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反应的定义篇1
1.元素符号:表示这种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而言,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2.化学式: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得出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而判断物质的类别、物质的分子构成;由化学式和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未知化合价;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粒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除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外,还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接照“一写,二配,三注明”的步骤进行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一般步骤为:设未知量;写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列出比例式,求解;简单地写出答案。
二、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 构成物质的粒子性质: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在不断地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围饶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十中子数。
3.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带电,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隔发生改变;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十B十…C,特点是多变一,化合价可能变。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十C十…。特点是一变多。化合价可能变。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十BCB十AC。化合价一定变。置换反应是否发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果是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如果是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对应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元素化合价不变。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要看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三大物质的性质、制备、用途:氧气、二氧化碳、铁
1.制取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利用加热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主要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夺取出来的过程。
2.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都是利用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接触反应制取气体,因此可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3.收集气体装置的选择: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比较,气体在水中溶解性以及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气体的方法。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利用排水法收集,如氧气,氢气等
4,气体的检验和验满:检验气体应根据气体的特性选择正确的方法。检验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验满氧气,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验满二氧化碳,是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熄灭。
5.炼铁的操作:一氧化碳“早来晚走”,即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防止发生爆炸);反应完成后先停止加热,待铁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防止铁被进入的氧气重新氧化;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含杂质物质的计算问题。
五、定律、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灭火原理
1.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此定律可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化学变化中表面不守恒的现象,可以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简单计算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定量解释某些现象时,关键要弄清楚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由哪些物质决定的,反应前的物质必须是“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反应后的物质是“生成”的所有新物质。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把气体的质量计入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中,不能遗漏。
2.灭火原理: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任意一个条件,或撤离可燃物,或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或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六、酸、碱、盐的性质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酸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前】,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3.碱的物理性质: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发生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可以与某些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4.盐的化学性质:盐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盐中金属前】,盐分别与酸、碱、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七、溶液和溶液的浓度
1.溶液的定义: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分为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和解决应用问题。
置换反应的定义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片,从而导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常见的金属(板书)
展示:常见的金属找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
2、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3、常温下液体的金属是汞
阅读P-3表8-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
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思考:通过以上讨论:你可得出哪些结论?
(从决定物质用途,要考虑哪些因素)
小结:1是否具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性能
2价格是否合适
3是否美观
4是否便利(质量,体积)
5是否对人和环境有影响
讨论:资料--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导电导热最好的最高的金属?
4、熔点最高的金属?
5、熔点最低的金属?
二合金(板书)
1、定义: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常见的合金:铝合金、
生铁与钢都是碳和铁的合金
实验探究1:合金和纯金属性质的对比
*
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从颜色,硬度方面)
实验探究2:合金和纯金属熔点大小的对比
*
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2
3、了解常见的合金的性能
3
阅读:(1)课本P-6页表8-2的内容
(2)关于钛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课堂练习: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
C、用来做保险丝;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O2=====2MgO
4Al+3O2=====2Al2O3
高温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高温
3Fe+2O2====Fe3O4
2Cu+O2====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金属
无明显现象
铜
Fe+2HCl====FeCl2+H2
有少量气泡产生
铁
Zn+2HCl====ZnCl2+H2
有较多气泡产生,
反应较剧烈
锌
Mg+2HCl====MgCl2+H2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属溶解,反应剧烈
金属溶解,反应剧烈
镁
(A组)稀盐酸
(A组)稀盐酸
四位先生的表情:
结论:金属活动性Mg>Zn>Fe>C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溶液蓝色变浅,铁钉上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Fe+CuSO4==FeSO4+Cu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上附有白色固体
Cu+2AgNO3==
Cu(NO3)2+2Ag
3、铜丝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无
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
答: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Cu+2AgNO3====Cu(NO3)2+2Ag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四、置换反应
定义: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
置换反应A+BC==B+AC
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判断: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置换反应?
回答:不是,例如:
S+2KNO3+3C==K2S+3CO2+N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练习: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银和稀盐酸(2)锌和硫酸铜
(3)铜和硫酸锌(4)铝和硝酸银
2、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来鉴别它们吗?
回答:用火烧变黑的为铜,2Cu+O2===2CuO
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
Zn+2HCl==ZnCl2+H2
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
Zn+2AgNO3===Zn(NO3)2+2Ag
作业:新学案
教后:
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各种矿物的***片,从而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金属资源概况(板书)
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含量
二、铁的冶炼(板书)
1、铁的冶炼史
2、铁的冶炼
[探究与活动]铁的冶炼
讨论:如何将铁矿石炼成铁?以赤铁矿为原料可能使用的方案:
方案一:加热使Fe2O3发生分解反应
方案二:找寻一种物质使其主动夺去Fe2O3中的“O”
方案评价:
方案一:要使Fe2O3分解,需较高的温度;又因为铁在高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要使Fe2O3分解还须在非空气氛围中进行,成本太高。
方案二:比较切实可行,
讨论:选用什么物质才能使Fe2O3失去“O”呢?
高温
讲解:H2、C、CO等都符合条件,考虑经济效益等因素,一般选用C或CO
反应原理Fe2O3+3CO==3CO2+2Fe
多媒体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多媒体演示:高炉炼铁过程。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讲解:课本例题
分析:本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物质之间的数量比,而不表示不纯物质之间的数量之比。故计算时须先进行换算。如果题目给出或要求算出不纯物质的质量,必须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先算出纯物质质量再换算成不纯物质的质量。
解题过程:见课本
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第4、5题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
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
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与年产量的20%----40%。
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讲授新课
讨论:1、金属腐蚀可给我们带来哪些灾害?
2、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发展意味着么?
四、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腐蚀
[活动与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讨论:1、它们生锈的先后顺序如何?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的作用。那铁锈能否也能起到保护里层的铁?为什么?
说说看:你了解铁制品腐蚀的条件,那你对铁制品的防护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
2、金属的防护
1、
①把铁制品放在非酸性的干燥环境中。
②为其穿一层耐腐蚀的外衣。
讨论:1、对于金属资源,除了采取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使金属资源得到保护呢?
2、弃金属的回收有什么意义?
回答:
(1)可节约金属资源;
(2)由于金属冶炼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
(3)降低金属制品的成本,可方便人们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
(4)可减少重金属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等。
3、金属资源的保护
(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
(3)合理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代用品
(5)物尽其用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置换反应的定义篇3
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
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
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4掌握中和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
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简单复习酸和碱的定义和常见的化学性质
二、课前小测:
1、写出酸和碱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写出电离方程式):
(1)酸------
例如:
(2)碱------
例如:
2、酸和碱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1)酸使__________变红
2)碱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2)酸与金属(派在_____前)反应
例:铝跟稀硫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铁跟盐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金属氧化物(酸)和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
1)盐酸与氧化铜,方程式: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1)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
(2)漏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_________
(3)把生石灰放进水中,可以把鸡蛋煮熟_____________
(4)石灰水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鸟。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___小鸟。再把此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小鸟逐渐___。
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____,质量会减少的是___不会变质的是___.
A、粗盐B、浓硫酸C、NaCO3.10H2OD、浓盐酸E、NaClF、石灰水G、NaOHH、CaO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应贴紧试管内壁;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E、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F、将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三、引入新课
[趣味实验]“无中生有”: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让两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触,观察现象。
[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回答]盐酸跟氨水(是一种碱)会反应
[提问]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回答]用指示剂(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四、新课讲授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
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NaOH+HCl=NaCl+H2O
[讲解]NaOH=Na++OH-HCl=H++Cl-
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重新组合,Na+与Cl-结合成NaCl,H+和Cl-结合成HCl.
[练习]Ca(OH)2+HCl=NaOH+H2SO4=
[提问]以上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回答]都生成水和另一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归纳并板书]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aCl、CaCl2、Na2SO4、AgNO3、KMnO4、Na2CO3
[提问]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叫做什么?(碱)
[归纳并板书]向上述这类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讲解]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
[回答]
1)化合反应:C+O2点燃CO2
2)分解反应:2KMnO4ΔK2MnO4+MnO2+O2
3)置换反应:Mg+HCl=MgCl2+H2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改良酸性土壤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H2SO4+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Al(OH)3=AlCl3+H2O
HCl+NaHCO3=NaCl+CO2+H2O
五、课堂小结: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NaOH+H2SO4=Na2SO4+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Al(OH)3=AlCl3+H2O
HCl+NaHCO3=NaCl+CO2+H2O
六、目标检测:
1、写出盐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盐----
例如:
2、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中和反应---
例如:
3、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__________画的。
无色液体A是____,B是____,C是___;或A是____,B是___,C是____。
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Fe+H2SO4=FeSO4+H2B、H2CO3=H2O+CO2
C、NaOH+H2SO4=Na2SO4+H2OD、S+O2点燃SO2
5、Zn、Fe(OH)3、KMnO4、CaO、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
6、某地有间大型火力发电厂(燃烧煤发电),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其方程式为_________,这种气体会形成酸雨,造成土壤酸化,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为了减小土壤的酸性,可在土壤中加入适量________,以中和酸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7、查得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8、人的胃酸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_______或________,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胃穿孔,则不宜用__________方法(填第一种或是第二种)
9、我国西部地区有一个苦泉村,村子里的泉水蒸发得到蓝色的胆矾(CuSO4.5H2O),当地居民用铁锅将水煮一煮就不苦了,久而久之铁锅就变成了“铜锅”,试解释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NaOH+H2SO4=Na2SO4+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H2SO4+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Al(OH)3=AlCl3+H2O
置换反应的定义篇4
1熟练把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
2把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
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4把握中和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
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简单复习酸和碱的定义和常见的化学性质
二、课前小测:
1、写出酸和碱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写出电离方程式):
(1)酸------
例如:
(2)碱------
例如:
2、酸和碱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1)酸使__________变红
2)碱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2)酸与金属(派在_____前)反应
例:铝跟稀硫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铁跟盐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金属氧化物(酸)和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
1)盐酸与氧化铜,方程式: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1)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
(2)漏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_________
(3)把生石灰放进水中,可以把鸡蛋煮熟_____________
(4)石灰水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鸟。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___小鸟。再把此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小鸟逐渐___。
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____,质量会减少的是___不会变质的是___.
A、粗盐B、浓硫酸C、NaCO3.10H2OD、浓盐酸E、NaClF、石灰水G、NaOHH、CaO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应贴紧试管内壁;
C、向燃
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E、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F、将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三、引入新课
[趣味实验]“无中生有”: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让两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触,观察现象。
[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回答]盐酸跟氨水(是一种碱)会反应
[提问]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回答]用指示剂(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四、新课讲授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
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NaOH+HCl=NaCl+H2O
[讲解]NaOH=Na++OH-HCl=H++Cl-
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重新组合,Na+与Cl-结合成NaCl,H+和Cl-结合成HCl.
[练习]Ca(OH)2+HCl=NaOH+H2SO4=
[提问]以上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回答]都生成水和另一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归纳并板书]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aCl、CaCl2、Na2SO4、AgNO3、KMnO4、Na2CO3
[提问]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叫做什么?(碱)
[归纳并板书]向上述这类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讲解]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
[回答]
1)化合反应:C+O2点燃CO2
2)分解反应:2KMnO4ΔK2MnO4+MnO2+O2
3)置换反应:Mg+HCl=MgCl2+H2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造成酸
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改良酸性土壤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H2SO4+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Al(OH)3=AlCl3+H2O
HCl+NaHCO3=NaCl+CO2+H2O
五、课堂小结: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
2HCl=CaCl2+2H2O
NaOH+H2SO4=Na2SO4+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Al(OH)3=AlCl3+H2O
HCl+NaHCO3=NaCl+CO2+H2O
六、目标检测:
1、写出盐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盐----
例如:
2、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中和反应---
例如:
3、一张雪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__________画的。
无色液体A是____,B是____,C是___;或A是____,B是___,C是____。
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Fe+H2SO4=FeSO4+H2B、H2CO3=H2O+CO2
C、NaOH+H2SO4=Na2SO4+H2OD、S+O2点燃SO2
5、Zn、Fe(OH)%26shy;%26shy;3、KMnO4、CaO、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
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
6、某地有间大型火力发电厂(燃烧煤发电),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其方程式为_________,这种气体会形成酸雨,造成土壤酸化,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为了减小土壤的酸性,可在土壤中加入适量________,以中和酸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7、查得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8、人的胃酸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_______或________,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胃穿孔,则不宜用__________方法(填第一种或是第二种)
9、我国西部地区有一个苦泉村,村子里的泉水蒸发得到蓝色的胆矾(CuSO4.5H2O),当地居民用铁锅将水煮一煮就不苦了,久而久之铁锅就变成了“铜锅”,试解释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NaOH+H2SO4=Na2SO4+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H2SO4+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Al(OH)3=AlCl3+H2O
置换反应的定义篇5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32
一、学情分析及教学设想
我校是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班级人数较少,课堂氛围比较民主,师生关系融洽,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强。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氧气、水的组成、碳和碳的氧化物等内容,做过镁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探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与酸反应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的不同,及能否置换出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学会判断金属的活泼程度的强弱;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归纳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学会简单的判断;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的实验对比,学会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进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学习控制实验条件以及对实验进行细致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置换反应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和课前准备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
2.课前准备
材料准备:镁条、锌片、铁片、铜片(丝)、铝制水壶、稀盐酸、稀硫酸、镊子、试管架、试管、砂纸、硫酸铜、硝酸银、硫酸铝等。
学生分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部同学分为A、B两个大组,6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1-3小组为A组,4-6小组为B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组不指定组长,最先完成教师任务的为组长,指导本小组其他同学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引领,引导回忆,尝试归纳
活动一:【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探究】
师:你知道哪些金属可以和氧气反应吗?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在学案上写出镁、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追问:还记得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吗?
学生回答,补充。
演示:出示一段镁条、一个表面已氧化的铝制水壶和一段铜丝。
思考:1.观察镁条和铝壶的表面,再用砂纸打磨一下,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2.铁、铜常温时与氧气反应吗?把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变化;“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小组操作,讨论、回答,完成学案中铁和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阅读书本P9课文,尝试归纳镁、铝、铁、铜、金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总结:镁铝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氧化物,说明其性质活泼;在铝的表面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具有抗腐蚀性能;铁在氧气中才能燃烧,铜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但表面会生成黑色物质,金即便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易反应。
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
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Mg、Al>Fe>Cu>Au(金)
应用:可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判断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2.精心分组,引导探究,展示交流
活动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探究】
全班分A、B两大组,1-3小组为A组,4-小组为B组。组织学生进行铁、镁、锌、铜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探究,A组做金属与盐酸的实验,B组做金属与稀硫酸的实验。
师: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铜、铁、锌、镁四种金属,依次向其中加入5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反应的剧烈程度。
小组进行活动与探究,记录现象,填写学案,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A组(金属与稀盐酸),B组(金属与稀硫酸)
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
根据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是否有氢气生成,可以把金属分为两类,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氢强,能置换酸中的氢;不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较氢弱,不能置换酸中的氢。根据铁、镁、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产生H2的剧烈程度不同,得出其活动性强弱。结合课本P11***8-12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片比较。
归纳出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Fe>(H)>Cu
得出结论: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
应用:可根据金属与酸反应,难易程度及剧烈程度不同,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再根据铁、镁、锌、铜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类特点进行讨论,总结置换反应的定义。
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巩固练习】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H2+CuOCu+H2O
B. 2CO+O22CO2
C. Zn+2HClZnCl2+H2
D. CO+CuOCu+CO2
【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探究】
【演示实验】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紫红色的铜生成,把铜片放入硫酸亚铁中,没有现象发生。
说明铁比铜活泼。这也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
活动三:【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探究】
师: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尝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小组实验、观察、归纳、展示与交流:
1.上述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2.通过实验知道,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Al>Cu>Ag。
应用:一种金属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其活动性更强。
3.总结提炼,运用规律,升华主题。
师:经过很多类似实验的探究,人们归纳和总结出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练习】1.已知下列反应:
(1)Zn+FeSO4ZnSO4+Fe
(2)Cu+AgNO3Ag+Cu(NO3)2
(3)Fe+CuSO4FeSO4+Cu
你能判断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
2.老师前两天买了一枚戒指,但怀疑它的真假。因为有一种“黄铜”又称“愚人金”,成分为铜锌合金,它的外形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来骗人。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帮老师证明金戒指是不是真金的。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一道分享。
达标检测:略
六、教学反思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已知的现象入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通过系列对比实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切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乐趣,学会观察、思考、总结和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不论是问题的引领,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过程、现象的描述、结论的得出,教师都在关键时刻给予了很好的引导和点拨。
3.以问题为主线,精心预设,动态生成。由于充分分析了学情,以问题为主线,精心预设,形成的很多过程性的资源,并能及时抓住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课堂流畅、活跃;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和总结,得出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通过反思,学生学习了知识,进行了展示与交流,也培养了归纳能力,“课堂”变成了“学堂”。
4.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从心里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可能由于年龄的原因,我越来越喜欢跟所教的学生在一起,只有与孩子们在一起,我才不至于落伍。今年我接手的班级,虽然学生其他学科不太理想,但我非常喜欢他们,他们每天都围着你转,帮你拿这拿那,整天往你办公室跑,和老师关系非常的亲近,我很满足,也很幸福;有时也给他们一些小奖励,如一个橘子,一个糖果,他们就激动的不得了,跟你很亲近,这更加让我坚定了“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信心。
5.评价方式多元。有教师的及时面批,有小组内的互批互评,有上黑板学生的板演,有投影对“示错”,故意放大错误引起注意,教学效果较好,达标检测正确率达90%以上(教研员和听课教师负责统计)。
置换反应的定义篇6
〔中***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2—0086—01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化学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一、抓住关键词进行浓缩记忆
浓缩记忆就是让学生从概念中找出关键词进行重点记忆。如,在教催化剂的概念时,让学生从中找出关键词,让同学们牢记“一改变、二不变”这几个字记忆。即“一改变”是指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中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物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这样学生对催化剂这一概念就容易理解。
浓缩记忆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键词要体现概念的核心意思,切不可发生歧义。2.关键词力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3.关键词要易读上口。4.关键词要涵盖完整的概念。
二、找相对概念进行比较记忆
如将分子的概念与原子的概念进行比较记忆。找出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能在物质中运动;找出不同点:性质不同,变化不同;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再如,对“置换反应”概念,教学时找出一些正反面例子进行比较,能增强记忆,加深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由一种单质跟另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例如,Zn+2HCl=ZnCl2+H2,Fe+CuSO4=FeSO4+Cu;同时指出一切不符合定义的反应都不是置换反应,如CO2+C=2CO,CuO+CO=Cu+CO2等。
化学中许多概念既相对又有关联,因此,比较记忆是化学学习的有效手段和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和归纳,找出既相对又关联的概念,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三、出示实物或模型进行形象记忆
实物或模型既具体又实在,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在大脑中构成物象,形成具体的记忆。如讲金刚石、石墨时,出示这些模型,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形成物象,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石墨是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体,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四、用形象的比喻进行深刻记忆
用形象的比喻能把抽象的化学概念进行深刻的理解记忆。如,化合反应的概念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比喻为“多变一”;分解反应的概念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可比喻为“一变多”;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部分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比喻为“阴阳互换”进行记忆。又如,学习碳、氢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他们都具有还原性,可以比喻为“三家同‘姓’是还原”。
五、利用谐音进行迅速记忆
利用谐音能把难以记忆的化学知识内容进行迅速的记忆,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研究哪些化学知识能形成谐音,教给学生进行记忆。如学习水的电解实验时,对阴阳极的产物可用“父亲正洋气”记忆。“父亲’,即电源负极对电解池的阴极,所以阴极上产物是氢气。“正洋气’,即电源正极对电解池的阳极,所以阳极上产物是氧气。又如,地壳中元素含量的顺序由大到小可用“养闺女”即氧、硅、铝记忆。
六、编顺口溜进行轻松记忆
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又能把一些枯燥的化学知识愉快轻松地记忆。如学习化合价的知识时可编成:“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铜一二、铁二三,三铝四硅二四碳,氮磷氯锰价多变,二四六硫都齐全”。又如,利用反应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时的步骤可编成:“一设二写三标量,四比五算六简答”,即一设:设出要求解的物质的量为x,二写:写出正确化学方程式,三标:在化学方程式对应的物质下面标出相关的量,四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已知物质量与需求物质量的比例式,五算:计算出需求物质量,六答:写出结果。
七、前后联想再现记忆
置换反应的定义篇7
一、引导观察
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因此学会观察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十分必要的.处处留意皆学问,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1)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因为每种物质都具有它自身的一些物理性质.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特性,以分析物质的存在.(2)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如颜色变化、温度变化、体积变化、状态变化、质量变化等.(3)观察教师的操作.如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给烧瓶中的液体加热,用蒸发皿给食盐水加热等.
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就要思考: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从而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以实验指导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才不会使观察实验流于表面.
可以说,实验是提高化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无论是看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都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大特色.如,在“碳和碳的氧化物”中,包含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与热点,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实验操作演示时注意观察,在观察中理解.
二、学会联系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如身上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饮用的水、生活的环境等,及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时,可以上网查询“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在学习“酸的通性、pH”时,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矿泉水、洗发液等液体的pH,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等.
初中化学的知识可以在现实加以运用,如电解质实验、碱的性质、化学元素在生活中的运用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不但可以促使学生联系生活,提升学习兴趣,还可以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如在农村,人们所说的“鬼火”就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这是因为人体内的磷在“作鬼”.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学会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习化学离不开比较的方法.
例如,“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教材中既重要又关键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1)O2、CO2两种气体的制取对比.这两种气体是初中化学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其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方法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三方面进行对比,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和方法.(2)CO和CO2的性质比较.CO和CO2是碳的两种重要氧化物,可以从两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用途及检验等方面进行比较,了解它们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环境的关系,注意将它们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学以致用.如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和冷藏食物,冬天取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止CO中毒等.化学知识中的概念比较多,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注意对比教学,如“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教学,应将这三个概念纳入物质的分类体系中,与前面学过的“混和物、纯净物”进行整合,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四、注重归纳
化学的知识点较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把这些分散杂乱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通过知识的反复运用,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例如,催化剂概念要点是“一变两不变”;过滤应注意事项为“一帖二低三靠”;化学药品取用要遵守“三不”原则;酒精灯的使用应做到“两个绝对”;单质概念概括为:一物(纯净物)一素(同种元素),化合物则是:一物(纯净物)多素(多种元素).
五、质疑探究
置换反应的定义篇8
本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第六章第二节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金属和氧气的反应、金属和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金属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定义,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
1.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做过镁条、铁丝、铜片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2.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知识,接触过稀硫酸和稀盐酸.
学习能力:
在前面学习中逐渐形成了初步的试验方案设计能力.
学习心理:
九年级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
(3)理解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含义,能利用它判断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属与氧气、酸、盐的反应的探究,合作学习,进一步锻炼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讨论、对比、归纳,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2)通过对陕西金属文物的了解唤起热爱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说出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和盐溶液的反应并写出方程式。
教学难点
(1)利用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的活泼性;
(2)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意义和应用.
教法分析
“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评价方式
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教学手段
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投影仪、镁条、铜片、砂纸、试管(若干)、烧杯,镊子、锌粒、铜片、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锌溶液。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引入: 幻灯展示:秦始皇陵:农具、水禽、铜车马、法门寺地宫金质法器。
设疑:为什么有的文物完好无损,有的却已面目全非?
过渡:主要是金属本身性质决定的,要解决此问题,我们首先要来学习金属化学性质
复习回忆:我们学习过哪些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分别在空气中灼烧镁条和铁丝
提问:如何能让铁丝燃烧?
提问:还有哪种金属也能与氧气反应?
提问:铜片在空气中灼烧能燃烧吗?
提问:铁、镁、铜分别于氧气反应条件剧烈程度不同,能说明他们中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陈述:金属大多很活泼.
提问:通过刚才的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容易与否你认为谁最活泼?
转折: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比较活泼
陈述:还有一类物质可以与金属反应---酸.常见的就是硫酸、盐酸.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反应
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镁条、锌粒、铜片。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2滴管的稀硫酸。
提问: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陈述:讲解产生氢气的原因,写出方程式.
提问:你认为刚才的三种金属中,除了镁还有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说明锌与氢谁更活泼?为什么?
提问:那么刚才的三种金属活泼性顺序?
提问:氢的位置?
练习:仿照黑板上的例子写出锌与酸反应的方程式
提问:根据前面的结论,你认为,铁与硫酸铜能反应吗?为什么?铜与硫酸锌能反应吗?为什么?
提问:想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吗?
活动与探究二: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
依据实验探究导学提纲,学生分组完成 “实验探究”的实验,并交流讨论得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步骤:
1号试管加入硫酸铜溶液再伸入铁丝
2号试管加入硝酸银溶液再伸入铜片
3号试管加入硫酸锌溶液再伸入铜片
提问:结论?
练习:能试着写出方程式吗?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能把哪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连接起来?
讲述:其他金属,我们就不去一一验证,经过科学家们的无数次实验,已总结出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陈述:了解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我们试着应用到生活中
幻灯展示:生活中的化学:
1.铁锅炒菜的好处?为什么加点醋效果更好?
幻灯展示:历史中的化学:西汉时代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之说,意思是?
呼应引入课题的情境:
幻灯展示:金属文物
问:现在你能用这节课的知识解释不同文物受损的情况为什么不同吗?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关于金属的什么知识?
趣味档案:幻灯展示金属家族档案
课后作业:
1. 课本175页1、2、4、5、6
2.观察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金属活动性有关,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写成小论文在全班交流.
学生活动:
观看***片:体会金属重要意义
回答:与氧气反应
观看演示实验,描述现象
回答:镁条反应更剧烈,在纯氧中铁丝才能燃烧
回答:铜
回答:不能,只是表面变黑
回答:镁、铁、铜的顺序
回答:镁>铁>铜
倾听,理解活动性的含义
完成实验并记录
实验现象
填写学案
汇报实验现象
回答,倾听
练习:写出方程式
学生分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板书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实验后汇报现象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实际问题并做出回答
回忆、总结、升华
阅读金属家族档案,强化记忆
设计意***:
引入新课,设疑,引发兴趣
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铜、铁、镁与氧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体会活动性含义
引出金属与酸反应
通过实验,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体会置换的含义,为下课时的置换反应打基础
类比迁移,预测金属能从化合物中置换其它金属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置换反应的定义范文精选