》。
④:《沁园春・雪》。
⑤《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