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在大班开展《踩高跷》体育游戏活动,幼儿不仅能大胆运用高跷进行体育锻炼,发展了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还能在游戏中勇于克服心理恐惧,不断挑战自我,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踩高跷;教学指导策略
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但在游戏规则的遵守、合作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教师的适时干预、正确指导可以培养幼儿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还能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等。下面是我在教学大班体育游戏活动《踩高跷》中的一点体会。
一、选择适宜材料和场地,激发幼儿对高跷游戏的兴趣
大班幼儿在参加高跷游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能力强的幼儿选择接触面小且高的易拉罐高跷,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接触面大且矮的竹筒高跷,这样既满足了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需要。踩高跷活动场地的选择没有局限性,往往在平坦的地面上就可以开展游戏活动。大班幼儿积累了一定的踩高跷技巧,所以在布置场地时,我设置了具有挑战性的路障。比如:在游戏场地上每隔一定距离摆放一张椅子,让幼儿踩高跷走S型路线;在游戏场地上放置一***衡木,让孩子踩高跷走平衡木;也可以在场地上拉一条橡皮筋,让幼儿踩高跷跨过障碍物。这样布置场地提高了踩高跷游戏的难度,激发了孩子们挑战的欲望,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的发展了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二、有效介入,促进高跷游戏的顺利开展
1.观察先行,成为高跷游戏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作为一个主动的观察者,在观察中了解孩子的特点、能力发展的不同程度,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和指导,真正成为游戏的支持者和合作者。例如:在踩高跷游戏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提供不同高度的高跷或者布置不同难易程度的游戏场地,这样不仅可以让所有幼儿更好地投入高跷游戏中,而且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得到提升。2.技巧支撑,成为高跷游戏的主导者在第一次执教民间体育游戏《踩高跷》时,我随机抽取了班内的20位小朋友,原以为可以通过简洁的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可以帮助孩子掌握高跷的基本玩法,从而可以顺利突破难点“踩高跷跨过障碍物”、“踩高跷走平衡木”等挑战环节。可是活动结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幼儿只是领会了踩高跷的理论方法,但在实践中却屡屡失败,总是从高跷上跌落下来。通过反思,我改进了教学策略。首先,在讲解完游戏玩法后,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挑选若干个身体协调性较强的孩子示范踩高跷,然后让他们交流踩高跷的好方法,最后在集体练习时,让他们指导其他同伴。这样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可以让幼儿更加高效地掌握踩高跷的技巧,为游戏活动中的难度挑战环节奠定基础。
三、形式丰富多样,让幼儿充分体验高跷游戏的快乐
1.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在游戏情境中开展高跷比赛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在掌握踩高跷的技能后,创设踩高跷的游戏情境,在情境中开展高跷比赛。比如:在《踩高跷》最后环节中,我创设了“森林冒险王”的游戏情境,孩子们在游戏前自主分成4组,每组5人,进入踩高跷比赛。在比赛中我发现孩子们能自主交流,分享踩高跷的经验,并能在游戏中互相帮助,表现出很强的集体意识。最后在“分享交流”环节,孩子们都能充当评价者的角色,在自评互评中更加明确了游戏目标,游戏规则等。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园互动合作、共同游戏家庭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家长能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游戏活动中会让幼儿的积极性更高。幼儿园要与家长们保持密切联系,互动合作。比如:在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时,可以选择以“亲子高跷赛”为主要活动内容,开展“迎面接力”、“障碍赛”、“百米冲刺”等比赛环节,孩子和家长都能在游戏比赛中进行更好的交流,亲子感情得到升华。
四、巧用评价方法,确保高跷游戏的高效开展
1.在高跷游戏时,要注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在《踩高跷》游戏活动后,教师对本次活动小结,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学会了踩高跷,你们很出色哦!期待你们下次活动更精彩的表现!”这是一种静态的评价,缺少对孩子活动细节的评价,这是不全面的。教师应该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游戏活动中,使之成为动态评价,支持和帮助幼儿的游戏行为。2.在高跷游戏时,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慎用横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避免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要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同水平的孩子,让每个幼儿的能力得到及时发展。通过在大班开展《踩高跷》体育游戏活动,幼儿不仅能大胆运用高跷进行体育锻炼,发展了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还能在游戏中勇于克服心理恐惧,不断挑战自我,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
作者:巢小芬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幼儿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民间体育游戏踩高跷教学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